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胃癌 分子影像 诊断
  • 简介:诱导细胞凋亡是各种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机制之一,凋亡分子影像能在活体内动态、无创检测抗肿瘤治疗所引起的细胞凋亡,有助于肿瘤治疗疗效的早期评判和预后分析。本文对目前细胞凋亡分子影像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显像、MRI、光学成像等。

  • 标签: 肿瘤 细胞凋亡 分子影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 光学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从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早期的生物学特征,为疾病发生的早期检测、预警、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它的研究成果将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 标签: 分子影像学 分子生物学 人类基因
  • 简介:摘要我们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除了经济的极度发达外,更主要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我们的前人,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益处,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以前的医学诊断只能通过认得面相和脉象来下定义的,有时候会出现很大的失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的出现,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是磁共振成像研究领域中最新的发展方向,它是利用磁共振成像手段来无创伤的研究活体条件下生物细胞内的正常或病理下的分子过程技术,它的出现会给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前景。本文主要以磁共振分子影像技术在应用的方面来探讨。

  • 标签: 磁共振 影像技术 应用 临床医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6-011.
  • 简介:摘要使用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免疫疗法已发展成为一种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但免疫抑制剂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而且还普遍存在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分子影像可以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识别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IC)的表达,不仅有助于筛选出适合免疫疗法的患者,还可以监测肿瘤的治疗反应。笔者综述了分子影像在靶向肿瘤IC治疗监测方面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 标签: 肿瘤 分子影像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 简介:摘要纳米抗体凭借其优越的靶向性、稳定性、溶解度及组织穿透能力,已成为分子影像领域中的热门靶向分子。多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分子影像探针在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均已展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笔者主要介绍纳米抗体分子影像探针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讨论其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标签: 分子探针 纳米抗体 放射免疫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诊断
  • 简介:乏氧是肿瘤对放化疗抵抗的主要因素之一。PET乏氧显像发展至今有近10年的历史,尽管不断有新的正电子乏氧显像剂问世,但18F-MISO仍是临床前和临床经验累积最多的显像剂。该文综述了18F-MISO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进展,着重于肿瘤的异质性对乏氧阈值判断的影响,并与血氧水平依赖(BOLD)MRI比较。

  • 标签: PET/CT 乏氧 18F-MISO 血氧水平依赖MRI
  • 简介:摘要骨转移常继发于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更为常见,由此导致了骨转移瘤的高患病率和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同常规显像相比,SPECT/CT、PET/CT和全身MRI弥散加权成像等分子影像技术提高了骨病变分期的准确性,同时增加了早期制定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随着几种有效的骨转移瘤治疗方法的应用,准确检出骨转移瘤及监测其治疗后反应变得更为重要。X线、CT、MRI和骨显像等常规影像技术在特定临床时期内对骨转移治疗反应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欠佳。有研究表明,包括全身MRI在内的分子影像或融合影像技术可以更早期更准确地预测转移性骨病灶对治疗是否产生反应,但目前尚未常规应用于临床。该文总结了包括SPECT/CT、PET/CT和全身MRI在内的新型分子影像方法在骨转移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作用。与常规影像检查相比,上述显像模式可以提高对肿瘤骨转移的分期和治疗后反应评价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量化与骨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因这些检查方法提升了骨转移检出和治疗后反应评价的效能,其已经开始在一些中心得到了临床应用,同时也为临床试验中对骨转移治疗反应的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思路。

  • 标签: 骨转移 骨显像 SPECT/CT PET/CT 全身MRI
  • 简介:基于肿瘤体积变化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对临床各种治疗手段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分子影像能反映细胞葡萄糖代谢,实现生物学水平早期评价肿瘤疗效,评价标准从EORTC、PERCIST到PREDIST,根据临床需求不断完善;更有针对骨转移瘤的MDA标准。该文详细概述以上4种分子影像学标准的评价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 标签: 实体瘤 骨转移瘤 疗效评价 EORTC标准 PERCIST标准 PREDIST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临床实践表明,蒙药不仅对多发病、常见病疗效独特,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疑难病症也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分子影像技术以影像学技术为基础,可显示组织、细胞、亚细胞水平的特殊分子,通过反映活体状态下的分子水平变化,对病灶进行定位、定量、定性显像分析。无创性和活体显像是该技术的最大特点。将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蒙药治疗的研究中,可活体、实时呈现治疗前后的病灶特点,动态评价药物疗效,从而为探究蒙药疗效和研制新药方面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分子显像 医学,蒙古传统 药物疗法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分子影像学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研究领域,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它融合了分子生物化学、数据处理、纳米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资料。在临床上有30%的癫痫患者发展为难治性癫痫,而磁共振不能发现结构性病变,这部分患者需要进行精准定位,方能提高癫痫外科手术的有效性。由于目前的术前定位手段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有一部分癫痫患者术后仍反复发作,为此,学者们不断探究特异性高、灵敏性强的靶向示踪剂,运用各种纳米技术,各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来研究癫痫的精准定位手段。本文总结分析国内外分子影像技术的最新研究,如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分子显像最新研究、各种纳米技术结合功能磁共振手段在癫痫精准诊治中的应用以及目前发现的各种靶向示踪剂,结果提示,定量图像分析的不断改进、多模式成像的集成、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放射性示踪剂的开发、纳米和功能磁共振的结合将使人们对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有更全面的了解,有望实现难治性癫痫的精准诊疗。

  • 标签: 分子影像技术 示踪剂 功能磁共振 癫痫
  • 简介: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的诊断对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或缺血性卒中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解剖成像和功能成像迈入分子影像时代。

  • 标签: 血栓 分子探针 分子影像
  • 简介: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包括乳腺和子宫肿瘤在内的原发和转移灶的定性、制订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18F-FES也被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监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疗效而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8F-FE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18F—FES PET/CT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内分泌治疗
  • 简介:如果我们期待在纪录片中寻找历史的真实,那么,除了看影像本身的制作外,还应看到这些影像给我们一些怎样的内容.在这样一种影像写作的关系中,“历史”这一名词的命名基础在哪里呢?这是我们注意到现代知识分子政治行为的原因,毕竟历史影像并不完全是电影电视本身,还更多地附带的是其中历史、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已经成为记忆的东西,显然,“如果人们只想知道‘事实究竟怎样’,那么电影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有用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现代知识分子 政治行为 新式知识分子 行为特征 辅助手段 纪录片
  • 简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影响我国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多种核医学PET分子探针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精准分期及疗效评估,具有独特的优势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子影像学
  • 简介:摘要:多模态光学分子影像成像技术作为前沿的医学影像技术,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对其深入研究并推动产业化发展,对于改善医疗水平、促进生命科学进步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多模态光学分子影像成像技术的原理、模态融合方式、关键技术发展,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对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转化、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多模态光学分子影像成像技术 原理 临床应用 产业化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3D打印技术和分子影像技术作为当前医学影像学的前沿技术,它们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本文旨在探讨3D打印和分子影像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医学领域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影像学技术 3D打印 分子影像 医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荧光探针在大鼠肝癌血供分子影像中的应用,为肝癌的双血供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二乙基亚硝胺化学诱导法建立12只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15周时行磁共振扫描、切取肝组织行病理切片;通过肝动脉和门静脉应用不同的纳米荧光探针,观测肝癌组织血供的分子影像,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12只大鼠13~14周时死亡4只,15周时存活率为66.67%,成瘤率100%。病理切片符合肝细胞性肝癌征象;分子荧光成像在动脉时癌结节5,6-二氯-3,4-二氢-2(1H)-亚胺喹唑啉-3-乙酸乙酯氢溴酸盐(DiI)荧光强度[(2.99±0.41)×107]高于周围肝组织[(1.06±0.22)×107,t=-9.410,P<0.05];而在门静脉时癌结节Alexa fluor 647荧光强度[(1.30±0.29)×107]低于周围肝组织[(2.76±0.38)×107,t=7.480,P<0.05],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玻片扫描提示肝癌结节动脉血供高于周围肝组织,而肝癌结节实质及周围均存在门静脉供血,以周围为著。结论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法可建立成熟稳定的肝硬化肝癌模型,纳米荧光探针在微观水平观测到肝癌组织为动静脉复合血供。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分子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