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在日本法專業的中國法史課堂上,講授清代篆隷的部分時,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等人的介紹,必不可少,黄易則未列其中。在相關籍如資料豐富的《圖解道史》中,亦無黄易的隷。在此種情况下,黄易的隸并未在日本得到普遍的介紹與宣傳。因此,本文通過對黄易隸畫册”“隸册”作品進行分析論證,以期掌握黄易隸風格的特徵,説明黄易作品對習隸者而言,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稱其爲“隸教育之父”,亦不爲過。

  • 标签: 黄易 隸書 金石學 秋盦書畫册 李鐵橋
  • 简介:漢字的視覺特點,無論從整體的結構還是分離的筆畫來看,在形態上都具有超越其他文字系統的視覺豐富性。通過幾千年的審美發展和調整,這种形態的豐富性終于臻至中國特有的文字的藝術形式——法。因此,中國文字包含兩種特點:其一,作爲漢語面的交際載體,必須遵守語言學的規律;其二,形態符號系統,可以找出其結構規律。本文擬探索中國文字和法在創作過程中的寫秩序,並試以'序列性'稱之。通過法文獻的梳理與迹圖像的闡釋,本文對寫過程和法創作做出理論性的思考,並且試圖對漢字筆順的起源及其含義作出定義。

  • 标签: 簡易律 區别律 綫性 序列性 筆順
  • 简介:漢代簡牘墨迹爲研究漢代法提供了新的資料和視角,東漢迹曾以銘石隸爲大宗,隨着近些年多批東漢簡牘的發現,人們把視角轉向東漢簡牘爲代表的手墨迹,將同近期的簡牘手墨迹與碑銘迹進行對比,可能會有新的史研究視點。本文以部分新出土東漢簡牘爲材料,比較分析東漢手墨迹(簡牘)與碑刻隸的相近處與相異處,以求從新的角度研究東漢刻藝術特徵。

  • 标签: 東漢 簡牘 墨迹 碑刻 隸書
  • 简介:清末民初之際,西方現代影印技術在國内的普及極大地促進了各類刊物的出版,法出版物就在這股浪潮中興起,在當時衆多的出版局中,震亞圖局是較爲典型的以法字帖出版爲主營業務之一的圖局。震亞圖局依靠上海地區的家和收藏家資源,出版了近百種法字帖,在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設立經銷處。民國前期法字帖的出版改變了法史的發展面貌,極大地推動了帖學的重興。

  • 标签: 震亞圖書局 朱崇芳 民國 字帖出版 李瑞清
  • 简介:法之'引帶'主要指點畫間或字間的纖細筆道。草'引帶'有字内與字間之别。字内引帶較早出現在先秦篆中,經過漢隸繼承,至章草逐漸成熟;字間引帶較早出現于漢代章草之中,至今草'一筆'的出現,則更爲自然常見了。按用筆方式,草'引帶'主要分爲牽綰引帶、折搭引帶、掠戈引帶和使轉引帶。歷來家對草'引帶'頗有争論,主要體現爲魏晋草觀念下的'引帶'之争,及其'熟後求生'草審美觀下的'引帶'之批評。

  • 标签: 草書 引帶 懷素《自叙帖》
  • 简介:沙孟海先生提出'斜劃緊結'體勢與'右手執筆'自然寫直接相關的觀點,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啓迪我們把筆勢和體勢置于漢字筆順與右手執筆這個方法論構架内去考察,對照法作品,深入分析'斜劃緊結'體勢的審美特性,探索正體'斜劃緊結'體勢驅動横向筆勢總體轉向爲縱向下行,致使新形態的字勢、字組、字行、章法的産生與發展,極大擴展了法藝術的表現力,這是漢晋法順應社會需要而便捷化發展的内部機制,王羲之今體是'右手執筆'自然寫與便捷寫的典範。'右手執筆'是法藝術寫性的支點,决定了法藝術的審美特性。

  • 标签: 筆勢 體勢 字勢 斜劃緊結 右手執筆 書法審美
  • 简介:厲鶚編撰《玉臺史》,首次集中展現了歷代女性的法成就,值得探究.當時文士群體的諸多風習,如尋碑訪古、畫鑒藏、藏鈔校勘之舉均有力促成了《玉臺史》之成.尤爲隱微者,身處文字獄漸趨嚴酷與滿漢文化博弈的社會環境中,厲鶚通過彰顯蔡玉卿等才女而緬懷逝去的華夏正統,無法消釋的遊仙情結亦藉强調家'女仙'身份而得到展演.

  • 标签: 史成 文士風習 清中葉
  • 简介:懷素《自叙帖》中提及贊揚他法的名人有刑部顔真卿、司勳郎盧象、司勳員外郎錢起、禮部侍郎張謂、吏部侍郎韋陟、永州太守王邕、御史李舟、許9、戴叔倫、竇冀、處士朱逵11人,而陳思《苑菁華》中著録有李白、王邕、戴叔倫、朱逵、魯收、竇冀、任華、蘇涣、貫休、錢起等詩人寫給懷素法的詩歌。本文認爲李白所作《贈懷素草歌》不是李白所作,而是他人杜撰,但《自叙帖》中提及的草詩分别描述了懷素草的'形似''機格''疾速'等方面的藝術特徵以及懷素'愚劣'的性格,本文就《懷素草歌》作認真辨析,對這些詩歌的創作者及詩文的文獻著録情况作了認真考論。

  • 标签: 懷素 草書歌 形似 機格 疾速
  • 简介:徐珙爲唐代大法家徐浩的侄子,以隸見長。因法界歷來對唐隸多有微詞,故于徐珙其人其自然關注甚少。在現存的唐代隸碑刻中,徐珙的作品數量較多、寫年代跨度長、寫水準高、保存完好,筆者從徐珙身世考辯入手,通過其銘石法作品本體,剖析其隸藝術成就,得出兩點結論:第一,徐珙是唐代被埋没的一位功力深厚、富有創新精神的隸大家,其仕途的低落、銘石法活動的長期中斷是導致其名被掩的直接原因;第二,由于法界長期以來對唐代隸的偏見,以至于對新出土的徐珙銘石法作品視而不見,研究者無幾。筆者以爲,在法創作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應重新審視唐隸,取其正大氣象,去其楷法,融以篆籀,必能開拓當代隸創作新格局。

  • 标签: 徐珙 隸書 唐代隸書
  • 简介:中國古代法理論著述數量宏富,晚清劉熙載所著《概》則是中國古代學理論的集要與昇華之作。本文通過分析劉熙載《概》中對各字體的表現形態、風格特徵、審美規範等的論述,對法藝術形態的基本規律——變化與協調的辯證統一進行了探索,並對劉熙載'不齊而齊'的文藝理論思想進行了闡述。

  • 标签: 古代書論 變化與協調 “不齊而齊”
  • 简介:本文從元初法棄顔而改學魏晋入手,分五部分闡述:入元後文人'名節'的困境;法凋敝的元代社會;提倡復古與自我救贖;學顔怪傑楊維楨;趙孟頫與楊維楨的身後是非。作者以發掘新史料爲依據,以新的視角來重新看待元代的法史,對趙孟頫、楊維楨爲代表的家進行評説,盡可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出元代法文化生態狀况。

  • 标签: 名節困境 趙孟頫 復古與自贖 楊維楨 守節與創新
  • 简介:在梁啓超的政治、學術生涯中,法雖爲餘事,但他'終日孜孜,而無勞倦',視法爲一項事業或人生'不失爲第一等的娱樂'。他最擅長的體是從六朝碑版和墓志中化出的楷和行楷,然而真正痛下功夫却是從漢魏隸切入的,他于隸有着特殊的情結。本文從《雙濤閣日記》所見習隸情况、隸碑帖收藏及題跋情况、彩箋中的隸世界、隸碑帖臨摹與創作這四個方面闡述梁啓超獨特的隸情緣,並通過豐富的實例揭示出梁啓超隸風格的特徵。身處風云變幻的近代中國,梁啓超遊情翰墨,醉心漢魏碑刻,'靠臨帖來鎮定自己','伏案習魏晋六朝人,以寄托其鬱悒不平之氣'。無疑法已成爲梁啓超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

  • 标签: 飲冰室主人 隸書情結 風格
  • 简介:法研究》季刊中國第一本法類純學術期刊感謝您的關心與垂顧,感謝您一如既往的厚愛與支持.2018年,《法研究》将以30年的積累爲基礎,以開闊的视野,吸收海内外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理論性、學術性并重,全方位構建法研究的新格局、體現新内容.訂購方式一、全國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4-914二、上海畫出版社直銷部訂閱1)銀行匯款户名:上海畫出版社有限公司

  • 标签: 歡迎訂閱 法研究 研究歡迎
  • 简介:通過對孫過庭《譜》的分析以及對'人俱老'這一命題的討論,揭示人生體悟融入寫的機制:在精深把握寫技巧的基礎上,始終把寫與即時生存狀態緊緊聯繫在一起;通過對'人俱老'與'如其人'兩個命題的比較,指出兩者質的區别以及所對應的截然不同的創作方法,揭示了中國法創作深層機制的歷史演變。

  • 标签: 孫過庭 人書俱老 書如其人 日常書寫
  • 简介:在中國古代法鑒藏史上,祝允明法的鑒定一直是困擾收藏家與研究者的大難題。之所以説其難,不僅因爲祝氏作真僞混雜,使收藏家莫衷一是,也因爲由此産生的疑案甚多,研究者中亦聚訟紛紜。有鑒于此,本文本着去僞存真、正本清源的目的,以筆迹學的理論爲支援,在系統梳理祝允明存世法作品的基礎上,建立了存世祝允明法中真品與僞作的兩個標準件系列,從而爲祝允明法真僞的鑒定及相關研究樹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標本系統。

  • 标签: 祝允明書法 真僞 標準件 筆迹學
  • 简介:五、祝允明真僞標準筆迹學特徵的比較前文分别列舉祝允明僞標準7件,以及真迹標準12件,大致構成了祝氏各時期各體真迹的標準面目,以及某一類僞迹面目。需要强調的是,以上羅列並不包含所有僞的類型,如已知的吴應卯類型的僞,因爲劉九庵先生已經

  • 标签: 定案 案研究 法準
  • 简介:本文追溯歷史文化背景,從文學、文論與法、學的互動去解讀西晋衛恒《四體勢并序》的形制及首篇《字勢》;從魏晋衛氏法世家和東漢崔氏法世家去理解《四體勢并序》的法史意義。探討衛恒使用“字勢”概念貫通文字起源、“六”和“古文”“篆籀”“小篆““隸”“草”“行”等字體、體,各體的代表性家、創作的思維方法,試圖解答“古文勢”“士人章草”“尺牘草”“千里面目”“儀”“號匆匆不暇草”“張芝草聖”等疑難問題,從而揭示“字勢”概念的深刻内涵。衛恒首創“字勢”概念及“用筆(筆勢)”“結字”概念,以致成爲古代學理論體系中的核心概念。《四體勢并序》標志着中國古代學的正式確立。

  • 标签: 衛恒 《四體書勢》 字勢 用筆 結字 草書
  • 简介:董其昌爲明末著名的畫家,吸引着衆多國内外研究者,但從當前的情况看,董其昌與東武(今山東諸城)文士的交游及相關法活動則鮮有研究,本文從董加入“東武西社”入手、董與諸城丁氏家族等文士的交游切入研究,對其留在諸城的迹及其對東武法影響進行研究,并以實物爲例加以剖析,從另一個角度來補充董其昌藝術研究。

  • 标签: 董其昌 東武西社 丁惟寧 丁耀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