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鼓吹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代西方社会在对外政策上出现了意识形态化倾向,他们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统治体系推向世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冲突一方面带有“雅尔塔协议”势力范围划分的影响痕迹,另一方面带有更加严肃的意识形态基础,即意识形态统治,亲西方的民主势力得到实际的援助和舆论的支持。现代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变成了关于人权、民主、市场经济、普世价值等神圣概念的世俗化的宗教,并试图冒充为科学的和普遍的体系,在本质上呈现出意识形态一元化趋势。他们依靠主体的自信和社会对意识形态公理的接受确保了这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全面统治,认为西方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能保障全体民众享有最高水平的自由、福利和参与政治的权利,自信所有国家迟早都会采取这种制度,西方应该帮助他们,并同反民主的势力作斗争。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这些思想本质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高度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科学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和虚假性,揭示了其与德国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本质联系。以此为逻辑前提,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问题包括:意识形态的根源、本质及其生产机制,以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建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了历史唯物主义解答,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原理基础。不仅如此,浸透其中的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意识形态问题而言,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简介: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旋律片、娱乐片(商业片)、探索片(艺术片)的划分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断裂: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发家致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个人奋斗等新的意识形态表述,另一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需要小心维护旧有的意识形态窠臼。这种意识形态的“双轨制”使得主流价值观的建构经常陷入悖论,正如2000年因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播而掀起的“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英雄”的讨论。这种争论本身呈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面孔:一个是前苏联时期的无产阶级道德典范,是大公无私、为革命/集体/国家牺牲和奉献终生的共产主义战士,
简介:翻译研究的文化派代表人物勒菲弗尔提出了制约翻译过程的三要素: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其中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因素,诗学和赞助人两要素也都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是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意识形态因素决定着主题的选择和表现的形式。本文主要结合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验证:翻译过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包括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两部分,其中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涉及了该社会中赞助人的力量。两种意识形态共同起作用,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对翻译材料和翻译策略进行选择,从而实现对翻译活动的隐性操控。
简介:在古代以色列文明中,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巨人形象源自以色列民族上古传说,其庞大的体型与令人发指的暴行在古代以色列民族文化中广为流传,逐渐演化出独特的巨人神话母题。古代以色列文献作者则有意识地利用该母题,表达对民族信仰与历史人物的立场与态度,形成“以巨人言恶”的书写传统。在此基础上,借助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古代以色列文献作者对“灵与肉”的张力关系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观念进行了充分探讨。因此,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是以色列民族关于罪恶起源、公义观念以及神学、哲学思辨的复合载体,无论是其传说发端的神秘性、文学形象的鲜明性还是哲学思辨维度上的深刻性,在以色列民族文化系统中都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