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雹暴作为一种突发性剧烈的自然灾害,常常对农业、建筑、能源、交通以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人工雹暴干预措施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目前,我们需要坚定地秉持“防范灾害等于增加产量,减少损失等于增加收入”的观念,以“抵御雹灾,助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守风险防控底线,着重强化雹灾防御工作,加速提升灾害防御和减轻的能力。

  • 标签: 冰雹形成过程 人工防雹 研究实践
  • 简介: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和改进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青藏高原东部甘肃省玛曲县的一例冰雹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玛曲冰雹云中冰雹胚胎以霰胚为主;在地面降水中,固态降水占降水总量的46%,而霰占固态降水的65%,霰主要靠撞冻雨水和云水增长;雹云中存在较弱的过冷雨水累积带,累积带的维持时间也很短,累积带中的过冷雨水有利于雹块的增长,但不起主要作用;雹块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雹撞冻云水,其次是撞冻雨水增长。

  • 标签: 冰雹云模拟 过冷雨水累积带 冰雹形成机制
  • 简介:<正>冰雹是个调皮(tiáopí)捣蛋鬼。你瞧,这会儿他又到人间来了,他砸碎了玻璃,吓坏了人们。后来他来到了花店,不小心砸碎了一只昂贵的花瓶,刚好被店里的老板娘发现了,老板娘生气地说:"赔我,赔我……"冰雹听了,吓得拔腿就跑。

  • 标签: 指导教师
  • 简介:摘要:在分析2018年4月2日贵州省发生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时,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冰雹形成的气象条件、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以及微物理增长过程。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的分析揭示了强对流系统的典型特征,明显的带状回波结构和云顶极端低温。动力热力条件的分析表明,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和深厚的对流不稳定层结是冰雹形成的关键因素。这些发现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冰雹形成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天气预报和防灾准备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冰雹形成 大气不稳定性 微物理过程
  • 简介:摘要应用常规资料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的多普勒雷达产品,对云南省威信县2010年8月4日出现雷、暴大风和冰雹的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受高空低槽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形成的两个中尺度系统受锋面附近前冲冷流的触发,造成这次强对流性天气。雷达反射率图上回波强度越大、强中心高度越高,造成的天气越强;径向速度图上的“逆风区”,说明该地为风速的大值区、风向也发生了突变;当对流回波处于强盛阶段时,垂直方向上液态水的累计总含量值先猛增、后相对稳定,当达到峰值时即出现冰雹

  • 标签: 冰雹云层 冰雹 雷达基本数据产品VCS,CAPPI,PP
  • 简介:本文对在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局地发展的强对流天气92421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强对流是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真潜在不稳定层结中,地面低压发展和冷锋快速移动的触发下发生的。当时各稳定度指标反应集中明显,有很好的指示。

  • 标签: 强对流天气 成因分析 大风冰雹 宁波市 触发机制 稳定度指标
  • 简介:冰雹是哥哥,雪花是妹妹。兄妹俩很少在一起。因为冰雹哥哥是跟着夏阿姨长大的,雪花妹妹是跟着冬爷爷长大的。夏阿姨和冬爷爷就从没见过面。

  • 标签: 雪花 冰雹 爷爷
  • 简介:摘要:冰雹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危害力比较大的气象灾害,危害力仅次于干旱,发生冰雹天气时还经常伴随大风现象、急速的温度下降现象和高强度的雷电暴雨现象。因为冰雹属于固体类型的降水,因此产生的冰雹个体较大、硬度较高、重量在降雨类型的气象里也是最大的,所以遭遇冰雹侵害的农田区域会受到极大的灾害损失,一场密集的冰雹降临后可能会影响当地粮食产量下降,严重情况直接导致当年的粮食颗粒无收。冰雹不仅仅危害到农业经济链,还给威胁到了人民生活的安全保障。

  • 标签: 冰雹形成 农业所受危害 人工消雹防雹措施
  • 简介:本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2006年5B8日发生在闽北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的高低空环流作用下,江淮流域的MCC东移加上高空弱冷空气的南下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强的垂直风切变、低层的低空急流辐合、近地层的暖式切变和地面的低压环流引起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这次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同时通过对卫星云图扣雷达回波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次强对流天气是由具有中气旋特征的超级单体风暴造成。

  • 标签: 冰雹 T-LogP图 MβCS 中气旋 超级单体风暴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地面观测资料、 NCEP6h一次的 1°×1°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三门峡市 2016年 6月 5日和 2017年 7月 10日的两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两次过程是均是在高空西北气流背景下产生的, 850hPa的切变线为对流天气提供了天气尺度的系统抬升触发机制,地面辐合线使对流系统发展的更加有组织性。( 2) 外来水汽输送条件差是造成对流以冰雹为主、整体降水强度弱的主要原因。(3)超级单体降雹时的回波顶高和 VIL明显高于飑线降雹。( 4)超级单体降雹主要出现在中低层的正负速度辐合区和负速度大值区处,飑线降雹主要出现在中低层的逆风区处。

  • 标签: 冰雹 地面辐合 超级单体 飑线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同地区的实况进行介绍,对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进行分析,进行物理量诊断,对探空资料和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模式降水预报检验,以期为大同地区后续分析强降水及冰雹提供参考。

  • 标签: 强降水 冰雹 大同地区
  • 简介:1987年5月21日23时44分至49分,武都县城周围发坐了十分严重的雹洪灾害。时间短,强度大,最大冰雹直径15毫米,平均粒重1.4克,并伴有局地暴雨,引起山洪突发,给本地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为历史上所罕见。这次雹灾主要是由强盛的高空西北气流与地面强烈增温共同作用造成的。

  • 标签: 局地暴雨 西北气流 平均粒重 武都县 偏南风 暖湿空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高空、地面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河池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23日桂西北河池市区域性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原冷槽、850hPa切变线、地面弱冷锋是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边界层辐合线为触发对流云提供了动力条件;冷云厚度是暖云厚度的2倍有利于冰雹天气的产生;适宜降雹的云顶亮温在-52℃到-62℃;当VIL值≥60kg/m2时,强回波附近将有冰雹出现;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钩状回波,弱回波区,旁瓣回波、三体散射,是发布冰雹预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区域性冰雹 边界层辐合线 冷暖云厚度比 云顶亮温 VIL值 河池市
  • 简介:摘要利用丽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相关产品并结合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4月30日下午19时40分发生在丽江古城区的降雹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冰雹云回波呈点状、线状排列,发展到强盛时期出现钩状回波的特征。冰雹云回波单体在VCS垂直剖面图上的特征主要有强回波核高度在6~10km之间,还出现了弱回波区、回波墙、悬垂体等结构特征。逆风区和辐合是本次冰雹云回波径向速度图上的主要特征。降雹前VIL值都有不同程度的跃增,跃增达到最大值后地面降雹,系统减弱后VIL值开始减小。高空偏北气流是丽江冰雹的引导气流,偏北气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受影响出现区域性冰雹的可能性极大。

  • 标签: 冰雹灾害 预警 丽江
  • 简介:摘 要:本文利用2020年4月10日的贵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冰雹过程开展分析,重点选取回波顶高和强度、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以及云体体积、等雷达因子作为反映冰雹云生消过程中降雹特征参数识别因子,并使用物理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作业前后这些特征参量的变化,检验人工防雹作业效果。

  • 标签: 典型冰雹过程 防雹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2024年7月初新疆拜城县出现一次强冰雹天气现象。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重点从天气形势、物理量、雷达特征等角度剖析本次强冰雹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拜城县本次冰雹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等特点。7月1日开始受巴湖低涡前底短波进入阿克苏北部,2日影响阿克苏,槽前西南气流的持续水汽输送,槽前西南气流槽后西北气流交替,700pHa有风切变,是大降水和对流性天气发生极为有利的环流背景。较大的CAPE值,对流发展的高度越高,意味着对流越强烈。K值大于30℃,具有较强的对流潜势,SI小于零,气块不稳定,底层暖湿,高层干冷,底层有一定的垂直风切变,-20℃以上超过50DBZ,存在弱回波区、有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为此次强冰雹天气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午后多个对流单体生成不断结合并发展,并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造成拜城山区乃至平原的强对流天气。

  • 标签: 冰雹 低涡 西南气流 雷达特征 拜城县
  • 简介:摘要按照G?波利亚的观点,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充分观察,联想和回忆与原有问题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充分利用相似问题中的方式、方法和结论,调动学生思维,从而解决现有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重视培养学生思路形成过程的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数学教学 思路形成过程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