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CEC)变化量化分析,为降低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EA)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8例(73眼)及糖尿病合并白内障64例(68眼)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超声时间及累计释放能量对角膜内皮的影响进行对比,将术后1d、1wk、1mo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术后1周以超声时间(X1)、累积释放能量(X2)为自变量,超乳时间及累计释放能量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影响更明显(90.3%)。2.术后1d、1wk、1mo,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要高于对照组。3.术后1d、1wk、1mo,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组患者的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要低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超声时间、累积释放能量对糖尿病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更大,且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量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变化均高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修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患者98例(98眼),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及直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及1、2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明显降低,细胞直径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3、6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直径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角膜下部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上中部内皮细胞密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早期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受损严重,损伤部位以角膜下部为主,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基本修复。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 损伤 修复
  • 简介:摘要低密度脂蛋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经氧化修饰后,相关诱导作用效果更强,可促使内皮细胞死亡,可能会引起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事件。补气化痰方是在瓜蒌薤白汤基础上,加用黄芪而成,在薤白、瓜蒌、半夏发挥行气解郁、化痰散结作用的同时,起到补气扶正的效果,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进一步缓解胸痛胸闷等症状。现代医学表明,瓜蒌薤白汤具有一定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黄芪具有显著增加免疫力功效,两者合用,针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作用明显。本文针对补气化痰方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保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补气化痰方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虾青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O22mmol/L)、虾青素+H2O2组(0.1,1,10μmol/L虾青素预处理48h后,加2mmol/LH2O2处理1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术和DAPI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H2O2能明显造成HUVEC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虾青素可以降低H2O2引起的细胞死亡,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率减少,Caspase-3和p53的表达下调。结论:虾青素对H2O2引起的HUVEC细胞死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 标签: 虾青素 氧化损伤 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目的:选用高表达MIP-1α的人CIK细胞作为模式细胞对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细胞转染技术,同时进行跨内皮迁移和抗体封闭实验,集中探讨HBMEC膜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CIK细胞穿过HBMEC单层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在CIK细胞与HBMEC单层单独孵育过程中,引起HBMEC膜受体CCR5表达变化;HBMEC膜受体CCR5的高表达使Jurkat细胞穿过HBMEC单层能力增强。结论:HBMEC膜受体CCR5参与了CIK细胞穿过HBMEC单层过程。

  • 标签: 趋化因子受体5 人CIK细胞系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内皮单核细胞活化多肽Ⅱ(EMAPⅡ)及其受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高糖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潜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高糖处理血管内皮细胞72h,建立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血管内皮细胞慢性损伤模型,其中分为4组:1组正常糖浓度组(对照组),其他3组由不同浓度的高糖组成。应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不同糖浓度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损伤相关指标;应用q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EMAPⅡ及其受体CXCR3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K-8法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葡萄糖浓度处理组细胞吸光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3组高糖处理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且随糖浓度升高细胞活性逐渐降低。炎性因子和过氧化物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环境可诱导细胞大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等炎性介质,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和qPCR结果显示,高糖环境可使细胞的EMAPⅡ及其受体CXCR3表达显著上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处理可使血管内皮细胞的EMAPⅡ及其受体CXCR3表达上调,进而介导TNF-α、NO和ROS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最终造成细胞损伤。

  • 标签: EMAPⅡ CXCR3 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11例,联合治疗CBP组1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d,3d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并观察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d)及机械通气时间(d)均明显短于常规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治疗3d后,2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治疗前后vWF均无明显变化。结论CBP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改善转归和预后。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症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替罗非班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的124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术中使用普通肝素)和替罗非班组(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测量比较两组在PCI术前,术后2h、6h和36h的一氧化氮(NO)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术前比较,常规治疗组术后2h、6h和36h的NO浓度均显著降低,vWF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和36h的NO浓度无显著改变(P均〉0.05),仅2h、6h的vWF浓度显著升高(P均〈0.01),36h的vWF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879)。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36h的NO浓度[6h:(40.46±9.79)μmol/L比(54.84±10.76)μmol/L,36h:(49.42±9.82)μmol/L比(55.39±12.34)μmol/L]显著升高,vWF浓度[6h:(243.14±19.99)μmol/L比(121.58±18.92)μmol/L,36h:(223.38±19.76)μmol/L比(105.32±23.05)μmol/L]显著降低,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4.8%比16.1%),P=0.040。结论: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再灌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的作用。方法选用64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为观察对象,所有大鼠以闭合折骨为标准建立骨折模型,并应用髓内针进行固定。随机分成两组(32只/组),对照组术后以生理盐水灌胃,观察组术后以活血化瘀汤灌胃,于术后1、3、7、14d取骨折外周组织,采用TR-PCR技术观察其VEGF表达情况。结果经统计得出,两组大鼠在灌胃后1d其VEGF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灌胃后3d、7d、14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灌胃后7d两组大鼠其VEGF表达水平到达峰值,两组比较(P<0.01)。结论血化瘀汤可明显增加骨折早期VEGF活性,对促进血管再生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骨折早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ST1((mammaliansterile20-likekinase1)在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0μmol/LHcy)、同型半胱氨酸组(100μmol/LHcy)和干预组(100μmol/LHcy+叶酸+维生素B12),48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MST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y组MS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内皮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Hcy组相比,Hcy+叶酸+维生素B12组MST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1),内皮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MST1参与了Hcy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叶酸+维生素B12能够减轻Hcy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损伤 MST1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探索缺氧状况下MSC对内皮细胞自噬的诱导以及对早期凋亡率的影响。方法构建HCAEC与MSC间接共培养模型,实验分组:共培养组:MSC与HCAEC共培养;单独培养组:HCAEC单独培养;对照组:HCAEC使用与共培养组相同的培养基进行单独培养。上述各组分别予常氧(5%CO2,95%空气)和缺氧(1%O2,5%CO2,94%N2)培养24h,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HCAEC细胞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量,RT-qPCR检测各组HCAEC细胞LC3基因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HCAEC细胞早期凋亡率。结果共培养组与单独培养组相比、以及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有升高(P〈0.05)。各组间LC3基因和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检测到明显差异(P〉0.05)。缺氧组中共培养组的早期凋亡率为(8.86%±1.48%),明显低于单独培养组(15.23%±2.56%)和对照组(14.49%±3.31%)(P〈0.05)。结论MSC可以诱导HCAEC产生自噬,并在缺氧状况下改善HCAEC的生存状况,减少早期凋亡率。

  • 标签: 缺氧 冠状动脉内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自噬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生长的影响。方法取HUVEC进行传代培养,将其置于96孔培养板中,设置正常组、丹参组、空白组,每组分别设置8个复孔。向正常组和丹参组中分别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复方丹参注射液(1.25mg/ml),空白组不加任何药液,造模成功后进行培养。采用四唑盐比色(MTT)法分别检测各组的OD值,并对比三组之间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丹参组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空白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组与空白组OD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丹参组MDA、NO的含量也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空白组(P<0.05),而正常组与空白组MDA、NO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助于改善HUVEC的生长和增殖状态,还可下调HUVEC中MDA和NO分泌与合成水平,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丙二醛 一氧化氮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分析高原白内障行非超超声乳化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行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随机分为UCE组和NCE组,两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前均给予患者心电图、血样、肝功能、尿常规等术前检查及抗生素眼药水滴注等术前准备。UCE组对患者进行扩瞳和局部麻醉后,行巩膜隧道切口,并注入黏弹剂,再做一辅助切口,环行撕囊,对晶体核进行乳化和吸净,植入人工晶状体,并置换黏弹剂,术口自闭;NCE组对患者进行扩瞳和局部麻醉后,行巩膜隧道刀层间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5mm,前房注入黏弹剂,环行撕囊,用注洗针头对晶体核进行乳化和吸净,植入硬质人工晶体,吸出黏弹剂,注水恢复前房,结膜瓣内注入地塞米松,单眼敷料遮盖。结果两组术前后散光度比较,术前两组患者散光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NCE组在术后1w、1mo、3mo散光度明显低于UC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有所降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CE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幅度明显大于NC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UCE组出现2例角膜内皮混浊,1例后囊破裂现象,经及时检查治疗均恢复正常体征,除此之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产生,NCE组不良反应现象少于UCE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原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率低,对角膜内皮伤害小,为临床行白内障摘除术提供参考。

  • 标签: 高原白内障 小切口非超超声乳化摘除术 角膜内皮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及瑞舒伐他汀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颈动脉斑块、炎性细胞因子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组(30例)和瑞舒伐他汀组(30例),分别给予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耽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分泌性雜月旨酶A2(secretoryphospholipaseA2,sPLA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及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变化情况,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査量表(SF-36)评估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氣伐他汀钠缓释片组及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颈动脉斑块大小、IMT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IMT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厚度、数量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6.7%,瑞舒伐他汀组有效率为6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s-CRP、sPLA2、IL-6及CECs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氟伐他汀钠缓释片组治疗后降低优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2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均差�

  • 标签: 氟伐他汀钠缓释片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四逆汤干预联合西医基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后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46例/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基础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四逆汤干预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部刺痛、心悸、胸闷、气促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24h、第7d,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上,四逆汤干预联合西医基础治疗的早期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水平,提高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四逆汤 西医基础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预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动员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1月~2017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入院并行冠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的患者83例,根据有无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即置入冠脉支架分为两组:PCI组患者66例,于冠脉造影后即刻以及球囊扩张后第1、3、5、7、24h各取外周血2mL。单纯行CAG检查患者17例作为对照组,于CAG后0、7、24h以同样方法各抽取外周血2mL,所得标本由同一实验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KDR+细胞数量。结果:对照组CD34+/KDR+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CI组CD34+/KDR+细胞数量在球囊扩张术后24h出现升高,较0h升高61%(43.50±29.59vs27.28±13.61,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D34+/KDR+细胞数量变化幅度与PCI术中冠脉损伤程度显著相关(P〈0.001)。结论:PCI发起EPC的时间依赖性动员,PCI术后24hEPC的最大动员幅度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循环内皮祖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