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选取我国入世前后的外贸数据,分析了我国的主导行业--制造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揭示出我国现阶段的贸易结构虽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但总体来说,在分工价值链上还处于低端;提出了优化我国贸易结构的几个重要手段.
简介:在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从事产品生产的国内产业和提供服务的国内产业,都可能受到国际贸易的损害。其中,从事产品生产的国内产业,可能因为同类进口产品的倾销、补贴或数量增加而受到损害,也可能因为其产品出口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实施不正当、不合理进口限制而受到损害;提供服务的国内产业,可能因为外国服务提供者参与国内服务市场竞争而受到损害,也可能因为其服务输出遭遇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壁垒而受到损害。这些损害,都应当属于贸易救济的范围。要全方位救济国际贸易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我国不仅应当有针对进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进口救济制度,也应当有针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不正当、不合理进口限制的出口救济制度,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备的国际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简介:在中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市场化的相对滞后导致了要素价格的扭曲。本文以此为背景,旨在研究要素价格扭曲是否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起到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同时分析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相关研究发现:第一,相关要素价格的扭曲对于中国企业的出口,确实起到了正向的激励作用,在要素扭曲程度越深的地区中,出口动机越强,则越符合地方政府及与政府有联系的地方企业的GDP增长目标;第二,扭曲要素价格也刺激了外国企业的出口动机,但这种激励效应小于本地区出口动机,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越深,地方企业利润率越低;第三,虽然要素价格扭曲对于我国企业的出口确实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但在扭曲收益的相关转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实际上并没有产生任何收益,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要素市场市场化比较滞后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