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单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PAF)是一种少见的以进展性全身自主神经功能衰竭为特点的α突触核蛋白病。我院收治了1例PAF患者,临床以长期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的头晕和晕厥为主要表现,并伴有餐后低血压、卧位高血压和少汗,不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无震颤、动作迟缓、肢体僵硬等锥体外系症状及共济失调,肌电图提示单纯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显著下降至0.04 nmol/L。通过描述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报道,阐述PAF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探讨PAF与其他α突触核蛋白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之间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患者,应用临床衰弱分级进行衰弱评估,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窦性心率震荡分析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老年患者共129例,男性75例(58.1%),平均年龄77.5岁,范围65.0~92.1岁。衰弱患者53例,非衰弱患者76例,衰弱组年龄[(80.5±5.5)岁]大于非衰弱组[(75.3±6.2)岁],衰弱组高血压[84.9%(45/53)]、心力衰竭[32.1%(17/53)]及外周血管疾病[32.1%(17/53)]比例高于非衰弱组[65.8%(50/76),1.3%(1/76),17.1%(1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1,χ2值分别为5.879、24.606、3.921;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衰弱组震荡初始(TO)[-0.05(-0.92,0.82)%比-0.74(-1.58,0)%;Z=2.616,P=0.009]更高、震荡斜率(TS)[2.34(1.30,5.00)ms/RR比4.34(2.66,6.39)ms/RR;Z=-3.048,P=0.002]更低,衰弱组TO异常[49.1%(26/53)比26.3%(20/76),χ2=7.038,P=0.008]及TS异常[34.7%(29/53)比21.0%(16/76),χ2=15.579,P<0.001]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O异常(OR=2.970,P=0.010,95%CI:1.300~6.785)及TS异常(OR=3.618,P=0.003,95%CI:1.565~8.364)与衰弱相关。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迷走神经张力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特征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首诊)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SCOPA-AUT量表评价其自主神经功能状况,统计AS和NAS者,并比较AS和NAS者UPDRSⅢ、UPDRSⅡ、HAMA等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胃肠道系统和泌尿系统症状发生率均为80.0%,显著高于其他系统,组间差异p<0.05;患者中,出现AS者为64例(80.0%),无AS(NAS)者为16例(20.0%)。存在AS者的UPDRSⅢ、UPDRSⅡ、HAMA、HAMD、PDQ-39评分均显著高于NAS者,组间差异p<0.05。结论AS在帕金森病初诊患者中存在普遍性,且对患者的生活、活动及精神状况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APD)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收治的13例APD患儿资料。采集患儿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自主神经查体及功能测试、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8岁5个月(3岁8个月~12岁5个月);平均确诊时病程94.5 d(14~410 d)。常见首发症状为胃肠道动力障碍(11例)、排尿困难(3例)、直立晕厥/眩晕(3例)。病程中患儿均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及皮肤泌汗障碍,腺体受累及体位性低血压各12例,瞳孔异常9例,尿潴留7例。其他症状包括乏力9例,情绪障碍4例,肌力下降、感觉障碍各2例。患儿均接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胃肠道症状严重无法进食者6例,均接受静脉营养治疗;4例接受空肠喂养,其中3例1~12个月恢复正常饮食,1例随访5年2个月仍未恢复。低钠血症7例,对症治疗2~30 d恢复。9例患儿随访1个月~9年,7例正常学习及工作,营养状态满意,情绪稳定,无病情反复及复发。结论APD临床表现多样,首发症状多为胃肠道动力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常见低钠血症。针对症状进行个体化多学科综合管理,尤其是胃肠道动力障碍相关综合治疗、体位性低血压及泌尿系统管理及低钠血症的判断、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对女性生理周期中激素分泌的高位相的黄体期与激素分泌低位相的卵泡期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的研究,探讨女性生理周期的不同时段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 以月经周期正常,每月行经 5-7天,经量正常的健康女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月经前 3-5天的黄体期和月经期第 3天的卵泡期 ,采用可穿戴式心电记录仪经体表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进行 HRV的时域、频域分析,观察 HRV所反映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自身对照与组间对照均显示:时域分析的 SDNN、 SDANN、 RMSD及频域分析的 TP、 LF、 HF各项指标,卵泡期组均高于黄体期组,但见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论 在女性的生理周期中,在激素分泌水平低位相的卵泡期,HRV所反映的自主神经能量高于激素分泌水平高位相的黄体期。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和胃电活动的变化,观察抑郁症患者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消化道症状与胃电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胃电图记录38例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及38例对照组空腹及餐后的胃电活动。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1)和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估抑郁症严重程度。自主神经症状通过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utonomic nervous symptom-score,ANS-score)评分记录。结果抑郁症患者胃动过速百分比餐前餐后分别为(24.99±1.73)%、(23.66±1.86)%,对照组胃动过速百分比餐前餐后分别为(19.80±1.65)%、(15.48±1.50)%,两组受试者胃动过速百分比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8)= 15.6;P=0.0001],两组胃动过速百分比差异在餐前餐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餐前P=0.033,餐后P=0.001)。抑郁症患者主功率餐前餐后分别为(21.20±2.71)dB、(20.90±2.66)dB,对照组主功率餐前餐后分别为(26.45±2.62)dB、(28.94±2.68)dB,两组受试者主功率在总体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8)=6.203;P=0.014],两组主功率差异仅在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有消化道症状组餐后胃节律紊乱百分比(5.17±0.56)%明显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组的胃节律紊乱百分比(3.19±0.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主功率变异系数在有消化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0.44±0.06)与无消化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0.2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另外,抑郁症患者病程长短与餐后胃动过速百分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491,P=0.002)。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胃动力异常,并且这种异常与病程长短及是否伴有消化道症状相关。胃电图也可作为衡量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Ezscan比较口服降糖药物与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脏自主神经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保健干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各100人,应用Ezscan糖尿病风险评估系统检测肾脏自主神经系统风险评估,前后观察1.5年。结果自主神经风险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药物与皮下胰岛素注射降糖比较没有增加肾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可以放心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初诊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首诊为PD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PD神经症状量表将患者分为有自主神经症状(AS)组和无自主神经症状(NAS)组,比较两组患者运动评分和病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分为无认知障碍(NCI)组、轻度认知障碍(MCI)组及痴呆组,比较三组运动评分和病程。结果AS组运动评分高于N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I和轻度认知障碍两组患者运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I组和MCI组运动评分高于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组病程短于MCI组,MCI组病程短于痴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初诊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自主神经障碍与病程无关,认识功能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增加而加重,最终形成痴呆,两者对患者运动能力均有一定影响,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的1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93例)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93例),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心率变异性(HRV)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77.4±15.1)ms和(114.6±25.9)ms;每5 min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66.8±14.5)ms和(97.4±25.0)ms];每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34.1±11.4)ms和(51.9±18.0)ms];正常连续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26.1±13.9)ms和(36.1±27.2)ms];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5.0±6.4)%和(8.3±11.0)%,t=11.97,10.21,8.07,3.18和2.53,均P<0.05]和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168.9±202.8)ms和(443.6±663.6)ms];高频功率(HF)[(203.3±202.5)ms和(499.5±1222.7)ms;LF/HF(1.0±0.7)和(1.3±0.8);t=3.78,2.28和3.18,均P<0.05]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为严重,心率变异性可作为靶点指标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估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老年人衰弱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5岁老年住院患者用临床衰弱分级进行衰弱评估,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纳入住院老年患者共180例,其中衰弱患者66例、非衰弱患者114例,衰弱组年龄(79.8±6.0)岁,显著高于非衰弱组(75.0±6.3)岁(t=5.030、P<0.001);衰弱组高血压、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心力衰竭及骨关节炎患者比例高于非衰弱组(均P<0.05);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正常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103.0(76.0,121.2)ms比107.5(92.0,136.0)ms,Z=-2.108,P=0.035]、5 min N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86.0(67.7,106.5)ms比97.5(78.0,126.0)ms,Z=-2.694,P=0.007]、标化低频功率(LFnorm)[(53.1±13.0)nU比(59.3±13.9)nU,t=-3.024,P=0.003]及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F/HF)[1.2(1.0,1.4)比1.4(1.1,1.7),Z=-3.041,P=0.002]更低,标化高频功率(HFnorm)[(36.8±9.2)nU比(32.2±10.7)nU,t=3.033,P=0.003)更高;衰弱组SDANN<92 ms、LFnorm<50 nU、HFnorm>32 nU、LF/HF<1.5发生率分别为59.1%(39/66)、42.4%(28/66)、72.7%(48/66)、84.8%(56/66),均显著高于非衰弱组41.2%(47/114)、22.8%(26/114)、49.1%(56/114)、65.8%(75/1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Fnorm、HFnorm、LF/HF与衰弱相关(OR=0.971、1.039、0.333,均P<0.05),HFnorm>32 nU、LF/HF<1.5是衰弱的危险因素(OR=2.401、2.773,均P<0.05)。结论老年衰弱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失衡,应关注老年衰弱患者的HRV。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6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则配合康复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F、LF、VLF、TP和LF/HF等心率变异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InHF、InLF、InVLF、InTP和InLF/HF分别为(5.18±0.45)ms2、(5.72±0.44)ms2、(6.63±0.66)ms2、(7.15±0.33)ms2和(5.14±0.45),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InHF、InLF、InVLF、InTP和InLF/HF分别为(4.68±0.66)ms2、(4.94±0.53)ms2、(6.13±0.38)ms2、(6.61±0.38)ms2和(4.96±0.67),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康复运动有助于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