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土家药风湿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 9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每次 10mg,每周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土家药风湿方。两组均以 12 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 26 例,有效 16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显效 15 例,有效 20 例,无效 10 例,总有效率 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美国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VAS 评分和 HAQ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DAS28 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28%, 明显低于对照组 18.35%(P<0.05)。结论:土家药风湿方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较单用甲氨蝶呤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独活气味雄烈,芳香四溢,苦燥温通。能宣通百脉,调和经络,通筋骨而利关节,通达全身,更善下行,升中有降,能祛风胜湿、宣痹止痛,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重、两足沉重疼痛、动作不利等症,故风痹萎软诸证,非此气雄味烈之味,不能直达于经脉骨节之间;又能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挟湿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关节酸痛等症。另外,还能发散郁热,用于治疗风火牙痛之证。现代药理研究独活内含黄酮类化合物、少量挥发油和独活内酯、佛手柑内酯等。独活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催眠及消炎作用。独活也有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芍总苷与抗风湿药联合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应用白芍总苷加抗风湿药(DMARDS)二联及三联组合共5组,每组2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未加白芍总苷,单服抗风湿药(DMARDS)二联及三联组合共5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定期复诊,随访1年,并按统一制订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每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 0.05)。治疗后A、B、C、D、E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 0.05)。A、B、C、D研究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关节压痛、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E研究组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18.96±11.29)min]、关节肿胀指数(1.26±7.73)、关节压痛指数(1.93±3.76)、红细胞沉降率[(19.43±7.84)mm/h]、C反应蛋白[(2.13±3.92)mg/L]与A组[(29.31±42.36)min、(2.31±3.61)、(3.16±2.17)、(29.63±17.36)mm/h、(4.35±2.17)mg/L]、B组[(28.37±41.45)min、(2.37±4.2)、(3.69±3.24)、(27.49±18.45)mm/h、(4.28±1.63)mg/L]、C组[(29.69±41.63)min、(2.68±3.75)、(2.96±3.68)、(27.65±19.31)mm/h、(3.96±7.69)mg/L]、D组[(27.64±19.23)min、(2.19±4.95)、(2.81±4.15)、(26.54±65.32)mm/h、(3.19±6.3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4.37、4.24、3.95、3.87;4.48、4.22、3.73、3.92;4.39、4.01、3.85、3.24;4.52、4.15、3.79、3.89;5.28、4.23、3.83、3.63,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00%(8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00%(6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P < 0.001)。结论白芍总苷联合DMARDS口服,尤其是白芍总苷联合甲氨喋呤+叶酸+柳氮璜吡啶组,治疗效果好,患者耐受性好,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联合用药最佳选择,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磁共振成像效果及分析;方法:3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急性期给予DFPP治疗,联合给予来氟米特10mgbid,甲氨蝶呤10~15mgqw口服,随访至12个月,分别于基线、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右腕关节核磁共振显示的滑膜、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血管翳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ACR20、ACR50、ACR70分别达到100%、88.6%、77.1%,腕关节核磁共振显示滑膜炎、骨髓水肿等明显缓解。结论: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联合抗风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腕关节核磁显示滑膜炎症病变明显缓解,疗效持续稳定。
简介:有读者给《党课参考》微信公众号'党课参考'留言说,在'三会一课'常态化的今天,领导干部讲党课是常规动作。但一些基层党组织,往往由于针对性不强、形式不活等原因,让人患上了对付着上课、应付着听课的'党课倦怠症'。这位读者想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我们摘编了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华学健的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简介:摘要生物类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的出现有效阻止了风湿性疾病患者疾病的进展,改善了预后,推动了风湿性疾病治疗格局的革新。但该类药物也具有诱发感染、恶性肿瘤和药物免疫原性等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类DMARD上述潜在风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国内相关研究和临床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