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冷涡影响下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的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的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同时对流云团发展;干侵入与对流层高层的下沉运动、高值位涡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强降水区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另外,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带来的短时间水汽辐合为短时强降水集聚了一定的水汽条件。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将不稳定层结中包含水汽的气块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简介:在高架火炬系统中,在排放结束或者小量排放时,筒体内的火炬气上升动量不足,常使得外界空气侵入火炬头内,引发闷烧、回火等现象,从而危害设备及运行安全。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工业界的常规做法是通入吹扫气体,提高火炬气动量。同时为节省吹扫气体用量,通常会在火炬头根部设置速度封或分子封等密封装置,以更好地阻止外界空气侵入火炬筒体。一些火炬设计规范中虽然规定了安全吹扫速度,但没有考虑密封装备自身结构与吹扫气体性质不同带来的影响。文章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了高架火炬的空气侵入现象,分析了密封装备在防止空气侵入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能对实际工业运行中选取合适的密封类型和结构提供参考。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和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1—2日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从大暴雨发生区附近低空急流、干侵入活动和卫星云图演变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发生前低空急流迅速向低层扩展加强,超低空东南急流迅速加强,为大暴雨发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对流中层干层加强了暴雨过程的对流性不稳定;湿度梯度锋区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为干冷空气侵入。此次大暴雨形成过程中卫星云图的演变为:暴雨发生前有低湿、高位涡的冷空气向低纬度移动、并不断加强;在雨带维持阶段,强降水区在红外和水汽图像,主要特征有向北、向东北、向东、向东南、向南及向西南疏散的外流丝缕状卷云,同时西北侧不断有小尺度的暗区补充;强降水结束前,从南亚高压脊的北侧动力干带东移,反气旋脊快速扩大,反气旋结构更加松散,强降水区附近副热带西风急流逐渐减弱消失;同时可知强降水发生在强对流云团梯度最大值时段,因此卫星云图特征对强降水发生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此次辽宁地区大暴雨过程两个强降水中心位于背风坡附近,说明地形抬升对此次对流性强降水的对流加强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天然气一种优质的燃料以及化工原料,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长距离的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天然气的输送质量。因此,积极的对天然气输送管道进行干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良好的天然气输送质量。本文主要针对长输天然气管线中干空气干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相关意见,希望能够加强干空气干燥技术在天然气输送中的应用,保证良好的天然气输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