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讨中国特色国际理论的必要性,需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国际观,也就是认识和分析国际的妥当方式、看待和审视国际的正确心态。国际观有多个维度,从国家立场、国家利益、民族文化的角度看,可以作这样的论断:不唯可以拥有一国特色的国际理论,而且,国际源自国家实践,国家的单边、双边、多边等不同层面的实践,还构造了具有一国或者区域特色的国际原则和规范。理由在于,首先,国际通过大量的单边行为、双边条约、多边条约以及一些很可能是少数国家所遵行的习惯的方式碎片化地存在。

  • 标签: 国际法理论 中国特色 法学研究 国家立场 转型 国际法原则
  • 简介:十多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吹散了世纪初种种预测和理想愿景的迷雾。看似强大的“一超”在强力维护旧秩序的“成功”中显得力不从心。“多级”中的区域组织虽常常发起以西方价值观为导向的国际干涉,也往往事与愿违。国家实力的提升和继续发展的要求成为新兴国家谋求变革国际秩序的内在动力。围堵是徒劳的,引领国际秩序变革的动力正缓慢东移。看似依旧寒冷的海洋已经脉动起变革的暖流。

  • 标签: 国际形势 变革 法学研究 繁荣 国际秩序 西方价值观
  • 简介:国际社会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关注全球各个水域的非法捕鱼的法律管制。在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后,公海上的非法捕鱼在今天仍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目前,对公海非法捕鱼的国际律管制措施主要是:船旗国责任、港口国措施和市场国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面对支配公海的自由原则和船旗国管辖原则时显得比较无力。全球性国际组织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协助船旗国、港口国加强能力建设,以便应对公海的非法捕鱼。

  • 标签: 非法捕鱼 公海自由 船旗国责任
  • 简介:国际虽为天下之公器,但无往不具有民族文化之特征。国家的立场与理论是国际良性发展的基础。当代世界国际组织化、宪政化的客观趋势使得展示中国国际理论具有可能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渐提高、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逐渐加强,导致了对于国际话语权和理论的需求,而这与国际中国理论的实际欠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鉴于中国通过国际律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并且通过学术积累初步形成了自身研究的根基,所以有可能通过理论界的自觉努力,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界的制度性沟通而构建中国国际的特色理论、形成中国国际实践的鲜明立场;与此同时,需要在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制度设计、行为方式、语言的国际沟通、系统互动等各方面为形成中国国际理论进行努力。

  • 标签: 国际法 中国理论 构建 路径
  • 简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的规定,岛屿及特殊类型岩礁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该条文给出了岛屿的定义却没有明晰岩礁的内涵和外延,导致实践中频繁出现岛礁辨析的争议,而岛礁辨析也是海权争夺的先决问题。明确岛屿的“自然属性”和岩礁的“社会经济属性”是界定二者的关键,从岛礁辨析的法律问题出发,运用国际学基本原理,结合地理学信息以及岛礁事实经济价值加以详细剖析,进一步细化岛礁辨析的标准,以期在实践中为中国主张南沙群岛的海域主权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岛屿 岩礁 自然属性 社会经济属性
  • 简介:2013年5月25~26,2013年中国国际学术年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界、国家有关部门的近300名代表与会。开幕式前,学会召开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李适时为会长的新一届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选举黄惠康、郑启荣、李鸣、李成钢、黄进、余劲松、李兆杰、曾令良、张海文为副会长,

  • 标签: 学术年会 国际法 年会综述 中国 和平 当代
  • 简介:当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已然十分壮大,在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触角所不能触及的领域,非政府组织弥补着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职能盲区,但其国际社会的地位却十分尴尬,这种状况对非政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阻碍,使其行为的效力无法确定。为了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赋予非政府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法律地位 公益性 环境保护 人权保障 有限性
  • 简介:引渡制度主要包括: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和双重犯罪原则等。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国际犯罪越来越暴力化、多元化,传统引渡制度难以适应国际社会不断发展和打击国际刑事犯罪的需要,其基本内容都得到了新的调整和发展。引渡制度的新发展对我国引渡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国际的新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

  • 标签: 引渡制度 政治犯不引渡 双重犯罪原则
  • 简介:低碳问题的本质有三个层面,包括人类可持续生存问题、发展权问题以及构建低碳化的新型的生产、生活模式问题.解决低碳问题应坚持国际合作原则、共同责任原则、预防原则、低碳发展原则等.在解决低碳问题的路径选择方面,应加强和完善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低碳法治机制建设、在观念层面上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新的环境伦理观等.

  • 标签: 气候变化 低碳问题 国际法机制 低碳发展
  • 简介:国际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由此形成了不同派别的主张。影响国际与国内法关系理论与实践的最深层次因素是主权,不同的主权观决定了国际与国内法关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主权又决定于其所处时代的情势。国际与国内法关系发展的新动向对传统的主权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主权”与“治权”两个维度去理解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主权观,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 主权 治权
  • 简介:国际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法学专业课程,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目前,由于我国开放教育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导致法学专业学生实际接触国际案例难,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互相脱节,严重影响了国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开放教育国际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对国际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 标签: 开放教育 国际法 教学改革
  • 简介:钓鱼岛争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日两国之间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本所谓的“无主地先占”和“时效取得”是不成立的,美日之间的条约和协定更不能成为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从长期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治策略已面临重重困难,采用法律手段解决钓鱼岛争端是可行和必要的,中国应作好充分准备将钓鱼岛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或司法解决。

  • 标签: 钓鱼岛争端 政治手段 法律手段
  • 简介:国际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的新使命。

  • 标签: 国际法 和平 内心和平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理论在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可促使国际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作用。在以经济全球化为引领的全球化浪潮中,国际主权的概念面临着多重挑战。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为确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本质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中国几代领导人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国际治在中国的国际学界蔚然兴起并逐步深化,成为国际领域的主流话语。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并受到了学术界的初步支持。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际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法治 和谐世界
  • 简介:数字环境下的假冒和盗版问题使"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执法"成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战略前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的双边协定、准多边协定、区域及跨区域协定,呈现出全面协调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执法标准的趋势。将ACTA、TPP与"因特网条约"进行比较,发现在一般义务、ISP的责任、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等具体规则上都体现了持续强化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执法标准的走向。这些规则可能成为全球性多边规则。对于不断强化的国际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应该警惕。

  • 标签: 数字环境 知识产权执法 反假冒贸易协定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简介:跨国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其应对全球范围内的越境环境污染承担主要的责任。文章分析了国际立法对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规制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完善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国际措施。

  • 标签: 跨国公司 环境法律责任 国际法
  • 简介:国际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划分等决定了其在法学教育体系中的特殊性,建国后我国国际学教育长期采用了政治主导型的公法模式,形成了国际学教育的重公法轻私法、重国内法轻国际、重理论轻实践的总体格局。国际环境和历史境遇的变化为改革国际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需要进行更新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 标签: 国际法学教育 格局 改革
  • 简介: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呈现国际方法论的基本架构。国际方法论的范畴包含下列数个议题:(一)成文条约的解释与续造;(二)不成文国际法源内涵的认定;(三)事实认定。国际方法论的建构,可以从下列三个方向为之:(一)从学说、判例及实践中归纳出一些原则;(二)把国内法方法论的原则移植入国际方法论领域;(三)把(一)及(二)的原则予以系统化及给予理论的基础。

  • 标签: 国际法方法 条约解释与续造 习惯法 一般法律原则
  • 简介: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事务程度的加深,国际作为重要的外交准则作用凸显。同时作为法学院本科生教学核心课程,其双语教学也是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尝试。立足中原地区学生现状,提升国际双语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双语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基本知识传授和英语技能的提高、突出案例教学、鼓励师生互动、重视国际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知识的交叉。

  • 标签: 国际法 双语教学 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