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采用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41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均获临床治愈,术后2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换药后治愈,无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率92.68%。结论肝包虫外囊完整剥除术可作为治疗肝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操纵简单、损伤轻、出血少的优点,避免术后胆漏、残腔感染、复发的难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那曲市肝包虫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 效。方法、2017年3月至 2019年12月我院收治了200例肝包虫手术病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等,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 完成手术,无死亡,平均住院日15天。术后并发症:胆漏18例(12%) 切口感染15例(10% )术后残腔积液2例(0.13% )术后包囊复发无。 西藏地区肝包虫病主要集中在藏北牧区,治疗方式为手术为主, 疗效确切,并发症及术后复发低,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阻断肝动脉血流在肝囊型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者均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剥离术,依据术中血流阻断不同分为:A组(n=42),选择性阻断肝动脉;B组(n=38),阻断第一肝门血流。比较两组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总胆红素。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215.7±29.6)ml、术后通气时间(2.3±0.1)d、住院天数(11.6±1.0)d,少于B组(254.8±20.6)ml、(3.2±0.2)d、(12.7±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9.5%),B组发生并发症5例(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ALT、AST、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第5天ALT(62.8±5.2)U/L、AST(32.7±2.6)U/L、白蛋白(39.1±0.3)g/L、总胆红素(12.1±0.5)μmol/L,均优于B组(121.9±5.6)U/L、(53.9±8.0)U/L、(32.2±0.6)g/L、(19.3±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离术中选择性阻断肝动脉,在控制术中出血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评价腹腔镜外囊完整切除与开腹外囊完整切除治疗肝囊型包虫病(HC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治疗HCE患者中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9例,开腹组37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达到临床治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相较于开腹组,虽然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带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均较低(P<0.05)。腹腔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6.3%)明显低于开腹组(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在具备安全性、有效性的同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美观等多诸多优势。但术前准确的病情评估、术中精准的外科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种不同的截囊方法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80眼,采用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80例采用改良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结果术中玻璃体脱出,开罐式截囊80例中有11例,占15.94%。改良式截囊80例中有2例占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截囊安全、可靠、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超声乳化术与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70例(80眼)白内障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视力≥4.5的患者占比、散光≤1.5的患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关键词超声乳化;现代囊外摘除;白内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86-02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乳化术与囊外摘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老年性白内障100例(100眼)分为两组: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0例为观察组,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术后两组的效果。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14.436,P=0.000)。术后3周,观察组前房深度及眼压均优于对照组(t=4.784,P=0.000;t=-2.125,P=0.036)。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1例(2.00%);对照组角膜水肿等共8例(16.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14)。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效果优于囊外摘出术。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小切口白内障囊外切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接受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对照组患者75例,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7%(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67%(53/7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