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肠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胃肠外科住院患者800例;发生SSI感染率27例(3.33%),急诊手术感染率7.33%,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00%(χ2=6.22.,P<0.01);手术时间≥120min的感染率6.66%,明显高于<120min的2.61%(χ2=6.33,P<0.01);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6.42%,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的2.72%(χ2=6.55,P<0.01);住院天数大于15d的感染率9.00%,明显高于8~14d(χ2=6.88,P<0.01);Ⅲ类切口感染率7.75%,明显高于Ⅰ类、Ⅱ类切口感染率2.08%、2.08%(χ2=6.98,P<0.01)。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为SSI的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 )进行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8-2020年住院1947例输血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酶联免疫方法对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进行检测。结果:2018年HbsAg阳性率7.96%;Anti-HCV阳性率0.32%;Anti-HIV阳性率0.32%;Anti-TP阳性率1.43%。2019年HbsAg阳性率8.15%;Anti-HCV阳性率1.33%;Anti-HIV阳性率0.30%;Anti-TP阳性率3.41%。2020年HbsAg阳性率9.31%;Anti-HCV阳性率0.78%;Anti-HIV4阳性率0.62%;Anti-TP阳性率3.26%。结论: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均具有一定比例的阳性检出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各感染性指标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还能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216例骨科伤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采集其伤口部位的分泌物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病原菌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采用PhoenixTM100微生物鉴定仪和K-B法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16例骨科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出2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9株,革兰阴性菌145株,真菌6株;病原菌种类由高到低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2株、铜绿假单胞菌46株、大肠埃希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27株、肠球菌属16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阿米卡星敏感性高。结论骨科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复杂,病原菌种类繁多,临床需及时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促进患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菌检验结果,旨在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科在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 120例伤口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120例伤口感染骨科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 134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 85株( 63.43%),革兰阴性菌 49株( 36.5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及其他。革兰阴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结论:导致骨科患者伤口感染因素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骨科患者感染后及时地对其予以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女性阴道分泌物感染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阴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6月于医院妇科进行检查的88名女性资料,对所有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统计其阴道清洁度、阴道感染率及感染病原体类型。结果 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显示,Ⅲ度37人占42.04%,Ⅳ度30人占34.09%,Ⅱ度14人占15.91%,Ⅰ度7人占7.95%,其中Ⅲ-Ⅳ度女性所占比例较大;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后,88例发生阴道感染,感染率为100%,其中感染真菌49例占55.68%,细菌19例占21.59%,滴虫16例占18.18%,淋菌15例占17.04%,混合感染14例,占15.91%;对发生阴道感染的88例患者年龄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0-42岁患者阴道感染率显著高于42-55岁和>55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42岁患者是阴道感染多发人群,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有利于分析患者阴道感染及感染病原体类型,进而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有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取86份粪便标本。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等应用胶体金法进行检验,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有无差异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三种病毒的感染率,各年龄段病毒病原体分布情况等。结果三种病毒感染腹泻儿童在性别、年龄以及居住地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病毒病原体、患儿年龄段分布等方面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腹泻儿童中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类型,肠道腺病毒居次席,且病毒感染类型和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无显著联系,与患儿年龄段、病毒病原体分布存在一定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部感染临床检验结果的价值。方法120例小儿肺部感染患儿分别选择被动凝集法及微生物快速痰培养方法实施临床检测;对比两种检验方法最终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所有肺部感染患儿,血清总抗体阳性99例(82.50%)。通过微生物痰培养,共检出支原体阳性21例(17.50%)。两种检验方法的最终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小儿肺部感染患儿,通过被动凝集法以及微生物痰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可以有效明确患儿是否表现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并且发现被动凝集法最终结果优于微生物痰培养方法极为明显,但是临床会表现出一定的假阳性,临床可以配合采用微生物痰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检测出疾病类型,为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奠定充分基础,最终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临床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方法用涂片镜检法对2009-2011年住院及门诊患者粪标本进行检查,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79385份粪标本,肝吸虫感染阳性者4045份,阳性率为5.10%(4045/79385),其中女性阳性率(3.13%,1183/37823)低于男性阳性率(6.89%,2862/4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2010、2011年肝吸虫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5%(573,20092)、4.90%(1408/28725)和6.75%(2064/30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肝吸虫感染有逐年递增趋势,在预防和治疗上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重症监护病房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59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的前三位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及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率大于60%,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十分严重。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近100%耐药,70%以上耐甲氧西林,对利福平、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性很高。结论:某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40例小儿肺部感染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肺部感染患儿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选择被动凝集法及微生物快速痰培养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在本组40例肺部感染患儿中,被动凝集法检出血清总抗体阳性36例,阳性率为90.00%,通过微生物痰培养共检出支原体阳性7例,阳性率为17.50%;被动凝集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微生物快速痰培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被动凝集法对小儿肺部感染患儿进行实验室检验的检验结果明显优于微生物痰培养。但是临床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假阳性,应配合微生物痰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以提高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准确的为患儿进行临床诊断,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体检人群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血清HP抗体阳性作为试验组,血清HP抗体阴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的血常规,并做分析比较。结果2940例体检人群中,HP阳性983例,感染率33.44%,男性感染率(34.31%)高于女性(3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以>55岁组感染率最高,HP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HP阳性组的WBC、RBC、Hb、RDW、PLT异常率高于阴性组,MCV异常率低于阴性组。与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WBC、MCV、RDW均升高,PLT降低,男性RBC、Hb均降低,女性RBC无差别、Hb降低。结论体检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应注意预防并及治疗。HP感染对血常规结果有影响,可使WBC、MCV、RDW升高,Hb、PLT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菌检验结果,旨在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伤口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120例伤口感染骨科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134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85株(63.43%),革兰阴性菌49株(36.57%)。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及其他。革兰阴性菌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结论导致骨科患者伤口感染因素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骨科患者感染后及时地对其予以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且末县早期监测已婚育龄妇女血清中抗-TOX-IgMAb、CMV-IgMAb、TOX-IgGAb、RV-IgGAb、CMV-IgGAb,了解我县孕前妇女感染状况。方法对其进行空腹静脉抽血检查,TORC抗体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JISA)法测定,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定结果发现,抗-TOX-IgMAb、CMV-IgMAb、TOX-IgGAb、RV-IgGAb、CMV-IgGAb的阳性率分别为0.56%、1.26%、16.90%、95.39%、91.06%,IgG类抗体中RV-IgGAb、CMV-IgGAb阳性率最高,抗-TOX-IgGAb最底,IgG类抗体明显高于IgMAb。结论通过对本县已婚育龄妇女孕前TORC筛查的回顾分析,已婚育龄妇女TORC感染率较高,需积极而有效的进行监测,并加大对本县已婚育龄妇女TORC感染的宣传力度,提高她们对TORC危害性的认识,预防先天性TORC感染,为孕产妇早期预防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