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振冲碎石桩通过振挤密实、排水减压、预震效应、加筋作用来处理松软地基,在中国东部地区处理松软土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处理饱和砂土的抗液化能力,但在西部山区,尤其是青藏高原腹地及周边深切割山区应用很少,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区是中国水电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河流密布,地形切割深度多大于2000m,受青藏高原快速、间歇性隆升影响,青藏高原东南缘滑坡、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发育规模较大且较为集中,这些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多在短时间内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在局部河道形成较为典型的堰塞堆积层,堰塞堆积物地质环境较为特殊,堰塞沉积时间多较为短暂,且多处于高山峡谷之中,松软的堰塞堆积层中多含有较多的碎块石,环境稳定性较差,沉积物相变稳定性差,相变变化快,对工程建设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拟通过总结分析木里河上通坝水电站大坝振冲碎石桩的实际案例,为在青藏高原边缘堰塞堆积层提供参考。着重说明振冲碎石桩施工后对地基土体性状的改变。
简介:金沙江上游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环境演化相对复杂。为研究堰塞湖溃坝后堆积物的来源与坝体物质、沉积环境的关系,以金沙江上游雪隆囊古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粒度筛分试验,对雪隆囊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的粒度进行测试,并分别对滑坡堰塞湖溃坝堆积物的上、中、下游3段的粒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溃坝堆积体的上游到下游,粒度分布曲线分别为单峰、多峰、双峰;上游粒度组成主要以砾石为主,中游和下游主要以细砂和极细砂为主,粒度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明显的细化趋势,平均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整体上较差和差。以上这些特点综合反映出溃坝堆积体的上游段到下游段的水动力条件在逐渐减弱,其中堆积体上游段砾石部分来自坝体物质,而中、下游段细粒部分既可能来自坝体,又可能来自堰塞湖溃坝前的上游湖相沉积层。
简介:摘 要:近年,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在各方面都加大了投入,综合提高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018年 11月 12日,金沙江堰塞体导流明渠施工后,大量积水在短时间内迅猛下泄,虽没造成人员伤亡,但给下游基础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给群众国民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有效的控制下泄流量是减少损失的必要手段,既要防止瞬间溃坝,又要把下泄流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简介:摘要:本文诣在探究宽级配堰塞体溃决机理,为堰塞坝的抢险救灾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堰塞体的溃决过程和溃决规律。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发现堰塞体的溃决过程分为:缓慢侵蚀阶段、陡坎形成阶段、溯源侵蚀阶段、横向溃口扩宽阶段、溃口稳定阶段。坝体从开始形成溃口到坝体坍塌冲刷到下游的时间极短,引发的洪水洪峰将淹没河床两岸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