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改良式宫颈内口提拉压迫缝合术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于安陆市普爱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前置胎盘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剖宫产术中,对照组采用宫颈间断缝合术止血,研究组采用改良式宫颈内口提拉压迫缝合术止血。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止血药物用量、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发生率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相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输血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量对比,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感染率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对比,P>0.05。手术后两组APTT、TT、PT相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INR、FIB相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改良式宫颈内口提拉压迫缝合术,可明显提高止血效果,减少相关药物用量,避免产后出血发生,促使子宫尽快复旧,且不会对凝血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内口功能,探讨其在预防早产、流产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05例妊娠病例分期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内口机能,按检查结果分为宫颈机能正常组(Z组)和机能不全组(B组),并将B组依预防方法分为行宫颈缝扎术组(B1组)和未行宫颈缝扎术组(B2组),随访。对比3组病例的早产率和流产率。结果Z组的早产率和流产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1);进一步分析,B1组、B2组的早产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经会阴超声检查宫颈内口功能在预防早产、流产中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后应合理预防,以最大限度避免早产和流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上取环与人流术期间宫颈内口紧的问题进行处理。方法:选择我院的宫颈内口紧的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都为29例。常规组在传统治疗的同时,通过水平牵拉宫颈,给予了卡前列甲酯栓松弛宫颈。研究组在水平牵拉宫颈的同时,给予米索前列醇等药物。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宫颈内口紧处理干预效果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研究组的各项数据指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取环与人流术期间发生的宫颈内口紧情况,采取水平牵拉宫颈的同时,给予良好的药物支持,如米索前列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简介:1993年至1998年我们采用无创伤缝合宫颈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189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9例,23~38岁,术前共妊娠652次,平均3.45次/人,早期流产25次,占3.8%;晚期流产374次,占57.4%;早产236次,占36.2%;足月分娩17次,占2.6%.采用无创伤缝合一次成功170例,成功率89.9%,分娩时孕周均超过34周,早产儿死亡2例.失败19例中,中央性前置胎盘3例,双胎2例,子宫敏感(原因不明)6例,术后感染6例,重体力劳动2例.19例中术后孕周延长2~5周6例,6~10周10例,11~15周3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提拉式缝合术在特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发生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110例,行宫颈提拉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纳入患者术中止血效果和产后出血情况,并随访至产后42 d。结果宫颈提拉式缝合术中110例患者均止血成功,止血成功率为100%。术中血浆输入量为(111.39±17.44)ml,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为(428.65±26.08)ml,出血量为(754.22±36.65)ml,止血时间为(17.82±3.60)min;术中、术后监测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无子宫切除者;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133.26±13.04)ml。术后予以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无盆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及产褥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佳,体温正常,产后42 d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子宫复旧好,子宫切口未见异常回声,妇科检查宫颈外形正常。结论应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易出现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产妇宫颈内口宽度和宫颈长度的测量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具有早产征象且进行体检的初产妇,共80例,现根据产妇是否发生早产来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早产组与非早产组均利用阴道超声对其宫颈内口的宽度和宫颈长度进行精准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客观的比较。结果早产组的宫颈长度比非早产组长,宫颈内口宽度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长度的不断缩小和内口宽度超过5mm以上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妇早产率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超声在产妇产前进行检测,便能够对产妇宫颈内口宽度和宫颈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在产妇早产中具有非常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提拉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宫颈管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剖宫产术中宫颈管活动性出血病人(n=80)。试验组采取宫颈提拉式缝合术,对照组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治疗。对比止血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止血时间:试验组数据只有(19.98±4.25)min,而对照组数据则长达(49.17±8.46)min,相比较下,试验组止血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55,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22.5%,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宫颈管活动性出血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术,病人的止血时间更短,并发症也更少。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21例行临时性肠造口患者按照"环形缝合法"和"传统缝合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美容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切口疝发生率。术后随访2年,两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切口裂开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度、切口疝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术式相比,"环形缝合法"能明显减低切口感染率和切口裂开率,提高切口的美观性,提高患者术后的美容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宫颈提拉式缝合术联合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PP)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PP孕妇,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予以强宫缩剂和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术方案,试验组予以宫颈提拉式缝合术联合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24 h出血量更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提拉式缝合术联合子宫下段螺旋式缝合术应用于PP手术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针法连续缝合方式在回肠单腔造口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预防性单腔回肠造口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符合预防性回肠单腔造口术适应证,排除年龄>80岁、基础疾病复杂、全身条件极差不能耐受手术者、肠管末端血液供应不良以及肠管末端严重水肿或感染严重者。其中2021年10月1日前治疗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间断缝合法进行回肠造口(传统法造口组,60例);2021年10月1日以后治疗的患者,采用两针法连续缝合进行回肠造口(两针法造口组,38例)。两针法连续缝合回肠造口术操作如下:第1根缝线将肠管浆肌层与腹膜、后鞘及前鞘由深至浅分2层连续缝合;一期开放造口,第2根缝线将肠管全层与皮肤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患者造口手术时间及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针法造口组肠造口手术时间较传统法造口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2.2)min比(25.1±2.4)min,t=-17.874,P<0.001]。两针法造口组术后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周围皮炎和造口回缩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法造口组[分别为5.3%(2/38)比31.7%(19/60),χ²=9.633,P=0.002;5.3%(2/38)比28.3%(17/60),χ²=7.923,P=0.005;2.6%(1/38)比18.3%(11/60),P=0.026],而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单腔回肠造口术,两针法连续缝合回肠造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的优势,还可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