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幸福感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取长沙市2所初中和4所小学共980名被试,采用流动儿童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长沙市的流动儿童幸福感显著低于城市儿童;(2)流动儿童幸福感在男女生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73,p〈0.01;(3)流动儿童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F=13.81,p〈0.01;(4)流动儿童幸福感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5)流动儿童幸福感在受歧视上存在显著差异,F=6.45,p〈0.01;(6)流动儿童幸福感在普通话流利上存在显著差异,F=3.16,p〈0.05;(7)流动儿童幸福感在朋友个数上差异显著,F=12.38,p〈0.001。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幸福感受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受歧视、普通话流利程度、朋友个数这6个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提高流动儿童的幸福感。
简介:为了探讨父母陪伴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影响,以及此关系是否在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间存在差异,对北京市436名4—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陪伴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母亲陪伴水平显著高于父亲;(2)城市儿童的父母陪伴水平与自我价值感均显著高于流动儿童;(3)父母陪伴各维度均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养育陪伴和学习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父亲;(4)无论是城市还是流动儿童,父亲、母亲陪伴均可显著预测儿童自我价值感,两组儿童的父母陪伴对自我价值感的总体作用无差异,只是城市儿童的母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父亲,而流动儿童的父亲陪伴对其自我价值感的路径系数高于城市儿童较多。父母陪伴与儿童自我价值感发展密切相关,母亲陪伴的作用总体高于父亲,且这种作用在城市儿童身上更加突出,父亲陪伴对于流动儿童可能比城市儿童更有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文随机选取我市5个社区的流动儿童2450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本次实验研究中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流动儿童在系统保健建卡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建卡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母亲工作状态对流动儿童“五苗”接种合格率有着直接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水平以及母亲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卫生部门应该加强对流动人口家庭儿童保健以及计划免疫意识,将引流儿童纳入流入地儿童健康管理范围。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3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辖区内的流动和常住儿童各1000名,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查对接种证、接种卡等方式对2000名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结果流动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免疫覆盖率为82.70%,显著低于同期常住儿童(96.20%),存在显著差异(P<0.05)。流动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常住人口,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流动儿童监护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疫苗接种率显著低于常住儿童,存在疫情暴发隐患。其影响因素较多,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有关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接种质量,有效保护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汇龙镇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7年1月对汇龙镇800名1~14岁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00名流动儿童中,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62.75%(502/800),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1.38%(331/800),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5.75%(286/800)。其中城镇户口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户口儿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汇龙镇流动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尤其是首针及时接种率与全程及时接种率,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得到乙肝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