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请先看下面这篇介绍文章,再看访谈:赵川和他的草台班从没啥新意的上海独立剧团中脱颖出来,为大众表演话剧,还免费为农民演出。地下剧团草台班的创建人赵川和大多数艺术剧团的导演不同,他从来没有考虑过招一些外型出众的演员,连他自己的名字也是从中国古代吟游诗人那里借来的。

  • 标签: 访谈录 剧团 创建人 话剧 演出 导演
  • 简介:周南京教授,一位敢于讲真话,并将学术理念与学术良心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者。他于1958年10月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留在母校执教,讲授亚非拉近代史和东南亚史等课程。1982年-1991年5月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室主任,1991年5月-1998年10月,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室主任。

  • 标签: 教授 南京 访谈录 研究室主任 北京大学 学术理念
  • 简介:庄国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198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5月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华侨大学讲座教授、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学、政治学博士生导师,并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

  • 标签: 特聘教授 庄国土 访谈录 厦门大学 博士生导师 历史学
  • 简介:原编者按日前,国际泳联主席马格里奥涅到访莫斯科。他接受采访时称,他不惧俄罗斯的严寒,他号召所有人都参加体育锻炼,并打消有人要增加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项目的念头。

  • 标签: 访谈录 体育锻炼 比赛项目 花样游泳 编者按 莫斯科
  • 简介:时间:2012年8月24日地点:罗瑾工作室与罗瑾的交流,她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物质的体验和尊重,以及她擅长对材料特性的挖掘和视觉转换。她的创作常常包含着大量的手工劳动,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和对材料特性与内心情感的精确把握,造就了后来我们看到的一件又一件极具形式美感、情感细腻的艺术作品。

  • 标签: 视觉转换 情感细腻 形式美感 艺术作品 手工劳动 陶瓷雕塑
  • 简介:我们知晓王璜生,大都通过他作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或者著名策展人、批评家的身份,甚至是美术史学者的身份,而对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的身份以及他的艺术作品本身,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直觉的忽视。然而,正是自童年的艺术熏陶和坚持不渝的艺术实践最终塑造和成就了我们今天眼前的王璜生。具有多重身份的王璜生,其作为艺术家的身份同样杰出和精彩。从九十年代的"天地悠然"系列到新世纪初的"大花"系列,到之后更加抽象的表现生命的花卉"悠然"系列,再到新近创作的"线索"系列和"游·象"系列,每一次的艺术变革,都体现出他作为艺术家睿智的艺术思辨和果敢的开创精神。艺术家的身份帮助塑造了今天完整的王璜生,而王璜生的多重身份也反过来体现于他的艺术创作之中。这都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

  • 标签: 美术馆馆长 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开创精神 策展人 艺术实践
  • 简介:张刚,齐鲁新闻界"老典型",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社区新闻报道。2003年当选为济南市人大代表,2007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主持《张刚在您身边》、《张刚帮您办》、《张刚大篷车》等栏目,深受社区居民爱戴。借用大众日报副总编辑郝克远的话说,就是诚而不憨、聪而不奸、勤而不偏、求而不贪,注重知行合一,从来不计较,力戒功利浮躁。认识张刚是在"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上,领导的表扬、专家的肯定,都抵不过参会市民拥着他索取签名那一幕来得印象深刻。在济南,他是百姓心中的"明星";在社区,他是走街串户的家人。在写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好记者,或者我们媒体人的责任在哪里?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是俯下身来关注民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是掘地三尺挖新闻、酣畅淋漓担道义,还是更乐意以"建设者"的姿态促成一桩桩小事儿"落地"?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定论的命题。与张刚谈过后,我反倒倾向于后者。他是一名媒体人,更是一种"桥梁"。我觉得在"一挥而就"之后,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 标签: 优秀新闻工作者 访谈录 社区居民 2007年 新闻报道 人大代表
  • 简介:主持语:与许多艺术家不同,当大家还在踟蹰于是该追随传统,还是要创新的时候,梁远早已潜心与自然为友,沉浸在他的漆艺世界中了。散脱名利,梁远至今只举办过一次个展,用他的话说:漆艺需要大量的时间沉淀,那次个展是他几十年的积累和呈现。梁远并不关心艺术市场的潮流的走向,甚至不关心社会上的一切凡俗事务,只愿天天守在工作室,忙着他钟爱的艺术。因此,梁远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令人久违的纯净与通达,他将当代思想注入传统艺术形式,激发出了贯通古今而又立足于当下的艺术镜像。

  • 标签: 天成 艺术创作 传统艺术形式 艺术体系 绘画性 个人展览
  • 简介:邝健行先生,祖籍广东台山,1937年生于香港。1962年毕业于香港新亚书院中文系(新亚书院后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成员书院)。1963年赴希腊,入雅典大学。1971年获雅典大学哲学博士。随后返港,入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任教。1995年转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2002年退休,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及新亚研究所教授、图书馆馆长至今。邝健行先生学术活动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希腊古籍的中文翻译;二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集中在唐代杜甫和律赋的探论;三是韩国朝鲜时期诗话以及中朝诗歌交流的研究。先生工古典诗歌,退休以后,学术研究之余,组织诗社,提倡风雅,指引后辈。其著作略举数种:《柏拉图三书》、《追思》(以上翻译)、《诗赋与律调》、《科举考试文体论稿:律赋与八股文》、《杜甫新议集》(以上论文集)、《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朝鲜人著作两种:干净衙笔谈、清脾》(以上编著及点校)、《光希晚拾稿》(诗文集)。本刊特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一级导师董就雄博士就相关学术问题采访邝健行先生,整理出此篇访谈,以飨读者。

  • 标签: 中文翻译 访谈录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古典文学
  • 简介:《艺术评论》:今天很高兴请到沈伟的老同学、著名剧作家徐瑛老师一起来聊聊沈伟的舞蹈和艺术,你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有相似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背景。你们的那个大院风水太好,出了不少卓有声名的艺术家,除了二位之外,还有谭盾、易立明等等。

  • 标签: 访谈录 《艺术评论》 力量 学习背景 成长环境 剧作家
  • 简介:生命的轮回是靠时间来刻度的,而艺术的轮回呢?我们似乎找不到唯一性的指标,但有一点不容置疑,就是离开了艺术家的艺术史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因而对艺术的关照关键在于对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考察、研究。正是基于如此重要的文献和实践价值,自2012年开始,《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杂志特开辟专题陆续介绍国内那些为雕塑艺术发展做出学术贡献的中青年雕塑家们,探寻他们在艺术创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感悟,下文中关于任雪梅、陈松涛的专题报道,正是对这些疑惑的梳理、总结和反思。

  • 标签: 雕塑艺术 雕塑公园 艺术作品 书画名家 具象雕塑 学术贡献
  • 简介:主持语:经过当代艺术高歌猛进般的大潮席卷,中国艺术进入到了它的反思期。陶瓷这一饱含中国传统文化脉搏的材料在与浮华市场的博弈里,出现了一股清新空气。有这样一群艺术家,他们与陶瓷有着不解之缘,在他们的作品里你看不到传统和技术的徒有其表。他们尊重陶瓷,不会满足于自己的作品成为其他任何别的艺术形式的转换品。他们怀有一颗对陶瓷的淡然之心,不断挖掘着已经被模糊的陶瓷的自我品格。他们就是本期聚焦栏目的嘉宾:袁宏、罗瑾、彭琦、史一墨和黄佳宁。

  •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形式 艺术院校 佳宁 中国的瓷器 雕塑艺术
  • 简介:李菁《,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主笔,除了做社会新闻,还负责一个名为"口述"的栏目。想象当中,身为大名鼎鼎周刊记者的她会很忙,要么在采访、要么闭门写稿凡人不见。然而从约访到采访结束,不过三天时间!她刚好完成了关于苏联解体20年的一篇大稿,有一个空档,之后,马上就将投入有关朝鲜最高领导人逝世的新闻报道。听李菁说话,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言语中流露出的智慧恰如流水涓涓。她聆听,她思考,她讲述,我可以想象接受她访谈的人会与我有相似的感受。有人把李菁跟柴静并提为知性女性媒体人的代表,李菁却说自己真的不太在意外界的评价,只想简简单单把工作做好。事实却并不简单——她渐渐找到了自己与杂志之间的合拍节奏,跳跃在"新闻"与"旧闻"之间。

  • 标签: 社会新闻 李菁 旧闻 访谈录 最高领导人 苏联解体
  • 简介:乐黛云答(以下简称答):1978年或79年北大招了第一批西欧留学生,来自丹麦、瑞典、英国、美国。我那个班二十几个学生,有来中文系学习的,也有历史系来旁听的。

  • 标签: 乐黛云 访谈录 留学生 中文系 历史系 学习
  • 简介:主持语:吴耀东是一位着重于形式与视觉探索的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传递的是一种与生命有关的思考,他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韵味融入到不同的材质上,演化出一种极具意味的画面。让人想到老墙上的蔓藤,可以自由的生长。对绘画性的探索,对创作过程的迷恋,可以说是他作品的主要特点。

  • 标签: 吴耀 感受力 绘画系 第一感觉 观看方式 绘画性
  • 简介:主持语:刘继萍是一位心境淡然的艺术家。她游走于传统与当代之间,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文化裂变者,而是真诚的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从她的艺术追求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当代性,不是对当代艺术硬性贴标。也不是西方艺术史中所谓的当代诉求,而是发生于中国画本土意义上的文化认同——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的生存体验。

  • 标签: 艺术语言 中央美院 敦煌壁画 毕业创作 中国画发展 鸣沙
  • 简介:金立群:晓苏,你好!你的小说似乎和当下主要的写作潮流都有些距离,所以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你的小说虽然有两大显性的题材:乡村与校园;虽然涉及底层生活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空间,但是却和通常的阅读预期有所距离而难以归入相应的写作潮流中。我想今天就和你一起探讨你小说中这种特别的感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无法归类?

  • 标签: 写作者 晓苏 访谈录 孤独 精神空间 知识分子
  • 简介:本文是对上海大学教授方梦之先生的访谈。方梦之先生长期致力于应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访谈中,他回顾了自己从事科技翻译实践与研究的经历,畅谈了多年来从事科技翻译及其研究的一些体会。方梦之先生认为,应用翻译的蓬勃发展是翻译学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回顾了策划首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的始末与思考并畅谈了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应用翻译量大面广,他认为应结合实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指出了应用翻译中可供深入研究的潜在选题及其各种制约因素,并就应用翻译批评、教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他还就学者们关心的投稿事宜,尤其是应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的投稿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 标签: 科技翻译 应用翻译 翻译教学 文本类型 方梦之
  • 简介:苏梓寒1978年出生于安徽2001年毕业于安徽省滁州学院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2003年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展览2012年台北新艺术博览会2011年北京苏蒙画廊《历史和未来》2011年香港Artsupermarket画廊开幕展2010年上海香地艺术中心《眩目》(个展)2009年北京朝外SOHO《苏梓寒个人作品展》

  • 标签: 美术教育专业 艺术博览会 油画专业 滁州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个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