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的妊娠妇女不同时期的血脂变化特点,研究其在不同时间内进行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为指导孕妇的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正常妊娠妇女共128例,分别为其在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和产后6~8周进行血脂检测,具体为空腹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该128例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8例健康的非孕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进行血脂水平检测。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正常妊娠妇女的TC、TG、HDL-C、LDL-C指标均有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的产后6~8周,除了TG外的母体内各项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脂高于非妊娠妇女,且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临床医生应结合临床和妊娠生理,重视孕妇血脂水平的监测,及时地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和合理营养膳食,通过提高孕妇及胎儿生存质量,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了测定饮用水中的微量敌敌畏、治螟磷、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饮用水样经固相萃取柱富集,以乙酸乙酯洗脱,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定量检测。敌敌畏、治螟磷、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质量浓度在0.01-5.0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5,敌敌畏、治螟磷、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1,0.01,0.005,0.005和0.01mg/kg。结果敌敌畏、治螟磷、乐果、二嗪磷、甲基对硫磷和杀螟硫磷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n=6),重现性均小于10%(n=6),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结论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结合荧光PCR仪,建立了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同时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低密度微流控芯片技术,对2023年收集的198份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进行初筛,再经荧光PCR扩增,开展批量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有99例为阳性病例,涉及24种病原体,主要包括鼻病毒、EB病毒、人疱疹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等。依据检测结果制作病原体构成谱,结果显示,多重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病例占大多数,而在单一感染的病例中,EB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人疱疹病毒。此外,还分析了年龄和季节变化与感染病原体种类之间的规律。本工作实现了对多重病原体的同时筛查和检测,为重大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简介:目的:通过对急性期、慢性非活动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HBcAb-IgM检测,以及HBcAb—IgM与相应的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进行相关分析,探讨HBcAb—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5例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IgM抗体用酶联试剂采用捕获法原理,两对半标志物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并同时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相应的肝功能。结果:1.HBcAb—IgM在急性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有高度的表达;2.HBcAb—IgM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与HBcA-IgM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3.在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有96.2%为阳性;在急性期,病人血液检测结果有83.3%表现为“大三阳”;在慢性活动期病人,HBcAb-IgM不仅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中,也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的标本中。结论:HBcAb-IgM的血清检测对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HBV早期感染的标志;也是反映HB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可靠指标;并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可间接了解肝功能的状态以及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