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门诊中输液患儿的心理特点以及针对其心理特点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3月,结束于2020年5月没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输液患儿共120例,为了深入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120例患儿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将心理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以及其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以及家长满意度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对于门诊中学龄的输液患儿针对其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学龄前期患儿 输液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聚焦解决干预模式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学龄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智能发育量表(CDCC)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评价两组患儿智力水平。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量表评估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采用儿童上肢功能质量测试表评价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残疾儿童评估量表评价患儿的整体社会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价两组患儿平衡能力。以脑瘫儿童生命质量问卷(PedsQL TM 3.0)评价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MDI评分为(102.68±7.6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00±6.20)分;干预后,观察组QUEST、GMFM和PEDI评分分别为(16.39±7.05)分﹑(72.80±9.93)分﹑(59.05±5.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78±4.80)分﹑(65.20±10.00)分﹑(52.20±3.70)分(均P<0.05);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35.10±5.7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2±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聚焦解决干预模式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肌张力,明显提高康复疗效,能更有效地改善其神经智力发育、步态、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对促进患儿尽早和谐融入社会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聚焦解决干预模式 综合康复护理 学龄前期 痉挛型脑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护理在学龄哮喘患儿家庭照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70例学龄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比两组患儿在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相关指标、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在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哮喘的发作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值较对照组患儿增高,哮喘发作次数降至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哮喘患儿经过互联网+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减少了哮喘发作次数,互联网+护理对于学龄哮喘患儿的家庭照护能力起到积极提升作用。

  • 标签: 互联网+护理 哮喘 患儿 家庭照护 肺功能
  • 简介:摘要总结了护理干预在112例学龄患儿腰椎穿刺中的应用过程及取得的效果。穿刺术前护士充分与患儿进行充分游戏、玩耍,建立友好的关系,使患儿认为有安全感。穿刺中设法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全身放松,摆好体位,提高穿刺成功率,术后进行健康指导,采取适合的体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全程专人陪同下的腰椎穿刺术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赢得了家长的满意。

  • 标签: 责任护士 全程陪同 学龄前期患儿 腰椎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学龄的视力变化,做好儿童期视力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通过中心视力检查和国外学者用视觉电生理方法对比,对200例正常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视力检测。结论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视觉系统发育日趋完善,其中心视力亦逐渐提高,至6岁左右,大多数儿童视力接近正常、学龄儿童视觉系统仍处在发育阶段,在不同年龄阶段视力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发育不断完善,随之视力相应提高。

  • 标签: 儿童龄前期 视力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患儿哮喘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住院部160例学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治疗后停药随访1年,剔除失访与退出6例,最终纳入154例,根据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91例)与未复发组(63例)。收集与记录患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儿哮喘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应的干预策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哮喘患儿在监护人文化程度、哮喘家族史、哮喘严重程度、共存过敏性鼻炎、共存鼻窦炎、规范用药疗程、联合用药情况、停药季节、坚持定期复诊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OR=1.960,95%CI:1.714~2.206)、有哮喘家族史(OR=2.277,95%CI:1.850~2.705)、共存过敏性鼻炎(OR=2.034,95%CI:1.520~2.548)、重度哮喘(OR=1.866,95%CI:1.026~2.707)、春冬季节停药(OR=1.861,95%CI:1.704~2.018)是哮喘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规范用药疗程>12个月(OR=0.465,95%CI:0.304~0.712)、联合用药(OR=0.458,95%CI:0.297~0.705)、坚持定期复诊(OR=0.559,95%CI:0.389~0.803)是患儿哮喘复发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哮喘家族史、是否共存过敏性鼻炎、哮喘严重程度、是否坚持定期复诊以及是否规范、联合用药等为影响学龄患儿哮喘复发的主要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 标签: 哮喘 复发 儿童,学龄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学龄(3~6岁)的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原发性尿道下裂,均由同一名术者手术。根据术中阴茎脱套后阴茎下弯程度分成两组。阴茎下弯≤30°为Ⅰ组,28例,手术时中位年龄3.2(1.1~5.4)岁;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阴茎下弯>30°为Ⅱ组,27例,手术时中位年龄2.8(1.5~4.7)岁;行分期包皮瓣术。两组手术时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对患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儿术后排尿异常表现和阴茎外观满意度。排尿异常表现包括排尿喷洒、排尿滴沥、尿线偏斜、尿线细小4种。根据小儿阴茎感知评分量表评估阴茎外观满意度,包括尿道外口位置及外形、阴茎头外形、包皮外形、总体外观4项内容,每项均按受试者主观满意度打分:非常满意3分,满意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0分。调查时患儿均为术后>1年,均无需再次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尿道皮肤瘘、阴茎头裂开、尿道狭窄、尿道憩室、阴茎下弯残余等。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例中排尿异常者共21例(38%),Ⅰ组7例(25%),Ⅱ组14例(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具体表现为排尿喷洒5例(Ⅰ组2例,Ⅱ组3例),排尿滴沥7例(均为Ⅱ组),尿线偏斜10例(Ⅰ组4例,Ⅱ组6例),尿线细小6例(Ⅰ组3例,Ⅱ组3例)。55例的阴茎外观满意度中各项均满意(得分≥2分),Ⅰ组和Ⅱ组的总分分别为(10.3±2.2)分和(9.0±2.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Ⅰ组和Ⅱ组的尿道口外形评分分别为(2.6±0.7)分和(2.3±0.8)分,阴茎头外形评分分别为(2.6±0.5)分和(2.3±0.8)分,包皮外形评分分别为(2.5±0.7)分和(2.3±0.8)分,总体外观评分分别为(2.6±0.6)分和(2.2±0.8)分。结论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学龄随访中,家长对阴茎外观的满意度较高,但是患儿排尿异常表现较普遍。相对于TIP术后患儿,采用包皮瓣分期治疗者的排尿异常表现更常见。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道功能 外观 评估
  • 简介:学龄儿童易患各种常见疾病,是门诊输液的常见群体。静脉输注对儿童而言是一个紧张、恐惧的过程,处理不好可能会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门诊患儿病情较轻,护理人员往往比较注重完成操作任务,低估了患儿对穿刺的恐惧和疼痛。为此,我科2006年起加强对学龄患儿静脉输注操作前、中、后护理干预,以增强患儿的配合度,提高穿刺率,减轻患儿的疼痛,保证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学龄前患儿 静脉输注 护理干预 门诊输液 学龄前儿童 常见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性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基于调查结果给出促进健康性教育发展的建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向保定市顺平县浦上乡3所幼儿园和一所卫生院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幼儿园的家长、老师、卫生所的负责人及看病的村民进行访谈等方法,了解性教育的实施现状以及人们的了解程度。

  • 标签: 留守儿童 性教育 发展现状 问题与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学龄的智力及社会生活能力发育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表现、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等分为脑损伤组(23例)和无脑损伤组(20例),并同时选取同期出生、胎龄相似的健康儿童3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在学龄智力及社会生活能力发育结局的差异。结果3组研究对象之间总智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20,P<0.05),脑损伤组总智商低于无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在智力发育结构中,3组之间言语理解能力(F=8.958,P<0.05)、视觉空间能力(F=16.675,P<0.05)及工作记忆(F=4.994,P<0.05)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视觉空间方面,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言语理解能力及工作记忆方面,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社会生活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2,P<0.05),脑损伤组及无脑损伤组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学龄智力发育及社会生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其早期的智力发育及社会生活能力的干预,尤其是言语及视觉逻辑方面的培养。

  • 标签: 低血糖 新生儿 脑损伤 智力发育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癀片外敷联合臭氧水疗治疗学龄患儿毒虫咬伤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7月~2024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2例毒虫咬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季德胜蛇药片外敷伤口和肿胀肢体;观察组则采用新癀片外敷联合臭氧水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疼痛程度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TNF-α、IL-6、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新癀片外敷联合臭氧水疗应用于学龄患儿毒虫咬伤中,可显著改缩短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退时间,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毒虫咬伤 学龄前期患儿 新癀片 臭氧水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学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204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10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患儿患儿家属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02例患儿经过中医干预护理后,效果较为满意,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10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2例患儿对该组的中医干预护理满意度为94.1%,而对照组102例患儿对该组的中医干预护理满意度为74.5%,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干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龄儿童进行护理,对患儿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等优点,在护理中也较易使家长和患儿接受,中医干预护理办法值得在学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学龄前期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学龄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对孤独症儿童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促进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知识学习及发展中,促进孤独症儿童的更好地发展及进步。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对比研究分析的方法,选择符合本次研究需要的学龄孤独症儿童共计6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孤独症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数量为30例,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采取了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的引导方法,之后对比疗效。结果:通过对学龄孤独症儿童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障碍,有助于引导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促进孤独症儿童更好地学习及发展。结论: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引导时,要注重让幼儿参与到集体环境中,对儿童社交技能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 标签: 学龄前期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训练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发展趋向于科学化,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掌握好患儿的心理,提高穿刺技术,取得家长的信任,避免护理纠纷。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给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关键词:门诊采血;学龄患儿;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童趣化情境认知联合时效性激励干预在学龄全麻手术患儿中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麻下择期手术的80例学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试验组采用童趣化情境认知联合时效性激励干预。 比较两组术前焦虑程度、麻醉诱导配合度、苏醒期躁动程度及术后行为改变情况。 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术前病区交接时及入手术室时中文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评分、诱导期合作度量表评分、儿童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行为改变率为15.0%,对照组为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267,P=0.039)。

  • 标签: 儿童,学龄前期 童趣 情境认知 时效激励 全身麻醉 儿科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成都市城区学龄儿童身体各部位脂肪含量,探讨学龄儿童的脂肪分布特点。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有代表性的3所幼儿园里4~6岁学龄儿童共1161名。采用儿童体成分分析仪,对所有受试儿童进行检测,得出脂肪总量、去脂体重、体脂百分比等与脂肪相关的各项数值,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数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成都市城区学龄儿童脂肪总量、去脂体重、左上肢脂肪量、右上肢脂肪量、左下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胸部脂肪量、腹部脂肪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去脂体重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体脂百分比男女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大于男生,男女生的脂肪总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学龄儿童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脂含量和分布在不断变化,且有性别差异。

  • 标签: 体脂含量 学龄前期儿童 生物电阻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学龄儿童接受CT检查中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05~2024.05在院行CT检查的学龄儿童100例,按双盲法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均有50例患儿,分别提供常规护理和加用心理护理,比对干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及服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以心理护理实施干预,可使得患儿检查依从性提升,确保检查效果的同时,还能增加家属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CT检查 学龄前期 心理干预 儿童 一次性检查成功 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学龄语言障碍患儿在抑制、工作记忆、转换方面存在困难,但受语言能力及评估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存在差异,关于语言与执行功能相互影响的潜在机制研究较少,语言障碍与执行功能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基于抑制、工作记忆和转换对学龄语言障碍的执行功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障碍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评估与早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影像学、电生理特点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自2014年6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27例学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资料,术前评估结合临床发作表现,MR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影像资料,以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视频脑电图(VEEG)资料;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与深部电极监测定位异常放电区域,指导手术切除致痫灶范围。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27例患儿均有典型颞叶癫痫临床表现,MRI发现一侧颞叶及海马异常信号影,发作间期及发作期VEEG提示异常放电起始于一侧额颞部。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监测均发现颞叶明显持续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等癫痫样放电。27例患儿均采用标准前颞叶+病灶切除+周边异常放电颞叶皮质扩大切除术,其中2例患儿切除部分岛叶长回及额盖皮质热灼处理。随访6个月,Engel Ⅰ级患儿22例,Engel Ⅱ级患儿3例,Engel Ⅲ级患儿2例。结论早期手术、术中ECoG与深部电极联合监测下适度扩大切除范围是改善学龄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颞叶癫痫 儿童 前颞叶切除术 皮层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江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状况,及少数民族与汉族间儿童体格生长有无差异。为进一步促进黔江地区学龄儿童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014年5~6月黔江市区8所幼儿园共3428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并以问卷形式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与《中国九省市0~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标准》1比较。结果1.1黔江地区土家族、苗族学龄儿童身高、体重3~4岁组较中国九省市儿童生长标准高,5~6岁组低于标准,差值最大的是6岁组,6岁组土家族男、女童身高、体重均值分别为114.72±5.19cm,20.51±3.45kg(土男),113.49±4.26cm,19.39±2.66kg(土女),苗族分别为114.64±4.92cm,20.65±3.83kg(苗男),112.57±5.44cm,19.67±3.72kg(苗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土家族儿童BMI高于九省市标准,除6岁组外,其他三组土家族男童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家族女童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苗族儿童BMI低于九省市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6岁土家族、苗族儿童身高、体重、BMI与汉族比较3~4岁组土家族、苗族男童身高比汉族低,5~6岁组比汉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土家族儿童体重均比同龄的汉族儿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组土家族儿童BMI比汉族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黔江地区土家族、苗族学龄儿童随年龄增长,身高、体重逐渐由3岁时高于中国九省市儿童生长标准到5岁时落后于生长标准;2.土家族学龄儿童体型较汉族儿童粗壮。

  • 标签: 儿童 学龄前 体格生长 身高 体重 体质指数 民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