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肝素封管液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10U/ml肝素盐水组)、C组(50U/ml肝素盐水组)和D组(100U/ml肝素盐水组)各30例,比较四组堵管发生率、留置天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堵管发生率分别为46.66%,20.00%,30.00%,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2±0.42)d,(2.90±0.43)d,(2.93±0.32)d,(2.97±0.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U/ml肝素盐水组发生率最高。结论使用浓度为50U/ml的肝素封管液对静脉留置针封管,既不会增加留置针堵管风险,又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PICC封管手法及采用尿激酶封管在化疗间歇期中的运用。方法2011年1-10月,采用1ml注射器抽取尿激酶稀释液(0.5ml生理盐水含尿激酶5000u)缓慢推注PICC导管进行封管,使尿激酶稀释液在整个化疗间歇期(不需输液)保留在PICC管腔,防止管腔堵塞,从而使患者在整个化疗间歇期内不再常规冲管且能保持导管的通畅。结果采用新手法对15例33次PICC导管运用尿激酶封管显示,尿激酶封管能维持PICC管通畅长达22d,平均15d,通畅率达93.9%,无感染无出血发生,患者封管前后检测外周血出凝血(DIC)各项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采用新手法运用尿激酶封管能维持PICC导管通畅,经检测对患者出凝血系统无影响,无不良反应。
简介:(吴江市中医医院江苏吴江215221)摘要随着血液病患者在临床中使用留置针的范围越来越广,现将60例血液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钠液作为封管液。结果两种封管液使用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出血倾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生理盐水作为血液病病人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可以避免加重病人的出血倾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肾病高粘血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使用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液的封管效果,以选择出适宜的封管液。方法将研究对象60例按使用封管液的种类进行分组,分成A、B、C、D四组,每组15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及100U/ml、125U/ml和150U/ml浓度肝素液5ml封管,每组对象接受一次同一浓度的封管实验,观察封管后的堵管、静脉炎、液体外渗及留置时间。结果生理盐水组、肝素液100U/ml组、肝素液125U/ml组及肝素液150U/ml组封管后堵管率、静脉炎、液体外渗及留置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组及肝素液100U/ml组堵管率、静脉炎、液体外渗明显高于肝素液125U/ml组及肝素液150U/ml组(P<0.01)。结论肝素液125U/ml5ml为肾病高粘血症患者静脉留置针适宜的封管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肝素液对肾病高粘血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封管效果的影响,以选择出最适宜的封管液。方法将研究对象80例按使用封管液的种类进行分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A组)、肝素液100U/ml(B组)、肝素液125U/ml(C组)及肝素液150U/ml(D组)进行封管,每组对象接受一次同一浓度的封管实验,观察封管后的堵管、静脉炎、液体外渗及留置时间。结果生理盐水组、肝素液100U/ml组、肝素液125U/ml组及肝素液150U/ml组封管后堵管率、静脉炎、液体外渗及留置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理盐水组及肝素液100U/ml组堵管率、静脉炎、液体外渗明显高于肝素液125U/ml组及肝素液150U/ml组(P<0.01)。结论肝素液125U/ml5ml为肾病高粘血症患者静脉留置针最适宜的封管液。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静脉留置针,在改良正压封管技术以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采取的方式:在我院所有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根据封管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相同,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封管方式为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带液拔针,实验组患者的封管方式为改良正压封管技术。封管以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效果。结果:经有效数据显示,不管是留置针回血率、堵管率,还是静脉炎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实验组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患者接受治疗的一种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将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式进行有效的改良,能够大大降低回血率、堵管率以及静脉炎的发生,让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更有效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