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活体小肠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总结。方法首次行活体、同种异体部分小肠移植术患者7例,分析麻醉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指标、体温及术中输血、输液情况,追踪术后转归。结果6例患者存活并顺利出院,死亡1例。术后手术室内气管导管拔除率71%。与解剖分离期比较,血管吻合期和肠管重建期Hb和肠管重建期Ca2+浓度降低,血管吻合期血糖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血管吻合期比较,肠管重建期血糖浓度升高(P<0.05)。7例患者术中输注晶体液(57±30) ml/kg,胶体液以20%白蛋白为主,输注(15±13) ml/kg,多用于解剖分离期和血管吻合期。结论活体小肠移植术成功的条件是术前充分评估与准备,静吸复合麻醉联合术毕腹横肌平面阻滞,术中合理输注胶体,并辅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监测血气、体温并积极调整电解质、内环境及体温稳定,可较好地维持活体小肠移植术受体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减少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腹腔肿瘤侵犯肠系膜上动脉后,根治性手术切除仍为其唯一可治愈手段。然而,联合动脉切除与重建的手术难度大,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高,历来被视为外科手术 “禁区”。随着器官体外保存和移植技术的发展,自体小肠移植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主要涉及离体小肠体外保存、病变部位切除和正常小肠植回体内等环节。自体小肠移植技术突破了传统手术肠系膜上动脉无法切除重建或重建效果不佳的临床难题。现阶段该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团队临床实践及经验教训,探索自体小肠移植技术的实践与挑战。笔者团队认为:自体小肠移植技术是治疗包绕肠系膜上动脉肿瘤的可行手段,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积累经验。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建立标准化人体小肠液移植(HIFT)及HIFT胶囊的制备体系,并分析其初步应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3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招募的HIFT标准供体3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亲体供体8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制定严格的供体筛选与管理标准,运用床旁经鼻空肠管置管术,将导管头端置入空肠远端,导管连接口处接改良一次性无菌负压收集装置行持续负压引流收集人体小肠液。再分别通过过滤、添加10%甘油保护剂及冻干等方法制成冻干粉HIFT胶囊。本中心初步拟定要求:移植以活菌量作为治疗剂量标准,HIFT每次移植的菌液活菌量需≥5.0×108个/ml且活菌比例≥83%,菌粉活菌量需≥2.0×106个/g且活菌比例≥81%。观察供体基本情况、供体中菌液及菌粉中菌落总数,并初步分析上述供体制备而成的HIFT胶囊联合标准FMT胶囊治疗(即全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研究(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100043929)。结果标准供体及亲体供体均符合供体筛选标准,所制菌液及菌粉符合治疗标准。与亲体供体比较,标准供体的菌粉菌落总数更多[(7.47±1.52)×106个/g比(5.03±1.38)×106个/g,t=11.331,P=0.031]、Chao指数更高(205.4±6.8比194.2±7.2,t=10.415,P=0.001)、Shannon指数更高(3.25±0.14比2.72±0.27,t=19.465,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8例患者接受全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症状,治疗后1、2、3、4个月时,孤独症行为评分及儿童孤独症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FMT制备体系研究基础上,结合制定高标准HIFT制备体系,同时探索性开展HIFT联合FMT的全肠道菌群移植临床研究,有望成为微生态治疗的一项革新疗法。
简介:目的探讨Campath-1H诱导在小肠移植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采用Campath-1H静脉注射诱导,术后予以FK506加MMF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Campath-1H诱导后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经提升白细胞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后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早期,患者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严重感染症状,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Campath-1H术中诱导.术后小剂量FK506加MMF加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可有效控制小肠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GVHD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的临床经验,为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3例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12例病因为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肿瘤得到根治性切除,且避免了广泛小肠切除。11例同时联合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11/13),其中1例于术后第1天因移植肠血管血栓,移植肠坏死被切除,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1年存活率69%(9/13),4例死亡患者中2例分别因肝转移和肝、肺转移死亡。术后存活2年以上的5例,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结论自体小肠移植适用于以往认为“不可切除”的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MAdCAM-1)在大鼠小肠移植早期移植肠及其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近交系F344/N和BN大鼠建立全小肠异位移植模型后分3组:第1组,非手术对照组(F344/N);第2组,同基因移植组(F344/N→F344/N);第3组,异基因移植组(BN→F344/N)。术后1、3、5、7d取各组移植肠及其肠系膜淋巴结检测MAdCAM-1表达的分布及变化,同期进行移植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基因移植组各检测时点的肠黏膜组织表现与正常小肠的组织学特征基本相同;异基因移植组肠黏膜组织表现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的渐进过程,2周后移植肠绒毛变的低平,散在黏膜上皮脱落,移植肠相关肠系膜淋巴结萎缩明显。MAdCAM-1在急性排斥反应期,高表达于移植肠固有层及其肠系膜淋巴结,特别是高表达于肠黏膜固有层中的扁平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同基因移植组术后MAdCAM-1的表达在1—7d均无明显量的变化;而异基因移植组MAdCAM-1在移植肠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在其肠系膜淋巴结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MAdCAM-1与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进展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