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多点电凝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采用多点电凝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力0.1~0.3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多点电凝视网膜切开术治疗眼外伤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视网膜复位率,改善心理状态及视力。
简介:目的: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及视网膜功能的了解,判断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6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CD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分别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检测,并以对侧正常眼作对照组。结果:CDI术前患眼与对照眼的CRA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wk视网膜脱离眼CRA的Vmax,Vmin均较术前降低,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脱离区mfERG的a波、b波振幅密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潜伏期比手术前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mfERG,CDI的联合检测能及时了解视网膜脱离术后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及硅胶海绵垫压后CRA的血流情况,从而避免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不良,巩膜因缺血引起局部坏死等情况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相比于传统气管切开术,施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切口小优点,可推广。
简介:摘要本标准由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制定并修订,旨在提出临床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检测的ISCEV最新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标准刺激闪光的参数,以适应各种不同光源(包括气体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灯)的刺激器;规定了基于明适应和暗适应下不同刺激闪光强度引发的6种ERG反应(即6种检测方案),同时ISCEV也鼓励使用其他全视野ERG检测扩展方案。(中华眼科杂志,2020,56:662-669)
简介:摘要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是反映局部视网膜功能的电生理检测技术,其在明适应条件下,将视网膜分为多个区域,同步检测每个区域局部的视网膜电生理反应,体现视锥细胞功能。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于2011年发布新的临床mfERG标准,取代了2007年版指南。新的标准提供了以61或103个六边形刺激单元进行mfERG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报告解读要点。(中华眼科杂志,2020,56:8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