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的分类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粉菌科主要分为5个族,包含16个有性型属和2个无性型属。中国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报道有白粉病发生,共计13个有性型属328种及44变种,其中白粉菌族种数最多,其次是球针壳族。中国真菌学家命名的白粉菌新属4个、新种143个,其中仅在中国报道的有105个。寄主植物多达90科339属799种和变种,其中豆科上报道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蔷薇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ITS、28SrDNA、MAT1-2-1、β-tubulin、IGS、CSⅠ和EF-1α等DNA片段可用于辅助白粉菌的鉴定,并为白粉菌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佐证。
简介:运用能散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研究了发网菌目黏菌代表种的子实体的微量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分属于7属的7种供试发网黏菌子实体囊被上的微量元素组成存在差异。尽管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可见的如绒泡菌目黏菌子实体中存在的石灰质颗粒,但其中的钙元素所占比例均仍较高。同时,元素组成上的差异与子实体的颜色没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212例220眼,对其中30例30眼术中晶体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30例24眼均一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矫正视力≥0.4者30例30眼(13.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体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手术中的各个步骤,但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谨慎细致的术中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2种不同的截囊方法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80眼,采用开罐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80例采用改良式截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结果术中玻璃体脱出,开罐式截囊80例中有11例,占15.94%。改良式截囊80例中有2例占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式截囊安全、可靠、有效。
简介:摘要:细胞外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细胞外囊泡和癌症细胞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作用。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全面的筛查方法和表观基因组分析,挖掘参与EVs的分泌和摄取等相关表观因素对癌症进行筛查和诊断。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在跨越生物屏障表现出的独特优点,将其作为治疗应用和药物递送的前景工具。因此,对细胞外囊泡与癌症之间联系和治疗前景的了解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