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胸腺瘤是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生率占纵隔肿瘤的20%-40%,绝大多数胸腺瘤位于前上纵隔。异位胸腺瘤少见,可发生于中后纵隔、颈部、甲状腺、心包、肺实质、胸膜、支气管及胸壁等部位[1,2]。而发生于膈肌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异位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膈肌 纵隔肿瘤 发生率 上纵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形态学变化和异位胸腺确切分布,为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2008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非胸腺瘤)150例,其中男64例,女86例;年龄14~75岁,中位年龄43岁;病程3个月~8年,中位病程17个月。合并甲亢37例,视神经炎3例,抗AchR抗体>2.99 μmol/L 138例,<2.99 μmol/L 12例。本组研究将颈根和前纵隔脂肪组织分为12组,术中利用胸腔镜、纵隔镜完整切除胸腺组织,清除颈部和前纵隔各组脂肪组织和异位胸腺。结果全组无死亡,均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经右胸入路手术。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126例(84.0%),萎缩胸腺17例(11.3%),正常胸腺7例(4.7%)。术后胸腺为双极上52例(34.7%),多头上极98例(65.3%)。颈部和前纵隔脂肪组织内发现异位胸腺59例(39.3%),1~12组纵隔脂肪内异位胸腺发生率分别为7.8%、10.0%、8.8%、3.8%、3.0%、2.5%、0、0、0.7%、13.3%、12.3%和9.1%。剥净脂肪组织的纵隔胸膜上未发现胸腺滤泡增生。术后随访2~12年,随访率88.0%(132/150),完全缓解率44.7%(59/132),有效率89.4%(118/132)。结论研究胸腺形态学和异位胸腺确切分布,对胸腺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重症肌无力治疗效果。术中应注意保护单侧纵隔胸膜,实现真正意义的微创胸腺扩大切除手术。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胸腺 异位胸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病史患者女,41岁.自1994年3月出现向心性肥胖、面部痤疮、皮肤色素沉着、胡须增多、月经不规则、乏力、口渴、多尿和多饮等症状.血皮质醇356.0nmol/L;昼夜节律消失;尿皮质醇1082.0μg/24h;地塞米松8mg不能抑制.

  • 标签: 胸腺不典型类癌 异位ACTH综合征 病理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超声在小儿颈部异位胸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研究对象:10名颈部异位胸腺男患儿;左侧9例、右侧1例,初次诊断时间1个月-8岁,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影像学表现。结果 结果显示10例患儿颈部异位胸腺超声结果均提示出现实性中等回声的包块,具有清晰边界、包膜完整、内部回声高、且呈多发线条状,均匀分布,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与周围组织无侵犯表现,胸骨后方显示正常胸腺,2者具有相同的声像表现。随着机体年龄不断增长,内部具有密集的高回声,呈线条状。结论 小儿颈部异位胸腺经超声检查具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与其他疾病结果区别明显,一般不需要鉴别诊断,首选超声检查。

  • 标签: 超声 诊断 影像学 颈部异位胸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内异位胸腺(esophageal ectopic thymus,EET)的临床特征,提高对EET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一例食管内异位胸腺患儿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过程,并以"异位胸腺"、"儿童"和"婴幼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Ectopic thymus"、"Children"、"Infant"为关键词检索生物医学文献(PubMed)数据库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录的相关病例,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患儿,女,1岁11个月,因进食后呕吐实物伴短暂窒息1 d入院,既往无任何不适。颈、胸部超声和CT检查均显示食管上段实质性占位。术中见肿物位于上段食管腔内,术后标本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均提示为胸腺组织。患儿术后带气管插管至重症医学科监护2 d后转入普通病房,予禁食、补液、雾化治疗,7 d后拔除胃管,进食无吞咽困难和其他不适,8 d后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造影剂通过食管顺利,食管黏膜皱襞完整,食管无狭窄及扩张。患儿进食正常,无呕吐、吞咽困难等不适,体重正常增长。文献检索收集到53例异位胸腺患儿资料,包括本例在内共54例。其中,发生在颈部的异位胸腺34例,多发生在甲状腺上(18例);胸腔内双侧异位胸腺1例,食管异位胸腺1例。大部分病例可经超声诊断,且临床症状不明显,最常表现为颈部或甲状腺周围无痛性肿块。异位胸腺合并症少见。结论异位胸腺有必要在术前确认纵隔胸腺,尤其是婴幼儿,应注意避免将整个胸腺切除继发免疫功能不全;对于可疑为食管附近异位胸腺患者,食管造影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物的位置。

  • 标签: 胸腺 异位 食管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异位胸腺或鳃器分化的肿瘤相关报道日益增多,其包含异位胸腺瘤、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以及伴胸腺样分化的癌,认识和掌握此类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异位胸腺或鳃器分化的肿瘤的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以及病理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断能力。

  • 标签:
  • 简介:以往的免疫观念认为,机体对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发挥的防御作用,即是免除传染病的自身能力,近年发现,机体的免疫系统还具有监视和杀灭体内出现的癌变细胞,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也即是“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作用。

  • 标签: 寿命 胸腺 免疫系统 癌变细胞 病原微生物 防御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通常呈惰性生长,少数可向胸腔内外播散,常伴副肿瘤综合征。治疗上无论分期早晚都应首选手术,侵袭性胸腺瘤常需诱导和辅助治疗,其预后与Masaoka分期、WHO分型、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大小、副瘤综合症、大血管及淋巴结受侵和早期复发相关。目前对于辅助治疗的最优化方案及受益人群尚未达成统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胸腺瘤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胸腺瘤 胸腺癌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诊断胸腺囊肿的CT影像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9年2月以来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囊肿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分析CT影像中囊肿的位置、大小直径、形状、病变密度、边界情况、单房或者多房、强化后特点。结果CT影像下观察囊肿内部特征,前纵隔囊肿40例,直径平均在(3.45±1.15)cm,形状圆形、类圆形,囊壁CT下菲薄;中纵隔囊肿7例,直径平均为(3.01±1.02)cm,形状条形、类椭圆形,囊壁在CT下显示壁薄或不可见。40例前纵隔囊肿中,边界清晰,CT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病变密度处于低密度且均匀;7例中纵隔囊肿中,边界均清晰,CT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病变密度处于等密度均匀状态。结论CT是胸腺囊肿的重要检查方法,CT的影像可以很好的显示囊肿的大小直径、形状、单房或者多房、密度等特点,对胸腺囊肿的确诊和术前的检查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 目的 : 探讨分析诊断胸腺囊肿的 CT 影像 表现。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 2月至 2019年 2月以来 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囊肿病例资料 进行研究分析 ,分析 CT 影像中囊肿的位置、大小直径、形状、病变密度、边界情况、单房或者多房、强化后特点。结果: CT 影像下观察 囊肿内部特征 , 前纵 隔 囊肿 40 例,直径平均在 ( 3 . 45 ±1.15 ) cm ,形状圆形、类圆形,囊壁 CT 下菲薄;中纵 隔 囊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腺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浸润型胸腺瘤,即使外科认为已“完整切除”,术后仍应对瘤床作根治性放疗。非浸润型胸腺肿瘤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低于2%,不作术后放疗,但需密切观察,一旦复发,再经手术并加放疗,仍有可能治愈。

  • 标签: 胸腺瘤 放射 治疗
  • 简介:胸腺瘤是较常见的成人前纵隔肿瘤之一,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10%。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及Masaoka-koga分期。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恶性胸腺瘤主要治疗方式。作者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恶性胸腺瘤的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纵隔肿瘤 胸腺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专家论坛
  • 简介:摘要:胸腺肿瘤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疾病,在发病之后拥有较为明显的特点。这一肿瘤容易向心脏转移,转移之后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本文针对胸腺瘤到心脏的转移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胸腺瘤的相关内容,其次讨论了胸腺瘤到心脏转移的手术治疗,最后提供了胸腺瘤到心脏转移的时候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希望通过本文针对相关内容的综述,可以为胸腺瘤到心脏的手术治疗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胸腺瘤 心脏转移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