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分类法评价口腔医生和正畸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中线位置的美学评价差异。方法利用AdobePhotoshopCS6软件将模特照片PS为唇珠偏移;唇珠、牙齿同时偏移模板,1mm为增量,左右各3mm。由160名口腔医生、165名正畸患者用Q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1、大部分口腔医生能识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2mm时,首选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部分正畸患者不能辨别出2mm以下的偏斜,当唇珠偏斜3mm时,正畸患者优先选择上颌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正畸患者较口腔医生对唇珠≤2mm的偏斜感知度低。2、当唇珠位置偏斜3mm时,矫正后应保持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较符合大众审美。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Q 分类法评价患者对唇珠位置偏斜与不同笑线的美学影响研究。方法:利用 Adobe Photoshop CS6 及Magic Morph 1.95b 软件将模特照片 PS 为高位、中位、低位笑线及唇珠偏移模板,得到21张序列量变图。以1mm的增量改变,偏移量为左右0 ~ 3 mm。由 150名口正畸患者用 Q 分类法进行评价,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单向方差分析及两两对比。结果:大部分正畸患者能识别出中位笑线照片,但不能辨别出 2mm 以下的偏斜, 当唇珠偏斜≤ 2mm,中位笑线照片的选择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正畸患者对唇珠≤ 2mm 的偏斜感知度低。2、高位,中位,低位笑线中,中位笑线更符合大众审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于唇裂二期患者唇珠畸形修复的手术方法。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龄18~29(21.46±2.8)岁]唇裂二期患者资料,均采用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术中将裂缘侧唇珠区域组织复位,同时用垂直转向的红唇补充红唇组织,深面肌肉组织瓣补充唇珠组织容量。测量术前后唇珠区红唇垂直向宽度和唇珠突度,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调查术后效果患者自我评估,评估唇珠重建效果。结果垂直转向红唇瓣术后患者唇珠结构明显,唇珠形态饱满、居中,唇部整体形态立体感增强。无不良并发症。术后随访28例患者,平均9.71个月。术后中线处、裂侧唇峰、裂侧短臂中点处唇红宽度分别为(6.35±0.87) mm、(7.75±1.03) mm、(7.48±0.97) mm,与术前(5.32±0.91) mm、(3.98±0.89) mm、(4.30±0.86) mm比较明显增加,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唇珠突度(0.83±0.51) mm较术前(0.38±0.46) 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转向红唇瓣重建唇珠有效率27例(96.4%)。结论垂直转向红唇瓣修复是一种用于唇裂二期唇珠重建的有效方法。
简介:从1945年到1953年,前苏联克格勃执行了一项持续了长达8年之久的旨在窃听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代号为“自白”的间谍活动。这项行动堪称是世界谍报史上的经典之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V-Y红唇黏膜瓣推进法,在下唇侧唇珠成形术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患者唇形改进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下唇过薄合并下红唇形态不佳、无明显侧唇珠结构的美容就医者127例[女126例,男1例,年龄18~53(28.9±6.8)岁]施行双V-Y推进法下唇侧唇珠成形术,测量术前后唇部形态,并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对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术前的标准化二维照片进行测量,下红唇中央高度、下唇侧唇珠高度及下唇侧唇珠突出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分别于术后7 d、3~24个月随访,患者初次手术满意度73.2%。术后消肿时间6 ~32(15.2±3.5) d;切口瘢痕软化时间2~10(5.1±2.3)个月;表情恢复自然时间1~7(3.1±0.9)个月;麻木感消失5 d至24个月[(158.2±82.6) d]。结论双V-Y红唇黏膜瓣推进法在下唇侧唇珠成形术中可达到丰满下唇体积、改善下唇唇形的目的,术后形态保持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厚唇合并唇形不佳的美容就医者行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观察术式的效果及风险。方法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上唇形态不佳美容就医者进行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415例[女403例,男12例,年龄18~56(25.1±4.4)岁],测量术前及术后唇部形态,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对415例受术者进行统计,术后消肿3~21 (11.8±2.6) d;切口瘢痕软化1~24(2.6±0.8)个月;表情恢复自然1~24(3.1±1.4)个月;麻木感消失12~24个月。术后3个月对受术者标准化二维照片进行测量,上红唇中央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唇峰点红唇高度明显降低,术前(13.3±2.2) mm,术后(11.4±1.7) mm;穹隆点相对高度明显增加,术前(0.4±1.0) mm,术后(2.1±0.5) mm。术后6个月随访,受术者1次手术满意率72.0%,上红唇形态满意率75.4%,远期并发症包括瘢痕明显或不适(3.6%);术区局部麻木(1.7%);表情欠自然(0.7%)。结论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对上红唇形态不佳合并过厚或正常厚度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