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61~2020年盐津县国家气象站日暴雨降雨资料和2012~2020年盐津县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降雨资料,对盐津县暴雨的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60年来,盐津县暴雨日数年平均为3.1次,暴雨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年、月、日变化特征,暴雨时间分布上跨度长达6个月;暴雨全部出现在雨季4~9月,主要出现在主汛期6~8月,且8月出现暴雨频率最高,秋冬季中的10~3月没有暴雨;大暴雨全部集中发生在雨季;在日暴雨中来看,盐津暴雨具有显著的夜暴雨特征,当然白天也有出现暴雨的可能。空间上也具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地区分布不均匀,单点型暴雨突出,境内暴雨呈现出西多东少的分布特性。
简介:摘要:利用高空地面资料,分析了2020年8月3-4日河南省新乡东部出现了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的大尺度影响系统为高空槽,切变转线为本次强对流过程主要影响系统,地面没有明显冷空气参与;地面辐合线和地面辐合中心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重要触发机制; “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和大的不稳定能量是产生本次雷雨大风和暴雨主要原因。
简介:摘 要:文章应用实况探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2017年5月18日20时—19日17时日石河子下野地片区部分地方的一场暴雨的成因。结果显示:这次暴雨过程伴随着高空较强的西南急流,低层有明显的切变区移向暴雨区,暴雨区正位于急流入口区右侧,暴雨发生时中低层表现为不稳定结构,配合有比湿大于10g/kg的高湿区和强的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卫星云图动态分析显示本次暴雨过程是由三个不同中尺度云团连续影响所致,水汽图上最低亮温达到-66℃,暴雨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强的辐合和垂直上升运动。ecthin(欧洲细网格)准确预报中低层辐合切变场,湿度场预报与暴雨实况位置吻合。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统计1981-2020年卫辉市暴雨资料,对其变化规律和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可知卫辉市暴雨分为:(1)副高后部切变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2)东北冷涡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8月中旬;(3)台风影响的暴雨;(4)气旋(含蒙古气旋、华北气旋和江淮气旋)暴雨。然后结合暴雨天气的物理量场的特征,环流背景形势、水汽供给、动力条件等建立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暴雨天气预测预报的方法,对提高强降水天气的预测预报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出现在2019年7月11日成都市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处的高空急流和中层处低槽的共同作用使得成都上空的低层气旋持续发展。再加上低层西南气流的作用,为成都降水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而高层和低层系统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强降水天气的发展加强;在降水天气发展中,因西南气流强度的增加,成都的水汽输送从开始的北上水汽逐渐朝着西北、西南和东南三方向汇合,由于水汽条件较为充足,使得成都的降水天气长时间维持;低层辐合、中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对于成都市的水汽辐合、抬升和冷凝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强降水天气的出现。
简介:摘要:2019年6月25—26日,祁连县平均降水量29.6毫米,降水大值区主要位于八宝镇各村、阿柔乡草大阪村、峨堡镇、扎麻什乡等地区;此次灾害共造成7个乡镇866户2572人受灾,3人被困水中央(已成功施救),住房倒塌3间、一般损坏156间,围墙倒塌500余米,冲毁恢复草山拉运的土方2400方和种植的紫花苜蓿25亩。在这次暴雨过程中,祁连县气象台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及时启动应急状态,积极联系应急管理部门,加强部门联动,使得暴雨过程灾害性影响控制得当,本报告通过详细调研,深入分析暴雨过程中预报预警、应急决策、信息发布等主要环节的工作及效果,总结此次暴雨过程气象服务经验教训,为重大气象事件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简介:摘 要: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市遭受“千年一遇”大暴雨,这场强降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为历史罕见。而在此期间,各大自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国内知名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简称B站)中的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其传播主体、内容及效果三个方面对其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对2014年7月20日-22日河口县一次夏季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能量条件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由于西行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影响,导致河口出现3站以上的大范围暴雨天气;700hPa的低压切变和850hPa的辐合抬升触发;700hPa比湿位于10~12g/kg之间,850hPa位于15~17g/kg之间,且河口地区都为水汽辐合,辐合中心强度值达-5;湿层深厚,低层水汽输送显著;大气层结不稳定,有不断地上升运动将低层水汽输送至高空,为暴雨提供持久的动力条件,导致了此次河口夏季的持续性暴雨天气。
简介:摘 要:利用NCEP(2.5°×2.5°)再分析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桂林发生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从天气形势、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这次连续暴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20年5月30日-6月10日连续性暴雨过程主要由500hPa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低空西南急流、地面弱冷空气及地形的共同影响造成的,200hPa高空广西都是反气旋性环流,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发展,每次过程都具有很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此次过程桂林基本处于副高西北侧,大环境背景较稳定,高空槽和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使得切变线一直在桂林及附近区域来回影响,桂林处于辐合系统过渡带,处于强对流降水带附近,天气尺度系统的频繁发展造成这次过程的连续性。降水回波的强度强,最大强度达到50dBz,降水效率高,且多次出现列车效应,是造成桂林的中部、西部出现短时强降水的原因。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利用重庆南川区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多种资料,着重采用天气学与物理量分析等方法剖析了2019 年6月22日发生在重庆南川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维持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而中低纬度地区则出现有呈现出东西向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受到西南暖湿气流与低涡底部东北气流的共同作用进而引发了本次暴雨天气过程;南川区位于水汽通量辐合区当中,且比湿值较高,为本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高空辐散抽吸作用与低层辐合上升运动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上条件是导致重庆南川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6月9日区域性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处大陆高压东北侧脊线附近的反气旋性环流辐散区中,500 hPa中层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形势,有东北冷涡,中低纬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是此次强暴雨过程主要的环流特征,也是江西典型的暖区暴雨特征;暴雨过程中有中尺度对流雨团不断生成和发展,24小时暴雨带主要是由这些对流雨团自西向东依次移动影响赣中地区而形成。此次强暴雨过程中,西南急流特别强,急流中水汽含量特别高,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前沿,低空急流是此次强暴雨过程中的主要水汽来源;高空辐散,处大陆高压东部脊线附近,低空辐合,中低层有切变、低涡和低空急流配合,地面有辐合线,是此次强暴雨过程的典型垂直环流结构特征。
简介: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6月9日区域性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处大陆高压东北侧脊线附近的反气旋性环流辐散区中,500 hPa中层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形势,有东北冷涡,中低纬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是此次强暴雨过程主要的环流特征,也是江西典型的暖区暴雨特征;暴雨过程中有中尺度对流雨团不断生成和发展,24小时暴雨带主要是由这些对流雨团自西向东依次移动影响赣中地区而形成。此次强暴雨过程中,西南急流特别强,急流中水汽含量特别高,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前沿,低空急流是此次强暴雨过程中的主要水汽来源;高空辐散,处大陆高压东部脊线附近,低空辐合,中低层有切变、低涡和低空急流配合,地面有辐合线,是此次强暴雨过程的典型垂直环流结构特征。
简介:摘要:探讨市政系统常用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法和水利系统的常用的推理公式法在城市区域小流域暴雨量计算的差异性和衔接性,评估两种计算公式对提升城市抗内涝风险等级的影响。本文以南宁市平花河排水干渠工程为例,利用城市暴雨强度法、水利推理公式法等推求成果进行分析比对,确定南宁市五象新区玉洞火车站周边小流域暴雨洪水的规模,为城市区域小流域的防汛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供类似工程参考。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8年7月宁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前,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为2槽1脊型;200hPa宁夏北部处在分流区,高空辐散抽吸,上升运动越来越强;500hPa的西南气流、700hPa的偏南气流以及850hPa的偏东气流在贺兰山东麓汇合,陇中分布着切变线,500hPa形势场上588dagpm线西伸,这些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形势。在暴雨天气发生之前,宁夏银川积累了不稳定能量;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以及低空急流把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以及汽输送到宁夏银川一带,促进暴雨天气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