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宁夏南部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8月在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分院就诊并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计纳入病例200例(248眼),“超乳”手术组228眼治疗过程中术中出现后囊破裂1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2例、角膜水肿10例。“小切口囊外”组20眼中出现后囊破裂1例,术后黄斑囊样水肿1例、角膜水肿2例。两种手术方式间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脱盲,术前术后视力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视力超过0.3者,“超乳”组(89.9%)与“小切口囊外”组(85%)比较无统计差异。结论宁夏南部地区白内障患者中仍有较多硬核病人,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或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欧洲南部的流行病学研究中有对纺织品中分散染料接触过敏的文献记录。为了评价瑞典南部不同纺织染料斑帖试验反应的流行状况,观察对纺织染料高度敏感个体的皮炎发生部位,作者回顾性地研究了3325例连续斑帖试验患者。他们均用添加含8种分散染料的混合纺织染料(TDM)的标准测试系列做斑贴试验。8种分散染料为:分散(D)蓝色35、106和124,D黄色3,D橙色1和3以及D红色1和17。所有TDM.阳性患者,除3例外,均用混合染料中的各种染料做独立试验。TDM的接触过敏率为1.5%,与欧洲南部的研究结果相似。最常引起过敏的染料是D橙色1,对其过敏反应的高发生率未曾预料,而对D蓝色106和124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其他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所有受试者相比,TDM-阳性患者的双臂、面、颈和腋窝皱褶部位较常发生皮炎,且妇女患者手部皮炎发生率较高。
简介:一般斑岩型铜矿不仅存在蚀变分带,还存在矿化类型及岩性分带。在纵向上具有三层结构特征:上部震裂角砾岩带,中部爆破角砾岩或隐爆角砾岩,下部斑岩。其对应的矿化类型基本也可分为三个类型:上部为网脉状一脉状矿化,中部为角砾状矿化,下部为浸染状矿化。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可以建立斑岩型铜矿床模型。源于上地幔的岩浆在分异和上升过程中,在适当的部位与其他热液(构造热液、天水等)发生混合和反应,使成矿物质析出沉淀而成矿,并对应产生不同类型矿床。其空间分布由下至上大致是:斑岩型钼矿一斑岩型铜钼矿一斑岩型铜矿一斑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一角砾岩型铜金矿+网脉型铜金矿+脉型铜金矿一网脉型金铜矿+脉型金铜矿+脉型金矿。
简介:摘要库山河为喀什噶尔河水系的第三大河,发源于新疆南部帕米尔高原的公格尔山东侧,河流洪水成因复杂,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可靠性差,因此,在进行洪水的频率计算时需对考虑历史洪水和不考虑历史洪水情况进行方案组合和对比分析,以得出较合理的、支撑水利工程设计的设计洪水成果。关键词洪峰;洪量;连序系列;不连序系列;频率计算
简介:摘要:商南地区位于商河油田南部,主要包括商三区和商四区,该区紧临临南生油洼陷,油源条件好,自下而上目前已经发现了沙四、沙三下、沙三中、沙三上、沙二、沙一等多套含油层系,是商河油田含油层系最多,储层最发育的区域。由于该区相对埋藏较深,储层主要为低渗透储层,储量动用率低,是商河油田重要的潜力勘探区域。
简介:台湾西南部地区因气候、地形、环境特殊,使降雨在时间与空间上分布不均,易发生干旱,本研究利用标准化降雨指标衡量降雨丰缺情况,评估西南部地区干旱时空变动特性。以132个气象站为分析对象,以水文数据为主,干旱历史事件为辅进行整理,确认干旱的起始、延时状况及范围,并建立各项水文参数的干旱等级界限值,进而探讨该指标干旱监测能力。本文以2002年及2003年干旱惫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标准化降雨指标可有效且准确地显示一场干旱的起始,具显著的干旱累积效应。利用累积4个月的标准化降雨作为评估指标,所预测出的干旱空间分布与历史干旱事件形态较为一致,因此以累积4个月的标准化降雨对西南部地区干旱事件进行描述是适当且合理的。
简介:利用常规地面、探空、卫星云图、各物理量场以及各数值模式资料,对玉树州南部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空中高纬度形势为两槽一脊型,北部下滑的冷空气和南支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汇合在玉树南部区域时,容易触发玉树州南部地区大降水过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对大降水过程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水汽条件充足是此次大雨天气出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值A〈-16g/(hPa×cm2×s)时,有利于降水天气出现;玉树南部地区处在假相当位温(总温度)密集带,且其值大于80℃(76℃),并存在高能舌,可以作为未来24小时玉树地区出现强降水的预报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分析重庆南部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现状。方法通过软件抽样,了解10个街道和乡镇,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首次脑卒中,在重庆南部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全部经CT/MRI证实,出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回顾其治疗经过,了解其出院后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用药情况。结果(1)出院1个月的患者,对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随后的调查,随时间推移,患者知晓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患者对血糖、血脂、心脏病始终保持在比较恒定的知晓水平。而对血压、体重控制、戒烟限酒等生活习惯方面,知晓率有较大起伏。(2)特异药物选择比较随意,特别中成药、扩管药物、神经保护的大量使用,一方面使患者医疗费用耗费巨大,经济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患者对二级预防抓不住重点,使二级预防效果大打折扣;再者患者服药情况也不理想。结论患者对脑血管危险因素知晓率有待提高,用药有待规范。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南部地区二级预防工作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