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从生态伦理角度研究《道德经》,其中的“尊道贵德”可作为生态伦理原则,形而上之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以德的形式内化于它们,从“道”贯到“德”;遵循“道法自然”的规律,即道以自然作为内在的根据和原因,决定了自身的存在与运动而无须借助外在的动力;内蕴“为物之德”,强调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必须担负起对非人类生命的生态责任,达到物我和谐统一、物我同化、物我共存的深层次道德境界.实践上构建“辅万物之自然”的生态行动准则,其具体构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确立“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行为基准,以自然为固有尺度的“知足”“知止”资源保护观与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地泽及万事万物的慈爱思想.在此基础上,诠释老子生态智慧与深层生态学的逻辑一致性,实现老子生态智慧的现代性转化和重塑.在生态平衡持续失衡的当下,挖掘、梳理、诠释《道德经》的生态智慧,可为构建中国生态伦理范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简介:位于岳阳市张谷英镇的这座古村,村内阡陌纵横,村外的路网也是四通八达,虽然相距省会长沙155公里之遥,但一条高速公路、两条县道让我们几近走了个直线,直抵古村.渭溪河横贯全村,俗称“金带环抱”;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符合“天人合一”的哲思.风水先生举家迁居山水处古村落的开村之人是位江西人,名叫张谷英.明代洪武年间,张谷英从江西出发,沿着幕阜山脉西行.经过幕阜山的主峰罗霄山,站在海拔将近1700米的山峰远眺,江西、湖南、湖北尽收眼底,山脉东接江西修水,北临湖北通城,南通湖南长沙.因为吕洞宾、张果老相传在此升仙,药王桐君在此结庐,秦始皇也曾在此拜天,罗霄山古时一直称为“天岳山”.张谷英行经至此,也深有“结庐在人境,悠然见南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