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宫颈移行区是鳞状上皮变化广泛的区域,目前宫颈疾病中最不能明确定义的病变是非典型性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atypicalimmaturemetaplasia,AIM),这是一个缺少特征的宫颈病变,国内外公开的研究报道很少,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由于仅从形态学上观察常常把AIM误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造成不必要的过治疗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又缺乏一个可以被接受的、便于常规临床病理工作参考的诊断标准,根据复习文献和我们的观察,我们从细胞分化、粘液染色、Ki、67标记指数、组织学特征等方面对AIM的诊断标准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诊断参考标准。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ratcervicalepithelialcells,RCE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RCEC)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细胞纯度;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wcetometry,FCM)分析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CyclinD1mRNA表达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端粒酶及增殖核抗原的表达。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宫颈的端粒酶活性,并用S-P法测定相应石蜡标本的增殖核抗原。结果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正常宫颈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35.71%、0.00%;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66.73±12.41、37.28±11.25、6.97±4.0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且端粒酶阳性组PCNA表达级别高于端粒酶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端粒酶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PCNA高表达与端粒酶激活有关。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寻求心理治疗对策。材料与方法调查组为我科1997年6月~2003年6月住院的宫颈癌患者86例,其中1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单纯放疗,69例为病期偏晚的术后放疗。鳞癌79例、腺癌7例。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治疗机,对宫颈癌的原发区域及盆腔蔓延和转移区域进行照射。对照组为我院1999年6月~2003年6月住院的非癌症患者100例,其中我科病人9例,内科病人91例。采用随机抽查并将两组的心理调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恐惧及抑郁心理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非癌症患者的发生几率(P<0.01),而在紧张、易激动及孤独自怜等方面与非癌症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3或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有着特殊的心理状态,如易焦虑恐惧、自我压抑等。认识这些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缓解病情,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一定意义。
简介: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形区域的肿瘤。梭形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形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形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和梭形细胞)区域共同表达CAM5.2和弹性蛋白。Ber—EP4在BCC区域表达阳性而在SCC和BCC移形带表达减弱。上皮膜抗原在普通SCC区域呈局灶阳性表达。据作者所知,这是皮肤鳞癌具有向BCC和SCSC双重分化的首例报道。
简介:目的:评价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及复发子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晚期及复发子宫颈癌病例341例,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放疗采用全盆腔外照射加内照射.总量全盆腔外照射DT30Gy/15次、双侧宫旁DT47.5Gy/23次,内照射DT40~42Gy/6~7次,放疗同期联合化疗,采用CFP方案,共4~6个周期.结果:Ⅲ期2年生存率为70.85%(158/223),5年生存率为50.22%(112/223);Ⅳ期2年生存率为23.53%(16/68),5年生存率为14.06%(9/64);复发病例2年生存率为38.00%(19/50),5年生存率为20.00%(10/50).2年总生存率为56.59%(193/341),5年总生存率为38.41%(131/341).结论:放、化疗联合治疗对晚期子宫颈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能耐受,同时也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cc—Ag与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及与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109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和放射治疗的53例子宫颈鳞癌血清Scc—AS阳性患者,每周定期检测血清Scc—Ag值观察其下降情况。结果:109例治疗前血清Scc—Ag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病期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05),病理分化与Scc—Ag阳性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53例放疗过程中连续检测Scc~Ag,发现Scc—Ag阴性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肿瘤负荷的减小而增加。在治疗中或治疗后Scc—Ag持续高水平是较强的危险信号,并提示可能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未控。结论:血清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定期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癌的发展状态、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随访监控具有临床和研究的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