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创伤特点、急救处理流程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多发伤126例致病原因、救治流程、分析治疗方法。结论多发伤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措施要及时有效,尽早医疗干预,每个环节无缝隙衔接,多科参与,分工合作,能有效的提高多发伤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多发伤 早期救护
  • 作者: 杨永圣 张梦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急救与救援医学系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221002;江苏省卫生应急研究所,徐州 22100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急诊科 211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疼痛对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患者,排除年龄<18周岁、严重眼外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在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VAS评分评估创伤后疼痛,ISS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入院24 h内行APACHE Ⅱ评分评估病情。在伤后1个月,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1年内有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或药物成瘾者,对最终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使用PCL-5量表评估PTSD症状。依据PCL-5评分是否≥38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两组创伤后VAS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创伤疼痛程度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标准者64例,PTSD组19例、非PTSD组45例。两组相比,PTSD组入院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06);两组间1个月时VAS评分及1个月VAS变化值(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ISS评分以及入院24 h内APACHE Ⅱ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呈正相关(r=0.355,P=0.004)。另外,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VAS评分>8时,对PTS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33%,P=0.000 2)。结论创伤后严重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干预。

  • 标签: 创伤 急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诊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总结我科2014年2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总结出有效的早期筛查诊断方法。方法对于在2014年2月-2014年9月入我科治疗的创伤骨折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D-二聚体(D-dimer)值异常筛选出可疑DVT病例,经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DVT。结果共收治创伤骨折患者224例,其中可疑DVT患者178例,经血管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确诊DVT患者共34例。34例患者中D-二聚体均大于正常值(500μg/L),当D-二聚体高于(500μg/L)时对患者进行血管多普勒超声筛查。结论创伤骨折患者的DVT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在该类患者中,有效的DVT早期诊断筛选方法为常规监测血清D-二聚体,当D-二聚体均大于正常值(500μg/L)时及时进行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来确诊。

  • 标签: 创伤骨折患者 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陶泓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重庆 綦江 401420
  • 简介:严重性创伤较一般的创伤病情较为复杂,而且易累及多个器官,死亡率较高。因此,采用有效的急救方案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常规急救方法,只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死亡率、昏迷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严重创伤;急诊;早期救治
  • 简介:摘要总结144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早期救治护理经验,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循环血量,维持基本血压、吸氧,在不影响生命体征的前提下,采取紧急降颅压措施及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进一步救治赢得时机,降低患者的死残率至关重要。

  • 标签: 重型颅脑创伤 早期救治 护理
  • 简介:在近几年的兽医诊疗过程中,对当地奶牛饲养场和饲养个体户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访了五个奶牛小区近120户,检查2200头奶牛。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对造成心包炎的奶牛进行排查、诊断、吸铁及手术治疗。从中分析奶牛促成心包炎的原因,确定治疗方法。

  • 标签: 心包炎 诊疗 早期 手术治疗 跟踪调查 饲养场
  • 简介:因胸或腹部创伤致膈肌破裂,腹腔脏器尚未进入胸腔者称为创伤性膈肌破裂。本病常因合并有胸腹腔脏器或其他的严重损伤,并被合并伤的症状和体征所掩盖而导致误诊和漏诊。笔者回顾总结本院2001—2006年收治的3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通过总结分析,

  • 标签: 创伤性膈肌破裂 早期诊治 胸腹腔脏器 腹部创伤 严重损伤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颅脑创伤后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62名轻度或中度脑外伤患者(GCS评分≥9分),被纳入研究,这些患者在受伤早期均无需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伤后均行CT检查,且伤后24小时内复查头颅CT,并通过公式ABC/2计算血肿体积。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CT及受伤早期的血液检查结果,并与血肿进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名患者血肿明显进展(体积增加>30%),单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的白细胞计数、血糖、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及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肿进展相关,其中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与血肿进展显著相关。结论纤维蛋白原含量处于低水平的脑外伤患者早期更易发生血肿进展。因此这些患者需要严密监测,同时,对于这些患者的手术可在出现病情变化前即可进行。

  • 标签: 颅脑创伤 血肿进展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发生创伤性病变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骨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分别在早期给予诊断及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接受治疗前与实施治疗后其呼吸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3.1±0.8)分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5.7±1.1)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生存质量评分合计(31.34±8.87)分与接受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64.67±21.7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实施早期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以应用推广。

  • 标签: 创伤 骨科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创伤性凝血病(TI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17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2例,女105例;年龄65~96岁[(72.6±6.8)岁]。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为参考标准,分为TIC组(32例)和非TIC组(285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时首次体温及休克指数(SI)、入院时首次血气分析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的化验结果、输血及血制品使用比率、住院时间与临床预后。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早期TIC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面部和胸部及腹部损伤、GCS、体温、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头颈部及四肢损伤、ISS、SI、pH值、剩余碱(BE)、乳酸、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首次、最低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输血及血制品使用比率、临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及四肢损伤、ISS、体温、SI、pH值、BE、乳酸、Hb、PLT、APTT、TT、FIB与早期TIC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OR=1.54,95%CI 1.10~2.17,P<0.05)、PLT(OR=0.67,95%CI 0.49~0.91,P<0.05)和FIB(OR=0.56,95%CI 0.40~0.78,P<0.01)与TIC显著相关。结论高SI值、低PLT和低FIB水平是早期T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血液凝固障碍 老年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咬合创伤性牙痛的特点。确定早期咬合的概念范围与定义,初步探讨诊断标准及防治方法。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诊断早期咬合创伤性牙痛的17例病例进行检查,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17例早期咬合创伤性牙痛病例包括前牙3例,前磨牙5例,磨牙9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牙痛,偶有咬合至某一个位置疼痛,有时定位不准确,检查偶有叩痛,经反复检查可查及咬合高点,但X线片检查牙体及牙周膜并未见改变,经调He治疗后1周内症状可得到明显的缓解。结论:临床上确实存在单纯因咬合创伤引起的早期牙痛,仔细检查可查到咬合创伤点,但不能查到牙体及牙周组织的损害,在临床应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有关单纯性咬合创伤引起早期牙痛的发病原因及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咬合创伤性牙痛 诊断 临床分析 咬合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在创伤外科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创伤外科接受治疗的四肢开放性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甘露醇和常规消炎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和肿胀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肿胀消退时间10.3±1.2d,拆线时间12.2±2.3d,住院时间15.7±3.2d;对照组患者平均肿胀消退时间13.8±2.1d,拆线时间14.3±3.2d,住院时间20.5±5.6d;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在创伤外科的早期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甘露醇 创伤外科 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