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弓形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物,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和禽类中间宿主。弓形能分泌多种效应分子,这些效应分子能够作用宿主细胞并促进虫体的增殖。其中,棒状体蛋白18(ROP18)是一种寄生毒力衍生因子,是弓形毒性的决定性因子之一。在感染过程中,ROP18被分泌到宿主细胞质中,最终定位到细胞膜上。ROP18是一种苏氨酸激酶,但是介导其病理效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弓形关键毒力因子ROP18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弓形虫 ROP18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妇科3种常见恶性肿瘤人群中感染弓形的情况,探讨女性患有恶性肿瘤与感染弓形的相关性,为后续该类人群弓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114例卵巢癌、107例宫颈癌和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20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弓形IgM和IgG抗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弓形感染率和总体血清抗弓形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9%(89/331)、26.28%(87/331),均比对照组的5.00%(10/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32、37.73,P<0.01)。研究组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种不同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弓形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7%(32/114)、25.23%(27/107)、25.45%(2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2.26、27.32、28.00,均P<0.01)。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弓形感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染防控。

  • 标签: 弓形虫 妇科恶性肿瘤 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妇科3种常见恶性肿瘤人群中感染弓形的情况,探讨女性患有恶性肿瘤与感染弓形的相关性,为后续该类人群弓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妇科恶性肿瘤(114例卵巢癌、107例宫颈癌和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200例门诊健康体检正常的女性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血清抗弓形IgM和IgG抗体。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弓形感染率和总体血清抗弓形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9%(89/331)、26.28%(87/331),均比对照组的5.00%(10/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9.32、37.73,P<0.01)。研究组中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3种不同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弓形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8.07%(32/114)、25.23%(27/107)、25.45%(28/11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2.26、27.32、28.00,均P<0.01)。结论免疫功能低下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弓形感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感染防控。

  • 标签: 弓形虫 妇科恶性肿瘤 感染 调查
  • 简介:摘要艾滋相关脑弓形病死率高,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生存及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像诊断在其早期确诊及后续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规范应用影像技术、正确认识艾滋相关脑弓形的特征性影像表现至关重要。尽管艾滋弓形的影像表现多样,但仍具有其特征性表现,目前艾滋相关脑弓形的影像诊断缺乏统一共识。本共识基于当前最新研究证据,结合询证医学证据分级系统的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综合考虑临床实际及专科医师经验,形成最终的影像诊断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形成最佳决策方案,有效提升早期诊断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综合治疗。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脑弓形虫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弓形作为一种可以在专性细胞中寄生原虫,在我国人群当中的感染率可以达到10% 到15%之间,且大部分都属于隐性感染。尤其是对免疫力较低的人群而言,很容易在受感染后出现严重的弓形。因此,本文在了解弓形研究背景的基础上,在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后,分析实际获取的最终结果。

  • 标签: 弓形虫 免疫荧光 流式细胞技术 质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牦牛脑包是一种在放牧容易传播和流行的寄生,这种主要是由多头蚴寄生在牛的大脑和脊髓中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其危害比较严重,一旦没有做好及时的预防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现象。本文主要介绍了牦牛脑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的要点内容。

  • 标签: 牦牛 脑包虫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在羊养殖过程中,羊脑包是常见的一种寄生病症。发病羊的症状主要表现在神经症状方面,患病时导致意识消失最后死亡,羊脑包的引发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羊类的生存,给羊类养殖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危害整个羊群的健康,所以,通过对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防止羊脑包 对于羊群的危害。

  • 标签: 羊脑包虫病 预防和治疗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公共卫生健康的问题。影像学技术在肝包的早期诊断、术前评价及疗效监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包影像诊断缺乏统一共识,不利于影像专业人员学习培训以及临床对于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为此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多家医院的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家,在充分学习国际指南、文献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对建立指南及标准的方法学要求,针对肝包影像学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师在肝包影像学临床应用中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棘球蚴病,肝 影像 诊断 标准
  • 简介:摘要: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对牛肉制品的需求也有了明显增加,并推动了牛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但在肉牛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展下,牛包发生及流行率也出现了逐年升高趋势,成为了放牧区域常见病症。而且很多养殖户在宰杀牛的过程中未能科学处置脏器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导致包逐步从牲畜转而传播到了人类群体,导致包感染范围及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故而需充分重视对牛包的诊断及防控。

  • 标签: 牛包虫病 诊断 防治 措施
  • 简介:摘要泡型包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人兽共患寄生,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中发生颅脑转移者罕见,一旦发生则难以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脑泡型包的流行学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泡型包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人兽共患寄生,在人体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中发生颅脑转移者罕见,一旦发生则难以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相鉴别,若未能及时、正确诊治,可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对脑泡型包的流行学特点、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很大发展,但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动物类疾病的出现,高原牦牛包是其中一种。包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多数发生在牛羊身上,尤其是以牦牛为主。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当牲畜感染这类疾病时,会严重影响牲畜生长发育、降低生育率、 影响肉类品质,甚至可能造成牲畜死亡;当人感染时会造成人们的思想压力,影响正常生活。由此可见, 如果不对包进行及时有效防治,将会极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阻碍。 针对这种疾病,本文简要介绍高原牦牛包的防治措施。

  • 标签: 高原牦牛 包虫病 畜牧业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泡型包是由多房棘球蚴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其特点是肿瘤样、浸润性生长,病情严重且致死率高。虽然泡型包病患者数量不多,但因其病情严重、并发症较多、治疗困难,故多需终身治疗。目前,临床上有3种泡型包治疗方案,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超声或CT引导下的介入、内窥镜介入),单纯药物治疗。本文分析了上述方案的优缺点,为临床正确选择泡型包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 标签: 泡型包虫病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藏羊包,主要由多头囊尾蚴寄生在羊脑、脊髓中所致。一旦此疾病在藏羊养殖过程中出现,将会给养殖业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制约养殖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做好藏羊包病危害和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 标签: 藏羊 包虫病 危害 防控介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牛脑包是指寄生于牛、羊脑部的多头蚴引发的流行性疾病,初期症状与脑炎相似,若未能及时确诊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会造成养殖业大量经济损失,不利于养殖业发展及规模扩张。通过研究该疾病案例可知,由于多头蚴寄生于牛羊脑部位置不同,压迫神经中枢或神经系统程度不同,会具有不同的病状,因此治疗过程中需判断寄生所处脑部位置再分析解决方案,故而该病的诊疗相对复杂。本文主要分析牛脑包的病原体、病情特点,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提出相应诊断方式,同时应将该病症与脑炎进行区分,注意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

  • 标签: 脑包虫病 诊断治疗手段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