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6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A组(21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21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C组(2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3个组别。经手术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三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三组FVC、FEV1指标均有所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均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术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肺功能所受影响最小,开胸肺叶切除术对肺功能影响最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开胸手术后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方法对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我院行开胸手术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实施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所以患者中均未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对行开胸手术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可有效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不同类型肺隔离症(pulmonarysequestration,PS)的疗效及优缺点,为肺隔离症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本院收治的肺隔离症患儿208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70例,年龄1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19.70±48.82)个月;叶内型143例,叶外型62例,叶内叶外同时存在3例。将叶内、叶外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分别比较两型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留置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20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叶内型143例中,53例予开胸手术,90例予胸腔镜手术;叶外型62例中,10例予开胸手术,48例予胸腔镜手术,颈部手术2例,腹腔镜手术2例。叶内型病例中: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2.53±40.80)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6±4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4.86±7.76)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36.53±38.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01);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12±2.46)d,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67±0.8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胸腔镜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0.16±265.96)mL,开胸手术组平均胸腔引流量(315.50±120.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P=0.98);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42±3.04)d,开胸手术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0±2.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叶外型病例: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9.28±20.06)min,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7.50±15.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26±1.41)mL,开胸手术组平均术中出血量(9.13±7.38)mL,差异有统计学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胸术后肺部感染( PTPI)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至我院给予胸外科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共 160例,时间段为 2016.1.22-2017.1.22,分析术后 PTPI的发生率,总结易感因素与防治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出现 PTPI的有例,发生率为,实验组患者年龄大于等于 60岁、术后肺功能最大通气量低于 70%、存在吸烟史、第一秒用力呼出量小于 60%、术前肺内存在感染病灶的发生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高, P< 0.05。结论 分析开胸术后发生 PTPI的易感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应加强相关的防治措施,将术后 PTPI发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患者9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为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为患者采用开胸手术,通过对比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8.4±70.8)min、术中出血量(138±23)ml、术后引流量(661.8±158.7)ml、胸管留置时间(6.8±1.7)d、住院天数(11.6±2.8)d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1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值<0.05)。结论与使用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相比,使用胸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