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开腹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94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与对照组(90例患者接受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4.02±0.32vs3.97±0.85h,p>0.05),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47.25±17.88vs227.32±14.52ml,p<0.05)、平均住院天数(5.21±0.26vs9.36±2.34d,p<0.05)、下床活动时间(21.30±6.20vs50.40±10.30h,p<0.05)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切口感染、胆漏)显著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慢性肛裂患者实施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中选取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8例,仅采用肛裂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38例,采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便血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与肛裂切除手术相比,采用肛裂切除加外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12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老年局限性肾癌患者,以不同的手术方法分RLPN组71例和OPN组55例,比较两种手术路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OP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局限性肾癌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具有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良性腮腺肿瘤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96.23%高于对照组84.9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和涎瘘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解剖面神经分支数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组间生物学指标发现,两组治疗前后HSP70、P27、CyclinD1、C-MYC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发现试验组病人HSP7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27、CyclinD1、C-MYC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良性腮腺肿瘤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伴内翻畸形患者6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膝关节清理后腓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并发症处理、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新兴的微信群进行出院后护理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部分切除术治疗通过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能够有效治疗单侧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为临床上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单侧甲沟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统计200例单侧甲沟炎患者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治愈情况、复发情况、疼痛消失时间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等指标,分析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单侧甲沟炎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甲沟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提高其治疗效果。结果200例患者治疗后平均换药次数为(2.5±0.6)次,平均愈合时间为(4.5±1.2)d,194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7%,1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5%,平均疼痛消失时间为(1.2±0.4)d,患者非常满意的有152例,比较满意的有45例,不满意的有3例,总满意度为98.5%。结论部分切除指(趾)甲治疗单侧甲沟炎治愈率较高,患者恢复较快,减轻患者疼痛,且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cale回归分析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和血清白蛋白〈35g/L者比例显著高于181例术后未感染患者(p〈O.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与未感染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e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60岁、白蛋白水平〈35g/L、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以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中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胆囊全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中胆囊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全切术,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于2015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并进行随机抽取50例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发现,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39例(78.0%)、有效的患者有9例(18.0%),无效的患者有2例(4.0%),死亡的患者有0例(0.0%),总有效为48例(96.0%)。经过研究可发现,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为显著;(2)术后并发症对比所有患者手术都顺利完成后,并发症中发生肺部感染者1例(2.0%)、切口感染者2例(4.0%)、胆瘘者1例(2.0%)、肺部感染者3例(6.0%),合计7例(14.0%),并都通过药物治疗治愈;残留结石者7例(14.0%)。结论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时使用肝部分切除术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可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82例声门型喉癌患者,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为研究时段,以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1例。对照组采纳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纳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喉功能保留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喉功能保留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可有效提高声门型喉癌的喉功能保留率,减轻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肿物切除与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行腮腺良性肿物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和对照组(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唾液功能、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唾液功能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8%(P〈0.05);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结论:对于良性腮腺肿瘤,腮腺部分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与单纯肿物切除无明显差别,但是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中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的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分别予以患者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49例疑似小肠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包括间质瘤11例,小肠腺癌14例,淋巴瘤9例,脂肪瘤2例;病灶位置主要包括18例空肠,12例回肠,6例十二指肠。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查小肠肿瘤性病变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和CT小肠造影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前者创伤更小,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为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小肠肿瘤中采取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来源于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诊治的60例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不同诊断方式进行分组,将采取传统SCT诊断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诊断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所有患者均实行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诊断,观察统计两组小肠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小肠肿瘤患者诊断符合率96.67%对比参照组各项指标,统计学数据差异显著(P<0.05)。参照组小肠肿瘤患者敏感性80.00%、特异性66.67%,实验小肠肿瘤敏感性100.00%,特异性96.67%,P<0.05,统计学呈现出数据对比差异。结论将口服等渗甘露醇SCT小肠造影技术应用于诊断小肠肿瘤中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肠疾病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方法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小肠疾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与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比较,判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定位符合情况为100.00%(46/46),定性符合情况为91.30%(42/46),对照组患者的定位符合情况为80.43%(37/46),定性符合情况为65.22%(30/46),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手术和病理学结果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方法,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可选择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胆囊全切术;观察组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胆囊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临床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