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在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肖邦不仅是这一世纪上半叶进步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后来欧洲各民族乐派的先驱。肖邦伟大而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247首作品,音乐体裁非常广泛。他的钢琴作品已成为波兰艺术民族个性和风格特征的标志,他把波兰民族音乐体裁推向一个崭新的领域,为波兰民族音乐屹立在世界音乐大家庭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圆舞曲是源自奥地利北部的连德勒舞,原是一种与舞共存的音乐。十几世纪起,韦伯的《邀舞》等作品显示了艺术化圆舞曲的雏形,而肖邦等一批音乐家使这一来自民间的舞曲正在派生出了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的,充满色彩变化的,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音乐会圆舞曲。1825年-1848年间,肖邦创作了大约20首圆舞曲。圆舞曲是肖邦钢琴曲中相对通俗的一类作品,具有民俗性、趣味性和随意性。清晰的三拍子节拍,鲜明的旋律,大都是愉快、轻松的情绪,即使有忧郁心情的,也绝无沉重感,更无悲怆之类的紧张性。从音乐表达形式上来说,肖邦圆舞曲可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加以理想化的作品,另一类则为圆舞曲形式的抒情
简介:《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音乐欣赏作品。乐曲以管弦乐器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猫的活泼形象及跳舞的动态。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圆舞曲作品的内涵?如何理解乐曲的三部曲式(A+B+A)?如何让乐曲结尾处的变化,激起儿童丰富的个性化理解?本节课在研究点的找寻过程中,首先明确这首乐曲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营造参加舞会的情境。接下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揭开圆舞曲的面纱,让每个孩子都变成那只跳圆舞曲的小猫。因此,想象成为本节课的研究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审美经验,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想象与联想,作出不同的理解,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想象与联想,使情感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同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