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脊索瘤是一种起源于脊索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人体中轴骨,中轴骨以外的部位非常少见。本文报道1例45岁男性原发于股骨头的轴外脊索瘤,其组织学特征与经典型脊索瘤相似,局灶呈软骨分化。患者因“右股骨粗隆间占位”于外院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软骨肉瘤。目前,有关轴外脊索瘤仅有少数报道,本文通过分析该病例的诊断思路,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放化疗治疗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实施单化疗治疗方法,n=24)和观察组(实施放化疗治疗方法,n=24),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较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5),且观察组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同时观察组的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放化疗治疗对于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但是同样存在着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风险,需要临床应用上注意并发症的监测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原发灶诊断和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甄选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均采取增强CT、与胃肠超声造影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得出,76例疑似胃癌患者当中,有18例良性肿瘤患者,有58例胃癌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其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患者,且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其分期评估符合率也明显高于实施增强CT检查的患者。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原发灶诊断和分期评估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检查精准度,并且清晰的将患者原发灶的侵袭区展现出来,还不会给予患者机体造成病理学损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通过深入了解这种罕见肿瘤的特点,以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某院的86例原发PNENs,这些患者入院接受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的时间均在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此外,还对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力求更全面、更科学、更理想的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展开详细分析。结果:在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共诊断了8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其中包括穿刺标本13例和手术切除标本73例。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每两年新诊断的PNENs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了PNENs发病率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更广泛筛查和检测方法、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环境因素等。这种趋势变化对于医疗资源配置、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7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患者中,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案。具体来说,38例C1级患者、25例C2级患者和9例C3级患者接受了单纯性手术切除,并且术后未接受其他治疗。另外,1例C1级患者接受了粒子植入治疗,1例C1级患者接受了微波治疗,而2例C1级患者在穿刺确诊后接受了舒尼替尼和善龙治疗。此外,1例C2级患者和1例C3级患者在穿刺确诊后接受了卡培他滨和替莫唑胺治疗。另外,5例PNECs患者没有接受手术治疗,而是直接接受了基于顺铂 + 依托泊苷的化疗,而其他2例PNECs患者则在手术治疗后接受了相同的化疗方案。最后,1例C3级患者拒绝接受任何治疗。对PNETs和PNECs患者进行生存相关单因素分析后发现,WHO分级(H = 5.372, P = 0.021)和临床分期(H = 10.074, P = 0.002)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病理医生在PNENs诊断和分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准确诊断和分级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助于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原发灶诊断和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甄选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疑似胃癌患者,均采取增强CT、与胃肠超声造影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经病理学诊断得出,76例疑似胃癌患者当中,有18例良性肿瘤患者,有58例胃癌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其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患者,且经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其分期评估符合率也明显高于实施增强CT检查的患者。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在胃癌原发灶诊断和分期评估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升检查精准度,并且清晰的将患者原发灶的侵袭区展现出来,还不会给予患者机体造成病理学损伤,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CH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泼尼松)方案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1年6月收治的1例ALK阳性PC-ALCL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1个疗程,BV联合CHP方案化疗5个疗程,疗效良好,创面愈合,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成年ALK阳性PC-ALCL患者表现出很高的侵袭性,可考虑早期积极干预。BV联合CHP方案治疗ALK阳性PC-ALCL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原发YAP1-TFE3融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21年9月骨内原发YAP1-TFE3融合EHE 2例,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二代测序,分析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YAP1-TFE3融合EHE,男性1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26、16岁,均为多发骨病变。例1位于右侧髂骨、髋臼及股骨大转子,例2位于左股骨远端、髌骨、胫腓骨、距骨及跟骨。2例除均可见到典型的EHE形态外,还可观察到丰富、具有嗜酸性胞质的细胞,实性片状生长,伴血管腔结构形成,细胞核具有轻-中度异型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标本均表达CD31、CD34、ERG、Fli1、F8等血管标志物,例2个别细胞EMA阳性,均不表达其余上皮标志物,CAMTA1均不表达,TFE3均为核表达,FISH检测2例均检测到TFE3分离信号,无CAMTA1分离信号。二代测序例1检测到YAP1(第1号外显子)-TFE3(第4号外显子)融合。结论骨内原发YAP1-TFE3融合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低-中度恶性肿瘤,极为罕见,特殊的组织学形态结合TFE3核表达及分子检测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原发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图、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 T2WI)非增强序列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Ca骨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个中心且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78例PCa患者(不伴骨转移者115例,伴骨转移者63例)的MRI(ADC图和T2WI)资料。来自中心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97)和测试组(n=43),来自中心2的患者(n=38)作为外部验证组。图像重采样后,分别在ADC和T2WI图像上勾画肿瘤区域并进行特征提取。经过一致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算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DeLong检验对模型进行比较,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从ADC、T2WI及ADC+T2WI联合序列中各提取10、3和5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进行建模。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83(95% CI:0.71~0.95)、0.78(95% CI:0.62~0.93)和0.81(95% CI:0.67~0.95);外部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2(95% CI:0.67~0.97)、0.69(95% CI:0.51~0.86)和0.84(95% CI:0.72~0.97)。DeLong检验显示,在外部验证组中基于ADC+T2WI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优于基于T2WI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P=0.02),余无差异。结论基于原发灶的ADC图较T2WI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PCa骨转移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而ADC+T2WI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并没有表现出更佳的效能,这可能便于临床早期预测PCa骨转移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联合炎性反应指标对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初诊患者中期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5月间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以18F-FDG PET/CT进行基线评估且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或利妥昔单克隆抗体+CHOP(R-CHOP)化疗方案的67例PGI-DLBCL患者(男37例、女30例,年龄28~85岁)资料,2~4个化疗周期后行中期疗效评估,根据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组和非CR(NCR)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SUVmax、SUV峰值(SUVpeak)、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CR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结果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用外部验证数据(n=15)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67例PGI-DLBCL患者中,CR组28例(41.8%),NCR组39例(58.2%)。CR组和NCR组的SUVpeak、MTV、TLG、PLR及NLR分别为9.5(6.2,15.2)和17.3(12.3,28.1)、11.3(4.7,23.2)和73.8(42.9,141.7) cm3、85.2(35.5,214.6)和887.5(300.9,2 075.3) g、149.3(102.8,173.1)和203.9(155.7,297.1)、2.2(1.8,4.6)和3.9(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6.41~-2.33,均P<0.05)。建立回归模型:P=1/(1+e-x),x=0.100×MTV+0.024×PLR-8.064,其对NCR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达86.57%(58/67),外部验证数据检验回归方程的准确性为13/15。结论PET/CT代谢参数MTV联合炎性反应指标PLR对初诊PGI-DLBCL患者行CHOP或R-CHOP化疗方案的中期疗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肝外肿瘤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原发肝外肿瘤患者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者,统计分析肝损伤的发生时间、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根据是否发生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无肝损伤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类型、合并疾病、有无肝转移、PD-1/PD-L1抑制剂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和基线肝肾功能等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86例,其中29例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发生率为7.5%。2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19~90岁;使用信迪利单抗者7例,纳武利尤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各5例,帕博利珠单抗4例,替雷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各3例,卡瑞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各1例;开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的中位时间为44(24,112)d;肝损伤的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型者8例,胆汁淤积型17例,混合型4例;严重程度为1级者19例,2级7例,3级3例。诊断为肝损伤后29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24例停用PD-1/PD-L1抑制剂;21例患者6~71 d后肝功能恢复正常,8例发展为慢性肝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肝炎病毒感染(OR=5.749,95%CI:1.337~24.719,P=0.019)、合并高血压病(OR=5.345,95%CI:2.034~14.047,P=0.001)和基线碱性磷酸酶(ALP)≥125 U/L(OR=4.651,95%CI:1.728~12.521,P=0.002)是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损伤是PD-1/PD-L1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临床分型以胆汁淤积型多见。合并肝炎病毒感染、高血压病及基线ALP较高者是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