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在全国应急管理会议中提出:加强对应急体系的建设与管理是政府根本宗旨的必要要求,是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加强应急管理,这样就可以减少环境事件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更好的保护国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实现环境的安全。文章主要对加强环境应急管理,保障环境安全进行探究。 关键词:环境 ;应急管理 ;环境安全 1 前言 当前突发环境事件高发频发的态势仍未改变,对此需要对环境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制,从而形成高效迅速的应急组织体系,并在很大程度提高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切实保护环境安全,从根本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2 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工厂以及工业产品被制造与应用,环境问题也越发明显。就目前我国环境危险品而言,存在于工业生产到工业产品应用的全过程中,不仅会因为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破坏,其本身存在就是对环境的影响。从实际应用角度而言,环境应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符合污染治理现状。当下我国工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而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应急管理既可以规范工业发展以及人类生活行为,又不影响工业正常生产与人类正常生活。其二,具有及时性。环境应急管理贯穿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任何一个生产与生活行为出现问题,都可以及时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治理的及时性。其三,降低环境管控风险。在监测到问题之后,应急管理会理解做出回应,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环境管理行为符合逻辑,在真正发挥作用的同时,保证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降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风险。 3 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获得了很多方面的支持,但是在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编制的时候,存在着编制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应急预案编制与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性不足,当前大部分应急预案的编制中关注更多的是企业本身,虽然在内容上提到了当地的企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可是并未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对各预案间的衔接不足,使环境应急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强。 3.2 环境风险识别不清 企业预案大都依托于第三方机构编制。在对环境风险进行识别的时候,存在环境风险与安全风险相混淆的状况 ;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由于编制部门和业主之间缺乏交流,在调查过程中的不全面,造成最后环境风险源辨识时的不专业,不具体等问题。 3.3 预防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技术水平较低,在对环境应急管理措施加以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相应的环境应急管理预防措施不具体、专业管理人才匮乏、响应情况不明确等问题,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 4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积极开展环境风险防控 要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三级环境应急防控预案体系,按照国家总体环境应急预案及国务院专项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应急预案编辑的管理水平,使应急预案措施更加完善。 有效性、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环保关口前移、源头管控。要摸清环境风险底数源底数和现状,建立环境风险源数据库,发现和整改环境风险隐患,切实加强环境风险辨识管控。其三,需要严格执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程序,在开展应急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的实施原则,使得企业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反应,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其四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明确环境应急指挥、处置、监察、监测职责、规范处置程序, 当我国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环境应急事件,能够确保做好环境应急处理有预案、应急紧急救援有队伍、应急后方有支援的有利情况,从而使得我国各基层之间的环境应急处理能力有所提升。最后,严格执行《环境应急值班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坚持每天 24小时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处置。 4.2 强化措施,加强环境应急管理 建立完善的应急防控体系,以源头控制作为环境应急管理的控制闸。严格环境准入,对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包括重度污染项目,对群众人身健康造成影响的项目等,对此要严格实施“四个一律不批”。相关环境部门要严格对其进行监督管控, 以安全隐患排查为突破口,先后对市内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源单位从环评、“三同时”落实、环保验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及救援准备情况等基本信息逐一建档。同时,还需要印发《关于加强全市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处置工作的通知》,加强危险化品运输车辆环境风险防控,从源头上保障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 4.3 标本兼治,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 落实专职人员,完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对环境应急处置方面知识储备,增强防范意识,比如定期进行环境应急管理培训等,从而使队伍应急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环境应急专家参谋智囊作用,提高环境应急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为环境应急工作提供智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应急装备的建设和更新,对于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应急装备第一时间加以淘汰,并且配备上最为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此外,还要定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来不断加强其实用性、可用性、可靠性,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定期开展演练,开展评估 俗语说得好:“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只有平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做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地处理应急事件。因此,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工作,通过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例如定期开展模拟水、大气和辐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相关部門牵头进行应急方案的制定以及应急过程的处理,通过这全过程的模拟操作,能够及时地发现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后续的演练过程中加以优化,这样即使以后真正遇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人员也能泰然处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环境应急管理的强化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这与社会的安定紧密相关,是生态环境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所以在实际的工作管理中,要给予环境应急预案管理足够的重视,把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不断提升和预防处理相关事件的能力水平,从而保证人们的切身利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达英 .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大科技, 2018( 21): 375~ 376. [2] 马文亮,靳雪城,李霞 .加强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对策探讨 [J].甘肃科技, 2018( 9): 4~ 5. [3] 孙亮 .浅谈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 10): 117. [4] 陈禧,黄凌辉,彭香琴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探讨 [J].广东化工, 2018( 13): 157+180.
简介: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也对环境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检测是基础,同时也是为环保工程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这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的顺利进行。
简介: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全球变暖以及雾霾问题,都是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物。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危害,同时也会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越来越重视,也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但是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环境检测就是环境治理工程前期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够确认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物等信息,进而制定下一步的治理方法。对此,本文就对环境检测类型进行介绍,进而分析了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最后探讨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借鉴。
简介: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例如近年来出现的全球变暖以及雾霾问题,都是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物。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危害,同时也会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越来越重视,也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但是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环境检测就是环境治理工程前期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够确认污染类型以及污染物等信息,进而制定下一步的治理方法。对此,本文就对环境检测类型进行介绍,进而分析了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最后探讨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借鉴。
简介: 摘要:目前的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环境监测技术也成为解决环境问题最重要的举措之一,这项技术的发展主要通过对一些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做到实地的考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当前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的重要决策就是对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发展,这一技术目前在社会上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只有环境监测技术不断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环境问题得以解决。本篇文章根据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途径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技术 ; 发展 1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和处理导致环境污染的各种因素,了解环境指标是否满足合理范围。环境监测技术实际上是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定期监测自然环境中包含的各种污染物,包括化学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的监测,并结合各种因素获得最终的环境结果评价。环境监测技术是掌握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支持手段,可以帮助环境保护部门寻找相应的污染源,以便于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目的。 2 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的功能具体是通过环境监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分布情况跟踪污染源,为实施监督管理、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 收集背景数据并积累长期监测数据,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和预测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和规划服务。在社会方面,环境监测可以用于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机范围,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 在污染事故纠纷中,它可以对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以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供执法部门仲裁 ; 它可以对人员进行考核,对方法进行验证,对污染治理工程验收监测 ; 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提供服务性监测 ; 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3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 3.1 监测内部工作出现矛盾 环境监测的工作是指,对影响人类健康的物质含量进行数据收集过程,要求数据具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部分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环境监测技术的部分设备不具有功能的完善性,相关专业技术也有所欠缺,相对比发达的地区,欠发达地区不具备专业素养较高的技术人员,这就导致现有的专业设施,不能有效跟进预定的检测目标。这两者之间是基础设施不足与任务目标过高的矛盾。 3.2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良好标准的管理体系在环境建设工程过程中必不可少,但由于我国环境工程建设的研究和发展尚不成熟,在经济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最主要的是在新时期,我国环境工程建设仍然采用的是以往传统的理念来进行工程建设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节奏的理念不适应新时期环境工程的建设。当然也不缺乏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国外最新研发的环境保护管理经验,但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同时没有和自己本身发展相结合,生搬硬套的理念让环境工程建设中问题一直存在。 3.3 我国较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虽然环境监测技术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测管理水平较低,大部分监测设备和精密仪器仍是进口的。目前,我国无法实现自主生产,环境监测技术起步较晚。环境监测设备不能做得特别精确,监测设备制造企业规模小,较多产品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模仿,在我国环境监测方面,国产设备占有率相对较小,这就是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 4 探究我国环境监测技术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 4.1 提升监测团队的专业化水准 由于目前国内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相当复杂,它所包含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因此对于专业的要求方面也很高,所以在对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来说,标准就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程度和检测的素养和能力,为了更好的推进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目前从事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综合水平较低,因而就会导致相关环境监测质量很难得到保障,这个矛盾就使得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把环境监测团队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对相关技术进行提高,通过技能考核和培训工作来促进监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可以不断的提升整体的业务水平,让现代化的监测更加专业,能更健康地开展下去。 4.2 注重环境监测设备的更新 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更新环境监测设备,还要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护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新设备和旧设备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对于太旧的仪器设备,需要及时更换,并引进新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利条件。第二,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在开展相关工作前,对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仔细的检查。第三,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在维护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团队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步骤进行操作,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方式以及维护周期还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规划,而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还需要采用的维护管理措施。 4.3 注重新型监测技术的使用 许多监测技术也将用于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技术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监测小组不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监测技术的应用原则、要点和注意事项,还要注意新监测技术的使用。在应用新的监测技术的过程中,监测小组需要将其与以前使用的监测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进一步掌握该技术的应用优势。这样新型环境监测技术才能发挥著最佳效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比如数字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很多行业领域发展中,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着工作效率与质量,还间接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与负担。将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监测结果的準确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是现阶段环境监测部门研究的重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团队需要熟练掌握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要点,从而提高环境监测水平,降低不利因素对监测工作的影响。 4.4 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发展 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环境监测体系逐渐完善,实现全方位的覆盖监测。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全国环境保护网络,切实提升环境保护质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测,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我们国家在环境保护的方面重要的手段之一,大部分工作要以环境监测为基础来开展,同时在我国各方面不断强大的时候要带动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实现环境监测的自动化,只有真正投入到现实当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弥补自身的缺点,优化环境监测,提升环境监测措施,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共同为我们国家环境监测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J]. 潘盛宁,郑彬彬,胡义平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 ( 07 )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黄朔 . 环境与发展 .2017 ( 09 ) [3]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文先铭 . 环境与发展 .2017 ( 08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水资源污染严重、能源危机不断恶化等等、这些环境问题不但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完善环境监测机制入手,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完善环境监测机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对如何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对今后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