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讨论了澳大利亚自1960年代以来的7本文学史中对华人、华裔文学的评价,以及从中能够看到的关于中国文学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影响。
简介:作家有两种。一种是无师自通的,他通过阅读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然后研究写法创新,再自己独创写法,这类作家,是作家中的作家,专门做文学创作法的研发实验,做创作法的创新,用新方法写新作品。这类作家没人能教,也不需要人教,他们的作品多数是写给作家看的。读这类作品比较费脑筋,因为他不按照规矩写,甚至故意反规矩写,读者对这类作品没有阅读经验,要用脑筋揣摩作者的方法及其用意。另一类,则专注内容,他们在写作方法上承袭传统经验,用已经成型的方法写新的生活故事和情感体验,传达新的思想。前者不需要人教,甚至还能教人,后者常常谦虚一下,总是要学一点儿别人的经验,研究一下已经被经典化的方法,借鉴着用,让自己上手快一点。这类作者的作品多数是写给大众看的,读这类作品,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他尊重读者的阅读视野和期待,按规矩写,读者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读。两类作家,都很了不起,但是,我们常常高估前者,低估后者。
简介:在有关海外华裔族群研究和离散研究中,中国性这一概念正在经受着细致的考察和检视。有学者建议将“中国性”看成是“不同个体和群体与由全球资本主义及相伴随的各种现代性产生出的力量和进程间形成的种种关系”。在这样的考虑下,诸如中国文化之类的词语就必须被当成是一连串的话语比喻,它们“是被其他文化术语持续而反复地形塑出来的”;这些词语“不仅仅是在解释何为中国身份”,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所谓的中国身份及对应的跨国实践,因此就有必要予以解构和研究。”我非常赞同他们的主张,即不能将中国看成是“一个总是具有优先性的本体论或认识论位置”,相反我们需要看到处于“灵活性状况下的海外华裔生存经验,这些经验总是面貌各异且不断变化的,并且反过来参与了对灵活性状况的重构”。我的这篇论文将沿着这一主张继续前进,目的在于通过对海外华人故事的讨论发掘出中国跨国主义中尚未被触及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