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心胸外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心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感染、坠床、导管滑脱、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护理满意,4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坠床、导管滑脱、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主体,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发生危险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胸外科患者多管道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胸外科住院患者10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74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后出现管道堵塞3例,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管道堵塞10例,感染3例,未发生气胸及其他并发症。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患者病情严重及发展情况复杂,在护理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针对性的多管道安全管理护理措施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充分的认识,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类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类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分析心胸外科治疗创伤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本院胸外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均为创伤性气胸,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在创伤性气胸的治疗上,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有更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116-02摘要本文通过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增强型溃疡贴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从而探讨溃疡贴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结果显示溃疡贴在心胸外科护理中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关键词溃疡贴;心胸外科心胸外科属于高危科室,病人术后生活大多不能自理。外伤胸部受损严重,导致患者不能自主翻身,从而易形成压疮,而压疮的防治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难题,如何有效预防压疮一直是护理人员讨论的热点、焦点。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过程繁琐,效果差,时间长,护理的工作量大。我科室于2013年开始使用溃疡贴治疗压疮,取得了满意效果。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35-01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本院就诊并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32例患者的睡眠障碍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睡眠的相关因素包括疼痛(占99.24.%)、体位不远(占83.33.%)、咳嗽〈占74.24%)、环境干扰(占57.58.%)、心理压力(占45.45.%)。结论影响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疼痛、体位不适、咳嗽、环境干扰、心理压力等,针对上述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