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菲律宾蛤仔酶解多肽的制备方法以及体外抗前列腺癌PC-3、DU-145细胞的活性。方法:以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4种蛋白酶为供选酶种,以酶解液中游离ANN含量和腥味值为测量指标,对酶种进行筛选,以获得最佳酶解工艺。选择分子质量3ku以下的酶解液分离纯化,所得多肽通过MTT法、AO/EB染色,做体外抗前列腺癌细胞试验。结果:胰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佳酶解条件组合是pH8.0,温度50℃,酶解时间8h,加酶量1200u/g。分子质量3ku以下的酶解液能抑制PC-3、DU-145细胞生长,出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由胰蛋白酶酶解所得多肽,在体外能抑制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简介:目的:研究鱿鱼墨多肽酸法提取工艺及不同浓度鱿鱼墨多肽对DU-145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料液比、加酸量、酸解时间和酸解温度为因素.以酸解液的氨基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鱿鱼墨多肽的酸解条件。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DU-145和PC-3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和A0厄B双染法,观察鱿鱼墨多肽对DU-145和PC-3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结果:酸法提取鱿鱼墨多肽最佳组合为0.02mol/L盐酸、酸提料液比1:1、酸解时间2h、酸解温度35℃:鱿鱼墨多肽对DU-145和PC-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能诱导DU-145和PC-3细胞凋亡。结论:鱿鱼墨多肽能抑制DU-145和PC-3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进行检测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240例疑为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资料相结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0例病例中,RA患者有92例,非RA患者有148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RA的准确率是85.0%(204/24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70.7%(65/92)和93.9%(139/148)。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尽早提供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进行辅助检测,能够起到及时、准确诊断本病的作用,但在临床检测时,还需注意与非类风湿性疾病及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必须调节蛋白结合区(NBD)多肽在兔胫骨骨髓炎模型中的抗炎效应.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均为雄性,体质量为2~3kg,平均2.5kg.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用于骨髓炎造模.3周后随机处死3只行放射学、细菌学和病理学验证造模成功.另外造模成功的21只兔随机分为3组(n=7):空白组、清创组及清创+NBD多肽组.干预后第1~6周采血行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检测及病灶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干预前、干预后第1~6周CRP、ESR水平在3组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白细胞计数在空白组、清创组呈上升趋势,而在清创+NBD多肽组呈下降趋势.干预后第1周,3组间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清创+NBD多肽组CRP分别与空白组、清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6周3组之间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周HE染色结果显示清创+NBD多肽组骨质染色均匀,未见明显死骨形成,骨髓腔中可见密集纤维组织增生,未见明显炎性细胞.结论NBD多肽对兔慢性骨髓炎模型有较好的抗炎效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喋定、CA19-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SP)水平在胰腺癌、慢性胰腺炎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30例胰腺癌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三组新喋定、CA19-9、TS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胰腺癌组新喋定、CA19-9、TSP水平分别为(18.03±14.25)nmol/l、(87.60±40.68)U/ml、(41.30±50.22)U/l与慢性胰腺炎组(5.61±3.20)nmol/l、(22.84±10.35)U/ml、(60.31±20.48)U/l及正常组(5.21±2.64)nmol/l、(10.35±3.06)U/ml、(10.31±6.49)U/l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新喋定、CA19-9、TSP的异常改变可作为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