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调查和比较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与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rhinitis.NAR)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及201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首次确诊的AR患者188例与NAR患者154例.通过问卷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经过及患病相关因素。结果在发病年龄上,AR以青少年为主.高发年龄在10-19岁,NAR以青年为主.高发年龄在20-29岁;AR以男性患者为主.NAR以女性居多;AR患者发病呈季节性.高发于春季.NAR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在诱发因素方面.AR的主要发病诱因与NAR大致相似.且气温变化、刺激性气味、灰尘、花粉对AR患者影响较NAR患者大。当患者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或个人史时,AR发病率更高。结论AR与NAR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分布,某些诱发因素,以及家族和个人过敏史等方面存在明显筹异。
简介:摘要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躯体化评分分别为(1.73±0.49)分、(1.54±0.66)分、(1.55±0.54)分、(1.61±0.43)分,与国内常模组健康者的(1.47±0.58)分、(1.35±0.42)分、(1.48±0.93)分、(1.38±0.49)分相比,P<0.05,组间差异明显。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加强注意。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收集北京地区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相关数据,统计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阳性率前10位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56.50%)、粉尘螨(54.12%)、花(28.70%)、杂草(23.91%)、交链孢霉菌(22.79%)、艾蒿(19.64%)、树Ⅱ(17.00%)、树Ⅰ(16.58%)、藜(14.38%)、蟑螂(10.76%)。成人组中葎草、艾蒿、干草尘埃、狗上皮、羽毛、松、树Ⅰ、豚草、杂草的阳性率分别为17.29%、24.21%、12.20%、12.45%、2.24%、8.56%、18.85%、14.57%、27.53%,均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组(1.75%、14.68%、3.69%、5.73%、0.35%、4.64%、14.47%、10.86%、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和青少年组中交链孢霉菌、动物毛、新月弯孢属、粉尘螨、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为29.77%、15.68%、4.82%、61.02%、61.76%,均高于成人组(3.74%、6.12%、1.25%、54.81%、5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尘螨、花粉、交链孢霉菌是北京地区AR最重要的变应原,2组具有相似的变应原分布特征,但尘螨、交链孢霉菌过敏儿童和青少年组显著高于成人组,花粉过敏成人组显著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积分和临床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体征评分分别为(9.5±0.5)分和(1.4±0.4)分,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9.3±0.8)分和(1.2±0.3)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轻度局部反应发生率为5.9%。结论对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给予粉尘螨滴剂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而且治疗的安全性好,整个治疗期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制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回顾性的分析了来我科室就诊并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治疗的65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比较了其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以评价其疗效。用SPSS21.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变应性鼻炎患者经SLIT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其症状评分得到显著的改善,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变应性鼻炎患者经SLIT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其用药评分得到明显的降低,P均<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能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也能减少患者的抗过敏药物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避免吸入性变应原的方法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但不避免吸入性变应原,治疗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避免吸入性变应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通过药物和避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治疗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消失的患者显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只用药物治疗的显效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48例(9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为40例(80%);治疗组患者无效2例(4%),对照组无效10例(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χ?=18.654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避免吸入性变应原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提高抗过敏药的疗效,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通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进行治疗后,炎症消失的患者显效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只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显效率。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患者无效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无效率为1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χ?=17.297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加味麻黄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安全性。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9例小儿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服用加味麻黄汤,每日一剂;对照组39例,马来酸氯苯那敏口服,局部使用麻黄素滴鼻。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各自治疗效果、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5.6%(P<0.05)。结论加味麻黄汤在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方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显效20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98%。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临床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