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特征,并评价其内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肠息肉 帽状息肉病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超声表现及下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下治疗的27例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病理特征及下治疗效果。结果27例患者的病变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超声检查示病变长径(0.69±0.44)cm(0.32~2.00 cm),来源于黏膜下层14例(51.9%)、黏膜肌层8例(29.6%)、黏膜层5例(18.5%),诊断准确率92.0%。行内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6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21例,ESD术后出血发生率4.8%。术后病理为G1级20例(74.1%),G2级6例(22.2%),G3级伴淋巴管癌栓1例(3.7%)。术后随访3~36个月总生存率96.3%,对于局限于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神经内分泌瘤患者,EMR术后复发率较ESD高(33.3%比0,P=0.042);EMR与ESD术后出血、穿孔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可用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术前诊断,对2 cm以内、黏膜下层以内、无脉管浸润的G1、G2级胃肠神经内分泌瘤ESD治疗复发率低于EMR。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腔内超声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表现和下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接诊的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49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对于所选4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全部通过组织标本活检或是手术切除流体病理检查获得明确诊断属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结果:49例病人中肿瘤处于低位直肠段20例,中段15例,下段14例,其中25例病人接受超声检查,显示19例病人在超声检查下诊断属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病人诊断属于间质瘤,3例病人诊断属于脂肪瘤,1例病人诊断属于平滑肌瘤。19例病人接受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17例病人接受下粘膜切除术进行治疗,10例病人接受经粘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进行治疗,1例病人接受电凝电切术进行治疗,2例由于不同原因没有通过上述治疗。结论: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中大部分属于男性人群,普遍出现在中低位直肠段,超声技术的成熟运用可以帮助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变性质和组织学起源,但是具有一定误诊率,最终需要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开展经疗效果理想,治疗方法安全,可以提供完整病理学资料,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镜下治疗 内镜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下治疗直肠类癌的长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间采用治疗的91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肿瘤病理结果均为典型类癌,均未突破黏膜下层,均未侵及周围淋巴结及血管。有80例(87.9%)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96(32.5±24.1)个月。肿瘤直径小于1.0cm的65例患者,术后无1例复发;1.0-2.0cm的25例患者,术后有3例(12%)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3个月、2年和6个月,其中1例再行Dixon术后3个月又出现肝脏转移(4%):肿瘤直径大于2.0cm的1例患者术后未见复发。本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8.0%和91.4%。结论肿瘤直径小于1cm、未侵犯肌层的直肠类癌患者下治疗长期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内镜切除 直肠类癌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的72例胃石症病人进行内下的碎石治疗并观察疗效。方法将全部72例病人进行内下的探测观察并同时进行碎石操作。在病人结束碎石操作以后,提供粘膜保护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加速胃部粘膜溃疡和损伤的愈合。结果经过下的碎石治疗之后,全部的病人饱胀、上腹不适症状消失。10天后进行内复查,71例病人的胃石全部排出体外,胃石症痊愈。仅有1例病人第一次碎石失败,进行了两次碎石操作,第二次复查显示胃石症痊愈。结论下碎石治疗胃石症的方法安全可靠,经济可行。

  • 标签: 内镜 胃石 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本院就诊的肠息肉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选择下活检钳钳除术、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及EMR术(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4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下治疗肠息肉的疗效显著优于美沙拉嗪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肠息肉 美沙拉嗪 活检钳钳除术 电凝电切术 粘膜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及胃镜下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胃息肉患者在胃镜下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85例胃息肉患者切除息肉110枚,均治愈,且无复发和并发症出现。结论胃息肉下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愈合快、痛苦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内窥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辅助隆胸整形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就诊于就诊于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女性,研究时间段2018年5月~2020年5月。根据研究对象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完成分组,分别纳入到A组和B组,将传统的植入假体隆胸手术用于A组女性,将辅助下隆胸手术用于B组女性,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恢复情况。结果:B组女性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女性,且B组女性操作过程出血量更低;B组女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女性,且B组女性有更高的治疗满意度,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辅助下隆胸整形更利于女性接受,能够提高安全性,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内镜辅助 隆胸手术 并发症 切口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下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神经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4.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内血肿 清除术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下脑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高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神经下脑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96.00%)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4.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内血肿 清除术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诊疗垂体瘤的成果。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的68例垂体瘤病患选作探讨对象,通过予以多种类的诊疗方案,将68例参与人员分为两个队伍,分别为探讨队与参照队。参照队病患采用经颅手术诊疗,需在额下进行操作。探讨队病患则采用神经牵引通过鼻蝶入路切除术诊疗。分析两队成果。结果接受诊疗后,探究队总有效率为94.12%,参照队总有效率为79.41%;而探究队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病患出血情况与参照队相比较程度较轻,剂量较少,探究队接受诊疗时间与参照队相比较耗时更短,探究队肿瘤提出率是97.06%,而参照组的肿瘤剔除率使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诊疗方案应用在垂体瘤病患上成果突出,对病患身体损伤较小,伤口小利于愈合减轻病患疼痛,实操性强,手术操作耗时较短,则削弱了手术风险程度。安全性高,降低了患并发症几率。控制疾病恶化,缓解疾病症状,帮助病患恢复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可广泛推广。

  • 标签: 垂体瘤 神经内镜 疗效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往主要用于遏制局部肿瘤。随着成像技术的进步和下新型RFA探针的出现,RFA用于胆管良恶性狭窄的报道层出不穷。本文就RFA治疗胆道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胆道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内镜下射频消融术
  • 简介: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由上皮或间质组织向腔生长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增加。由于胃息肉有一定的恶变率,目前主张胃息肉一经发现及早治疗。下治疗胃息肉主要有电凝电切、下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对70例胃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内镜下治疗 胃息肉 疗效分析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氩离子凝固术 隆起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对急诊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于2014年~2018年至本院急诊科就诊的胃出血患者,根据是否立即行内手术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在接受保守治疗后择期进行手术,研究组则立刻进行手术,就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出血控制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给予急诊胃出血患者手术具有较为明显治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出血,还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诊 胃出血 手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疗效,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12例鼻出血患者于鼻下寻找出血部位并行射频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12例患者经鼻下射频治疗止血效果良好,随访1~3个月无一例出血再发出血。结论鼻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出血 鼻孔填塞 射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50例为脑出血病人,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25,接受开颅手术治疗)、B(n=25,接受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两组,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结果 B组较A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用时更短,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GCS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清除率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窥镜下微创技手术在处理脑出血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开颅手术高度相似的血肿清除率,而且还能够降低了手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和出血量,以及显著减少了治疗所需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治疗安全更高,因此具有重要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微创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本院就诊的肠息肉患者2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与治疗组(1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选择下活检钳钳除术、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及EMR术(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4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下治疗肠息肉的疗效显著优于美沙拉嗪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肠息肉 美沙拉嗪 活检钳钳除术 电凝电切术 粘膜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巴雷特食管腺癌(Barrett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BEA)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并评价内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其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确诊早期BEA,并行ESD治疗的13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资料、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巴雷特食管:长段1例,短段和超短段(短于1 cm)各6例;全周型2例,舌型11例。下10例位于食管胃结合部右前方(12~2点钟方位),0-Ⅱ型(浅表平坦型)12例,13例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整块切除率100%(13/13),治愈性切除率为92%(12/13),无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高分化9例;黏膜癌10例。随访11例,随访时间3.3~29.3个月,未见复发者。结论13例早期BEA患者中,男性、非长段和舌状巴雷特食管患者为主,病灶多位于食管胃结合部的右前方,下以浅表平坦型为主,病理多为高分化腺癌,多局限于黏膜层,ESD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巴雷特食管 腺癌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特征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