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1870年Cruveilhier在慢性便秘中发现。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过去名称繁杂,如深部囊性结肠炎、直肠良性溃疡、隐性直肠脱垂、错钩性息肉、会阴下降综合征等。Ruler认为某些患者直肠内有多个溃疡,或无明显溃疡而有息肉样病变或局限性炎症改变,故用“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较为合理,目前文献上多用此名。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良性疾病,多见于年轻人,男女差别不大。
简介:摘要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是一种慢性、良性直肠溃疡性疾病,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上易被误诊为直肠癌或炎症性肠病。现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SRUS患者,希望诊治过程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并强调长期随访及病理活检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被诊断为SRUS 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消化道内镜、病理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7例SRUS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为6~12岁,诊断时病程2~36个月。最常见的症状为血便(6例)。内镜下病变仅累及于直肠,包括溃疡3例、隆起样改变4例。5例患儿肠组织病理可见到黏膜固有层纤维肌性闭塞的特征性改变。5例行内科治疗(美沙拉嗪颗粒或美沙拉嗪栓),2例外科手术治疗。随访 5~24个月,5例患儿症状维持缓解,1例好转,1例无效。5例患儿复查内镜,其中2例达到黏膜愈合。结论直肠出血是儿童SRU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直肠溃疡和隆起病变均是内镜下的特征表现。病理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内外科治疗对SRUS都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RU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6例确诊为SRUS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内镜、病理检查、治疗和转归等情况。结果26例患者,男11例,女15例,年龄(41.96 ± 13.83)岁,诊断时的中位病程(范围)21(0.2 ~ 480)个月。临床表现为血便15例(57.69%)、直肠脱垂9例(34.62%)、肛周疼痛6例(23.08%)、体质量下降6例(23.08%)、黏液便5例(19.23%)。17例患者行普通肠镜检查,内镜表现为溃疡6例(35.29%)、息肉5例(29.41%)、隆起样改变4例(23.53%)、增生肿胀4例(23.53%)、糜烂3例(17.65%),单独或联合出现。病理表现包括黏膜表面糜烂溃疡11例(42.31%)、固有层纤维化8例(30.77%)、黏膜腺体缺失或分泌减少6例(23.08%)、炎性细胞浸润5例(19.23%)、血管异常5例(19.23%)、隐窝改变4例(15.38%)。5例(19.23%)患者接受内科治疗,21例(80.77%)患者接受外科治疗。随访9 ~ 62(29.50 ± 9.27)个月,除直肠脱垂外,患者其余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SRUS患者临床及内镜表现多变,临床上易误诊。病理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内外科治疗方案对SRUS均有效。
简介:1病历摘要女,29岁。于2008—10—21因乏力2a,进食后腹胀、解血便1a,加重0.5a就诊,患者于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在意,近1a来出现进成形食物后上腹胀痛,只能喝少量米汤、菜汤,便秘、排便困难,里急后重和肛门坠胀感,鲜血便,近0.5a来感症状加重,体重下降25kg,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肝功无明显异常,白蛋白26.8g/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行B超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损害,大量腹水,当地给予补蛋白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断治疗就诊我院,入院急查血:血Hb37g/L,WBC2.23×10^9/L,PLT450×10^9/L。
简介:摘要目的孤立性直肠溃疡{下称UC.srus}是一组少见的具有特性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良性直肠疾病使用康复新液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下称UC.srus}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88例孤立性直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康复新液组),对照组38例(5-ASA组),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症状、体征积分,生活质量量化评分;治疗2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随访2月分别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治疗2周后疾病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99.19%,对照组总有效率99.66%,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后主要症状、体征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3)治疗2周后两组间症状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康复新液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对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用药2周,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6)随访2月后疾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复发率率0.550%,对照组复发率1.522%,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综合征(AHRU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收治的15例AHRUS患者资料。结果15例中女性12例(80.0%),年龄(66.0±12.6)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9±5)分,血红蛋白(71.6±4.7)g/L,内镜检查溃疡多发性6例,孤立性9例,距离齿状线2~6(4.1±1.0)cm。5例采用钛夹止血成功;5例采用经肛门缝合结扎法,1例复发,再次行缝扎止血成功;5例采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其中3例复发,改用缝合结扎法。15例出血得到控制,但有9例终因严重的基础疾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AHRUS伴发于危重症,少见但棘手,以局部针对性治疗为主,临床应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并选择合适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0—2009年间景德镇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年龄在30-75岁之间的1506例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组,男936例,女570例),以及同期在上述3间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年龄30~75岁且资料完整的3354例非慢性、非肿瘤性、非消化道疾病患者(对照组.男1766例.女1588例)。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对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病种(中心型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与结直肠癌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按性别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8例(3.2%)和59例(1.8%)最终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与非代谢综合征相比.代谢性综合征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了1.64倍(95%CI:1.14.2.49,P〈0.05);对于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了1.92倍(95%CI:1.27.3.78,P〈0.05);而对于女性,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并无关联(P〉0.05)。男性患者代谢综合征单一病种数量越多。出现结直肠癌的风险越高(P〈0.01);而女性患者则未呈现此种趋势(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存在于男性而非女性中。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眼震阳性;眼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眼震阳性;眼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监测患者的75克葡萄糖耐量、血脂,行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升华法监测患者血清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地含量,采用酶氧化方式监测患者空腹时及餐后2小时的血糖,采用化学发光方法监测患者空腹时和餐后1、2小时的胰岛素含量。结果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低于肥胖组患者,且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代谢综合征随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