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健康管理措施应用于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我社区60例居家失能老年人,依据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式的护理,研究组加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应用于65岁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一年,具体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参选患者均在我社区档案中随机抽取的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患者,共选取人数为56例。应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两组,记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28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CDSES)、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D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家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和失能老年人的养老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于2020年6月—10月采用随机抽样法在陕西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地区共6个乡镇对211名失能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访谈,并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的211名失能老年人中,对社会支持不满意49名(23.22%),一般满意110名(52.13%),满意52名(24.6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等级、慢性病数量、2019年是否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距离最近医疗机构用时、与家人的关系是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女性、失能等级越低、2019年没有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是配偶、距离最近医疗机构时间越短的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水平越高(OR分别为2.07、71.52、30.75、19.22);与家人关系不好的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水平越低(OR=0.39)。结论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失能等级、慢性病数量、近年是否住院、生活中最重要的照顾者、距离最近医疗机构用时、与家人的关系是失能老年人对社会支持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居家失能老年人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使用意愿进行调查,做好分析。方法:通过选取社区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依据评估结果选取符合要求的失能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人数为102名,共回收问卷100份。包含照护技能的6个条目、文化及伦理观察组5个条目。结果:通过对不同特征失能老年人是否愿意使用“互联网+”长期护理服务的原因分析,其中生源地、婚姻状况、意识水平是否清醒、失能情况等均是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的医疗质量和安全、信息安全、服务行为规范性、护士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管,能够提升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的使用意愿,效果较优。
简介:【摘要】目的: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实施智能化护理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其对老年人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为限定时段,收录72例失能失智老年人作为研究样本并借助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患者区分,对照组纳入36例并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纳入36例并落实智能化护理技术方法,对不同分组老年人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比照。结果:基于对不同护理手段的实施,干预组老年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干预组老年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将智能化护理技术方法有效应用于失能失智老年人护理中,可在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提供支持,具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老年人临终前的失能发展轨迹。方法利用2002-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数据拟合纵向项目反应理论(LIRT)模型,通过其中的难度阈值参数分析我国老年人ADL失能顺序;进而拟合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老年人临终前失能水平的变化轨迹。结果共纳入2002年进入队列的5 817名老年人,其中男性占41.81%,基线年龄为(86.80±12.40)岁,随访时间M(Q1,Q3)为4(3,8)年。LIRT分析结果显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中难度阈值参数最低的是洗澡部分受限(0.41±0.05)、最高的是室内移动完全受限(6.19±0.16);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中难度阈值参数最低的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部分受限(-3.01±0.07),最高的是探访邻居完全受限(1.51±0.07)。失能发展轨迹中,临终前男性较女性平均失能水平更低(P<0.001),独居老人较非独居老人失能水平更低(P<0.001);文盲老人失能水平高于非文盲老人(P<0.001)。失能水平随时间的线性变化率与二次项系数的估计值分别为0.231(P<0.001)与0.002(P<0.001)。结论我国老年人失能过程存在一定的规律性,IADL失能早于BADL,失能项目中下肢为主的项目比上肢为主的项目易失能,复杂项目比简单项目易失能。失能轨迹的增速会随时间加快,对失能人群的干预重点应放在女性、非独居、文盲老年人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失能老年人居家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40例失能老年人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能老年人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居家服务中对失能老年人应用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CNIMP)的价值。方法:本次受试者为100例失能老年人,研究以2022.01~2023.03为期限,经双盲法分为50例/组,组名分别设置为甲和乙。甲组未参与任何活动干预,乙组参与CNIMP活动干预。比较满意水平及不良事件。结果:乙组的满意水平总体较甲组更高(P<0.05)。乙组的不良事件合计百分比较甲组更低(P<0.05)。结论:在居家服务中对失能老年人应用CNIMP后,既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又能提升其满意水平,且可保障居家安全,可借鉴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对轻中度失能老人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失能老人72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OT训练结合常规运动训练,实验组给予OT训练结合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MBI评分和B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MBI、BD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低负荷节律性运动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失能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