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献研究表明,反恐策略一般导致震慑、失能和报复三种效应。如果报复效应超过震慑和失能效应,恐袭事件的数量将会增加;如果震慑和失能效应占主导地位,反之亦然。巴基斯坦采取了三种镇压暴乱的措施,分别是:和平协议,单纯军事打击,以及“利剑行动”与国家行动计划。通过全球反恐数据库197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数据,依据负二项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和平协议对恐袭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单纯军事打击增加了恐袭行为(报复效应占主导)。“利剑行动”行动与国家行动计划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失能效应,恐袭事件显著减少。对9.11事件后的子样本进行研究,结论更加显著。
简介:世界各国刑法的反恐立法,具有浓烈的叙事性色彩,显性或隐性地贯彻"敌人刑法观",为迎合被害人和公众而进行象征性回应。基于严密防御恐怖犯罪的保守策略,刑法反恐立法重塑了有罪本质和潜藏于刑法体系下的打击目标,重构了安全保护之实现方式,改变了刑法立法正当性的根据。高压打击和严密防御策略对控制恐怖犯罪具有积极意义,但其以"安全"为帅,不顾刑法基本原则的一致性,进行非理性扩张,不断挤压和侵犯公民基本权利,导致其越界。在法治语境下,以刑法这种法律手段反恐必须守界:在合法性诉求上,必须受宪法的约束和限制;在宏观层面,应遵循法治精神,谋划正确的指导理念,追寻德性以矫正和消解不断膨胀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在微观层面,既应针对恐怖行为的共性,构建一般性限制原则,又应针对不同恐怖行为进行类型化,重视其个性,构建特殊限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