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利用内蒙古凉城县气象自动站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的草面温度空气以及地面温度观测资料,对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值中,空气草面温度>空气;极端最低温度中,草面温度

  • 标签: 草温 气温 地温 对比分析
  • 简介:基于1958/1959~2009/2010年冬季全球海表温度(HadISST)和中国160站地面月平均温度等资料,利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分析了中国地区2009/2010年冬季气温异常型态与SST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中东太平洋ElNio型和热带大西洋"三极型"对2009/2010年冬季中国地区西南暖东北冷的异常型态(简称LN型)影响显著。为了验证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利用MPI(MaxPlanckInstituteforMeteorology)全球大气环流模式ECHAM5进行气温异常型态对关键海盆SST变化响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气温异常对热带太平洋ElNio模态强迫的增暖响应在0.5°C左右;对热带大西洋"三极型"强迫的增暖响应在0.6°C左右,增暖中心的云贵高原一带最大增温幅度达到1°C。对ElNio模态、热带大西洋"三极型"的强迫,东北绝大部分地区表现出冷的响应,气温异常下降分别在0.6°C和0.45°C左右,中国东部地区气温异常型态是热带大西洋"三极型"海温异常和热带太平洋ElNio模共同强迫的结果。这两种海温异常型态使中高纬度地区西风加强,阻挡了来至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向南方输送,导致西南地区较常年偏暖,而东北偏冷。同时,西太平洋地区出现的海平面气压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可能削弱了东亚冬季风。

  • 标签: 冬季气温异常 广义平衡反馈分析方法(GEFA) ECHAM5模式 SST 遥响应
  • 简介:利用1961—2012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陕西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陕西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陕西冬季气温主要呈全区一致的空间分布型,低温年,500hPa高度场我国西部存在稳定的负距平,垂直方向呈准正压结构,西太平洋遥相关型(WP)与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的相关性最显著。中高纬地区海温可能是影响陕西冬季气温的主要强迫因子,西北太平洋海温负异常,黑潮区、热带印度洋、北大西洋海温显著偏低,有利于陕西冬季气温偏低,且这些关键区海温的异常信号,在前期夏、秋季已经表现明显,对冬季气温预测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冬季气温 海表温度异常 遥相关 陕西
  • 简介:摘要:利用恩施国家基准站地面温度、实况天气状况以及高空实时探测资料,选取500m等距离高度上的08时、20时逐日不同高度上温度资料,用excel进行计算大气温垂直递减率,并对大气温垂直递减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其垂直递减率从季节上说,一般是夏季较高,冬季最低。 明显受天气和干湿度对气温直减率的影响大,但是影响的层面集中在500hPa等压面层及其以下部分。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为夏、秋季节变动小,而春冬季节变化大,冬季的波动要比春、季更明显。同时,不同层次高度的气温直减率变化情况差别很大,气温直减率季节变化的区域性差异明显。③通过分析,恩施山区对流层中平均温度垂直年减率在0.54℃/100m,其波动范围在0.49~0.61℃/100m之间变化。④气温直减率年际变化程波浪状态变化,变化幅度不大。

  • 标签: 大气温度 垂直高度 垂直递减率
  • 简介:利用成都市1968年12月—2008年2月逐日气温观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气候倾向率、年代际变化和突变检验方法,分析讨论成都地区近40年冬季平均气温、各界限温度日数变化趋势和特征,探讨成都冬季气温年代际变化和突变点。并特别对1月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地区近40年有明显升温趋势,其中1991年左右有暖突变,但对1月份分析中,运用t检验和累积距平,得出突变检验中交点(1971年)并不是突变点;研究表明成都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标签: 成都 冬季 气温 突变检验
  •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自限温电热带和空气夹层共同作用的新型混凝土冬季养护方法,为混凝土养护营造了适宜的内环境温度,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混凝土冬季养护 内环境温度 自限温电热带
  • 简介:一、引言声雷达(acousticradar)是遥测低层大气结构特点的一种现代化先进工具,得到了世界性的广泛应用。声雷达可用于大气温遥测和风向风速遥测。用双点声雷达系统可以得到风的湍流结构资料;从单点声雷达的后向散射回波图片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大气混合层结构的时——空实时演变规律。

  • 标签: 声雷达 温度层结 低层大气 大气温度 湍流结构 混合层
  • 简介:摘要中油电能热电一公司发电厂随着对机组脱硫和脱硝改造的完成,机组用气量的大大增加,空压机在使用中常常满负荷,设备在长时间运转后机器便会出现排气温过高的故障,对空压机排气温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办法,为设备用气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保障。

  • 标签: 空压机 排气温度 冷却系统 维护 保养
  • 简介: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舍空气污染也日趋明显。特别在冬季的封闭保温猪舍,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等,导致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低时.猪会出现轻微临床症状;浓度过高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充分运用空气调节技术,改善猪只生存环境,对搞好冬季养猪生产至关重要。

  • 标签: 空气污染 调节技术 猪舍 冬季 封闭 有毒有害气体
  • 简介: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舍空气污染也日趋明显。特别在冬季的封闭保温猪舍,由于卫生管理跟不上,粪尿堆积,饲料垫草发酵、腐败分解等,导致猪舍内混杂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当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较低时,猪会出现轻微临床症状;浓度过高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眼结膜炎等呼吸道疾病,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充分运用空气调节技术,改善猪只生存环境,对搞好冬季养猪生产至关重要。

  • 标签: 空气污染 调节技术 猪舍 冬季 封闭 有毒有害气体
  • 简介:利用1970年12月至2014年2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16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对全市及其3个分区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冬季气温增温速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近44a全市冬季气温总体以0.2℃/10a的幅度上升,1990年代以后气温波动加大,1990年代为最暖期,200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变暖趋缓阶段。其中,农区增温幅度略大于牧区和林区;全市及其林区、牧区冬季气温在1986年发生显著突变,由偏冷期转为偏暖期,而农区冬季气温并未发生明显突变;全市及3个分区冬季气温存在5~6a、11~13a及18~23a的变化周期;全市冬季气温变化具有同步性,但又存在岭东南和岭西北相反的分布形式。

  • 标签: 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气候突变 振荡周期 EOF 大兴安岭
  • 简介: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燃煤电厂使用了一种比较成熟并且效率较高的烟气脱硝技术,即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本文叙述了烟气温以及热解炉温度对 SCR脱硝系统和催化剂的影响,并从锅炉的启停,运行烟温高低,事故状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针对性对 SCR脱硝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定了防止催化剂损坏的措施,该措施对延长催化剂寿命,降低 SCR脱硝机组运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CR 烟气温度,热解炉温度,脱硝催化剂,堵塞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国家对生态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迎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我国很多燃煤电厂为了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使用了一种比较成熟并且效率较高的烟气脱硝技术,即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本文叙述了烟气温以及热解炉温度对SCR脱硝系统和催化剂的影响,并从锅炉的启停,运行烟温高低,事故状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对SCR脱硝系统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制定了防止催化剂损坏的措施,该措施对延长催化剂寿命,降低SCR脱硝机组运行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CR脱硝工艺,烟气温度,热解炉温度,积灰,脱硝催化剂,堵塞
  • 简介:摘要为确保航空器飞行的安全性,航空发动机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发动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高稳定性,其中高稳定性受进气压力畸变、温度畸变的影响非常大,基于此,本文针对发动机受进气温畸变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进气温度畸变 因素 措施 趋势
  • 简介:【摘 要】钢铁厂利用 TRT 回收煤气余能,已经是炼铁工序重要的节能降本工艺,同时 TRT 的工况也要适应炼铁主工艺的要求,欧冶 TRT 工况由干式转换为湿式后, TRT 煤气入口温度大幅降低,随之发电量也降低了 55% 左右,通过工艺调整提高入口煤气温,可在满足炼铁工艺要求下,最大能力提高 TRT 入口煤气温,提高发电量 。

  • 标签: TRT 提高煤气进口温度 工艺调整 提高发电量
  • 简介:摘要本文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区,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直方图、空间分析方法,对比长江流域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与气象温度的差异性,进而分析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总结其一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温度反演结果与气温监测数据在空间和数值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具有空间分布和数值分布上的稳定性和可解释性。2)陆地表面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地表温度逐渐上升,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陆地表面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区域地表温度气温之间的差异性放大,具有明显的分异效应。3)夜晚陆地表面向外辐射能量,地表温度下降,在此过程中区域地表温度气温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具有明显的趋同效应。

  • 标签: 长江流域 地表温度 气温 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