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在昏迷合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垂直置胃管法,研究组应用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研究组置管后的血压升高发生率、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放气等待吞咽置胃管术用于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具有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囊辅助小肠镜(BAE)下狭窄切开术(EST)治疗空回肠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诊断为空回肠良性狭窄,且因无药物治疗机会或药物治疗无效行BAE下深部小肠EST和(或)外科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其中21例行EST治疗(EST组),2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分析患者的病因、随访时间,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男性比例和年龄)、即时技术成功率(EST后小肠镜镜身可通过的狭窄数占所有接受治疗的狭窄总数的百分比)、并发症(包括穿孔和出血等)发生率,以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症状缓解率(完全缓解患者数与部分缓解患者数之和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累积无症状(行EST或外科手术后至末次随访仍未出现梗阻相关症状)生存率和累积无手术生存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Kaplan-Meier法。结果EST组和手术组患者狭窄的主要病因均为克罗恩病[分别占71.4%(15/21)和60.0%(12/20)],中位随访时间(范围)分别为12个月(6~46个月)和45个月(14~73个月)。EST组和手术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年龄、即时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57.1%(12/21)比65.0%(13/20)、(45.2±17.4)岁比(43.1±20.3)岁、95.3%(41/43)比100.0%(30/30)、26.9%(7/26)比10.0%(2/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T组因EST并发穿孔而手术的患者占9.5%(2/21),EST治疗后未再手术者占76.2%(16/21),EST组中位无症状生存时间为13.3个月。EST组与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症状缓解率比较[17/19比100.0%(2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治疗后6个月和1年症状缓解率均低于手术组同期[15/19比100.0%(20/20)、8/11比100.0%(2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7、0.037)。EST组和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累积无症状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6.0%比90.0%、61.0%比85.0%、54.0%比80.0%),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两组无症状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T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累积无手术生存率分别为90.0%、81.0%、73.0%,手术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累积无手术生存率均为100.0%。结论BAE下EST治疗空回肠良性狭窄技术上可行、安全性较好,短期内能有效缓解临床梗阻症状,避免或推迟外科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头小切开配合气囊扩张进行胆管取石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2015年的120例患者,进行乳头小切开加气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取得很好疗效,无一例失败。
简介:喉气囊肿是由于喉囊的异常扩张或疝出所导致的喉部病变,其发病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喉囊的先天性发育不良、喉内压升高以及炎症或肿瘤堵塞喉室开口有关.喉气囊肿按发生部位与甲状舌骨膜的关系分为喉内型、喉外型与混合型.喉内型喉气囊肿的主要症状为声嘶、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喘鸣、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突然窒息:喉外型与混合型喉气囊肿的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颈侧部可压缩性的软组织包块,受感染后形成喉脓囊肿,以及颈部不明原因的反复感染与肿痛.根据体征、触诊、穿刺和影像学检查可对颈部发生的喉气囊肿做出正确诊断,同时应注意与颈部的腮裂囊肿、神经鞘瘤、甲状舌管囊肿、颌下囊肿及颈静脉畸形等软质包块相鉴别.手术切除是治疗喉外型与混合型喉气囊肿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加大气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较大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的患者,分为EST组和SEST+EPLBD组,EST组单纯行乳头切开;SEST+EPLBD组先行EST,切开乳头<5mm,再用相应直径大气囊扩张乳头,然后进行相应的取石、碎石操作。两组术后均常规行鼻胆引流管引流3天,并造影复查。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取石次数、碎石器使用率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ST组40例和SEST+EPLBD组42例,总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5.0%(38/40)和97.6%(41/42),P>0.05,两组总取石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次取石成功率分别为;65.0%(26/40)和90.4%(38/4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碎石的使用率分别为40.0%(16/40)和9.5%(4/42),P<0.05;EST组术后并发症10例(术后胰腺炎7例,术后出血2例、胆管炎1例),SEST+EPLBD组术后胰腺炎3例,无出血,胆管炎发生,两组无穿孔、死亡病例,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25.0%和2.3%,P<0.05,差异有统汁学意义。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是有效的,相比EST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手术在产科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48例初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人,观察组产妇采用气囊仿生助产手术,对照组使用其他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刨宫产8例,刨宫产率6.4%。与对照组的27.7%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在婴儿评分和产妇出血以及尿潴留发生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囊仿生助产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使母婴具有良好的结局,值得在临床助产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