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已于2005年4月2日从青岛启程,开始了远赴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执行环球大洋科考的任务。其主要目的为采样和调查国际海底区域资源,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战略资源。该环球航次必将推进我国海洋开发战略,包括发展我国大洋事业。笔者认为,有必要论述该环球航次的活动范围——国际海底区域的制度。在论述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前,应先论述其基础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即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问题。因为,如果没有排他性的权利,投资者和开发者就无法实施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活动;并进而无法实现商业开发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目的。因此。研究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是必要的。

  • 标签: 区域制度 海底 国际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区域资源 社会经济发展
  • 简介:国家在勘探开发国际海底区域过程中应承担何种义务和责任是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对此问题的咨询意见围绕着“谨慎处理”这一核心义务展开。“谨慎处理”义务要求国家须在其法律体系内采取一切必要和适当的措施,其内容还可以从国家承担的直接义务中进一步揭示出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平等地承担“谨慎处理”义务和直接义务及其责任,但发达国家应在能力建设上援助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谨慎处理”义务 海底争端分庭
  • 简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实质和核心是"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制度。在此领域,已经形成了公约第11部分、两个附件及1994年协定等基础性文件和管理局执行性立法等所构成的法律制度框架,管理局立法采取单项资源立法和区分活动阶段立法结合的模式,在探矿、勘探、担保、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了较完整细致的规定。

  • 标签: “区域” 资源开发 立法
  • 简介:随着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的进展,《海洋法公约》中的担保国责任制度获得了较大发展。担保国责任的性质、形态、构成要件、赔偿范围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澄清。担保国责任制度的发展扫清了各国的顾虑和障碍,促进了海底区域开发活动。中国作为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的积极参与者,面对担保国责任制度的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国内立法和行政监督执法机制,履行《公约》义务,确保承包者责任与国家责任的隔断。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担保国 赔偿责任 合理汪意义务
  • 简介: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商业价值,但作为晚近发现的资源,现有的国际法尚未对其法律属性做出明确规定。国际社会基于各自利益考量,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从各国的争议出发,分析公海自由原则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历史发展和内容,并结合国际海底区域生物资源本身的特征,对该资源的法律属性进行论证,同时为中国如何应对该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以期在该资源开发利用争夺战中,取得与中国地位相符的一席之地。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生物资源 法律属性 公海自由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 简介: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在最近10年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了两个探矿和勘探规章,但在立法中存在的几个重大争议问题,即勘探区域的重叠主张问题、反垄断问题和担保国的义务和责任问题,由于关涉各国的重大利益,在谈判中虽几经波折,但仍未能在现有规章中予以有效解决。我国作为国际海底区域的主要开发国,受到这几个问题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立法中态度十分积极,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的安排应该说基本符合我国利益。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重叠主张 反垄断 担保国
  • 简介:国际海底区域作为未来最具经济潜力的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拓展的重要支点,是国家未来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由于受传统海权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国际海底区域资源进行长远的开发战略,导致开发利用步伐缓慢;只有确立明确的远洋开发战略,通过积极的保护性法律法规和鼓励性政策,促使投资主体的广泛化,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以及技术保障的社会化,并以强大的海上安全保障力量为后盾,才能全面经略海洋,切实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 标签: 国际海底区域 远洋开发战略 海洋权益
  • 简介: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为缔约国规定了确保其所担保的个人和实体在进行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时遵守《公约》相关规定的义务以及对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担保国的此种赔偿责任并非严格责任。只有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担保国才应对其所担保的承包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担保国未按照《公约》履行其确保遵守的义务;所担保的承包者没有遵守其义务并因此造成损害;担保国的不履行与损害发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担保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其责任的上限是其所担保的承包者的不法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同时还应考虑管理局和对有关活动行使管辖或控制的国家的潜在责任。然而,担保国和承包者并不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国赔偿责任的存在并不影响承包者承担和履行其赔偿责任。承包者应先于担保国履行赔偿责任,而只有在承包者不能完全赔偿其应负责的损害时,担保国才有义务对未能赔偿的损害部分承担剩余责任。由于担保国根据《公约》承担的确保遵守的义务是一种“行为义务”,而并非杜绝损害发生的“结果义务”,因此,如果担保国已经履行了公约规定的尽责义务,那么即使发生损害,也不应要求其承担责任。

  • 标签: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担保国 赔偿责任 国际海洋法法庭
  • 简介:<正>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经过历时9年的艰难历程;终于以压倒的多数通过了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意义深远的“海洋革命”(marinerevolution)。①《公约》第十一部分及其各附件规定了国际海底制度的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确认了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是人类

  • 标签: 先驱投资者 联合企业 国际海底 深海采矿 矿物资源 新变化
  • 简介:从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获悉,26日《亚太直达(APG)国际海底光缆(上海崇明S3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专家评审。预计上海崇明S3段建设将于明年开工,工程铺设海底光缆总长度658.711公里,工程投资金额约2.19亿元。

  • 标签: 海底光缆 崇明 国际 APG 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海洋局
  • 简介:2016年5月30—31日,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科学与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国家海洋局(StateOceanicAdministration,SOA)副局长孙书贤、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黄大吉等政府官员莅临会议。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法律问题 区域制度 大陆架 科学 海底
  • 简介:<正>国际海底区域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思想,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在与海洋大国的多年对抗中,继专属经济区之后,对新海洋法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发达的海洋大国,凭借其先进的海底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主张按“海洋自由”的原则开发深海海床的资源,使国际海底区域的开发对一切国家和个人开放。它们还认为,现行国际法已足以调整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底区域的利用和开发,不需要制定任何新的海洋法规则。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国际海底 海洋法会议 海底区域 海洋法公约 发达国家
  • 简介:虽然国际海洋法法庭海底争端分庭于2010年针对国际海底区域担保国的法律义务与责任问题提供了《咨询意见》,然而该意见不仅在将担保国义务划分为“确保义务”和“直接义务”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且在解释担保国的责任时亦留下诸多矛盾与模糊之处。鉴于对争端分庭所提观点的争论,需要重新厘定划分担保国法律义务的方法,如可从义务履行程度入手,分为行为性与结果性两类。而就担保责任问题,一方面需要对其相关解释进行辨正,另一方面需要审思其遗留问题。我国虽然新近出台了《深海法》,但由于框架性较强,尚存在如申请主体范围较窄、担保制度不明以及义务分配失衡等问题,我国作为重要担保国,建议除进一步完善既有立法外,还应及时出台担保、监管与环保方面的相关配套规则。

  • 标签: 义务和责任 行为性 结果性 必要和适当 配套规则
  • 简介:由6大国际公司组成的联盟宣布已签署合约,合作兴建一条连接美国和日本的高频宽海底光纤电缆系统。全新的跨太平洋系统基建总投资额约3亿美元。

  • 标签: 海底光缆 连接 国际 电缆系统 投资额 太平洋
  • 简介:<正>《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是一本学习海洋法,特别是研究国际海底制度必读的参考书。要介绍它的内容和价值,必须先说明一下国际海底制度在海洋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国关于国际海底制度斗争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恐怕是发生最大变化的学科之一,海洋法又恐怕是国际法中发生最大变化的领域之一。联合国肩负着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篡的任务,数十年来,通过三次海洋法会议,终于1982年4月30日缔结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凡17个部分,320条,9个附件,构成一部比较全面的海洋法典。截至目前,公约已有159个国家签字,31个国家批准,但公约规定,必须60个国家批准时,方才生效。

  • 标签: 国际海底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海底资源 现代国际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 简介:近日,依托中国五矿下属单位长沙矿冶研究院的“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围家科技部批准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据悉,该中心开展海底矿产勘探与评价、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深海开采作业、海底长距离输送、海底采矿系统远程监控技术、海底矿物加工利用、深海开采的环境影响等领域的科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研究釉与产学研合作。

  • 标签: 矿产资源开发 海底矿物 国际 远程监控技术 长距离输送 产学研合作
  • 简介:我国当代的毒品问题从一开始就与国际毒潮的泛滥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境外毒品犯罪集团假道我国过境贩毒,诱发了中国大陆的毒品问题以来,中国的毒情就一直随国际毒情的发展变化而起伏蔓延。据1994年的统计,全世界吸毒总人数已逾二亿,年吸毒耗资高达5000亿美元。毒品犯罪活动不仅屡禁不止,在部分地区甚至已危及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因此,为了战胜毒品这个全人类

  • 标签: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打击毒品犯罪 洗钱犯罪 毒品问题 禁毒斗争 毒品犯罪分子
  • 简介:近当代海洋相关国际组织大量出现,对国际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国际组织密度的增加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组织之间的职能重合,如果海洋组织之间无法在重叠领域达成协同统一,职能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组织在职权重叠领域的行动冲突以及资源浪费。目前包括国际海底管理局在内的国际组织已经积累了一些应对该问题的经验和办法,主要包括事前预防的充分讨论交流以及事后的积极解决,对其他组织未来应对该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国际组织 职能重合 国际海底管理局
  • 简介:为了讨论和研究韩国和日本之间横穿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的海底隧道问题,釜山市和釜山发展研究院于2007年5月14日在韩国釜山市举行了韩日海底隧道国际研讨会,正式讨论修建海底隧道的必要性。韩日海底隧道路线有3个方案:1.从日本九州佐贺县唐津经对马下岛至韩国巨济市;2.从日本九州唐津经对马上岛至韩国庆南巨济市;3.从日本九州唐津经对马岛至韩国釜山。这三条隧道路线方案各有长短。

  • 标签: 海底隧道 国际研讨会 釜山 韩国 海峡 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