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下肢缺血动脉重建后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78例(92条下肢)急、慢性缺血病例的治疗经验.结果动脉重建术79条下肢,PTA4条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9条下肢,小腿中段增粗0.8~3.7cm,平均1.8cm;大腿中段增粗1.9~5.6cm,平均增粗3.3cm.超过4cm有7例,其中5例作筋膜室切开.死亡3例,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结论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综合征,其损伤程度与术前缺血程度呈正相关性;氧自由基清除剂在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上有重要作用;全身动脉硬化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通过对AMI再灌注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对冠心病患者38例A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调查,同时对90名急诊科护士、它科护士、CCU护士进行“对AMI再灌注治疗认识程度”进行调查。结果院前延误时间为180min—72小时(自身延误120min或2天,交通延误60min),院内延误146min至12小时(急诊科延误56min,他科延误60min至12小时,CCU延误30min);38例患者和家人中仅有3例对AMI的知识有所了解。CCU护士对AMI再灌注认识程度显著高于急诊科和它科护士。结论加强对AMI患者和家人关AMI再灌注治疗有关知识的宣教,提高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加强对“AMI临床路径”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专科专治,建立“绿色通道”,加强科间紧密协作,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
简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是冠状动脉再通术(溶栓、PTCA或搭桥术)后一个重要的并发症,也是致死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新近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进展发现,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1].
简介:摘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为缺血性心脏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损伤,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发生发展与气血失和导致的血脉损伤相关。气血同病是MIRI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气血辨证是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气血交互于脉”由本团队基于“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气血理论,结合相关研究而提出,具体内容为“气以脉而帅血,血由脉而载气,气血交互于脉”。MIRI阶段线粒体功能失常、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与气虚、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血瘀、血管内皮损伤与脉损具有相关性,线粒体、血小板与血管内皮相互影响引发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是气虚血瘀脉损导致MIRI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本文通过探讨中医理论“气”与线粒体,“血”与血小板,“脉”与血管的相关性,阐释中医“气血交互于脉”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与MIRI机制。根据核心病机“气血失和于脉”探讨“益气”中药、“活血”中药与“益气活血”复方对MIRI防治的中药药理学机制。结合本团队以“气血交互于脉”理论为指导开展的益气活血中药防治MIRI的相关研究,分析益气活血中药对气血脉的影响,传承和发展气血理论,揭示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以期为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简介:及时再灌注治疗,如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可以重建冠状动脉血运,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关键。但近来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的骤然开通与血流恢复,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激活炎症因子等,反而加重缺血心肌的损伤,导致再灌注损伤.AMI的动物研究结果表明,40%~50%的坏死心肌为再灌注损伤引起,这种损伤的存在减弱了积极再灌注治疗所得到的益处,因此,减少再灌注损伤成为AMI防治的重要环节。
简介:摘要观察讨论中药淫羊藿治疗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效果。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共接收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患者64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32例患者接收常规治疗,试验组32例患者除了接收常规治疗另外增加中药淫羊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中肌酸激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在临床检查的相关指标提示下发现,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值分别为(76.8±21.13)U/L、(534.2±107.42)U/L;试验组患者的血清中肌酸激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值分别为(47.5±19.43)U/L、(431.7±98.33)U/L,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指标恢复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以上三组数据的差异均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将中药淫羊藿应用于治疗心肌再灌注损伤,可以有效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促进各项相关指标的恢复,临床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