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100例住院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计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输血流程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输血路径操作。着重比较两组护士在对输血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频率,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输血方面出现的差错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要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护理输血操作中的差错率,提升患者资料满意度,可在临床上适当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路径 临床输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外科的输血患者为例,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未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前的205例输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4年12月实施理环节细化管理后的232例输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以及输血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血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使输血过程更加安全和规范,提高了输血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血护理 环节细化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输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输血故障,如果不及时观察与排除,不仅使血液成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并容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及医疗纠纷,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高度重视,及时观察与排除,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输血故障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输血管理有效措施,杜绝不良事件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148例术中用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输血顺利人数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对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置方法及其效果。结果148例患者146例输血顺利,安全护理有效率为98.65%,其中,1例出血皮疹、1例出现低热经及时对症处理,病理症状消失,未影响手术进程,术后观察无任何异常反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1.35%。结论加强手术室输血各环节上的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和双核双人签字制度,输血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存在异常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诊断、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把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输血管理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标准、规范地临床输血过程是输血安全性能及临床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临床需科学、合理的使用血液,已达到输血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合理用血,确保输血安全的临床措施。

  • 标签: 输血 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与常规输血输血不良反应。方法将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大剂量输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输血成分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少白细胞组(n=26)与对照组(n=26),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法,少白细胞组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法,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少白细胞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量出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疾病复杂,内部屏障系统遭到破坏,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法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该种技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 常规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少白细胞输血与常规输血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输血患者94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47例)和观察组(n=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对比分析两种不同输血方式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输血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白细胞输血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少白细胞 常规 输血 不良反应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静脉输血中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行静脉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加强静脉输血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前期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对照组为47%,P<0.05。结论加强静脉输血中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出血 不良反应 因素 护理
  • 简介: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广泛存在对血液的不正确使用,造成临床血液供应紧缺,且增加患者的健康风险,为此,WHO血液安全和临床技术策略指出:提高临床输血水平,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临床治疗贫血的传统输血阈值是Hb100g/L(Hct30%),该值是根据最大氧输送到外周器官的理论计算值而人为设定的。

  • 标签: 限制性红细胞输血 输血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情况,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重要性和高危科室。方法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需要输血的2500例患者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结果250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不规则抗体总阳性率为1.0%;微柱凝胶检出的敏感度为100%,聚凝胺法敏感度为88.0%,2种方法的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科、肛肠科以及肾病科不规则抗体检出阳性率占了总阳性率的80.0%。结论微柱凝胶法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检敏感度高,更有利于保证临床上的输血安全;对于肝病科、肛肠科以及肾病科等出现反复输血的科室,在输血前更应该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以减少输血风险。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重要性。方法抽取来我院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5000例患者(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0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50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有33例患者为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阳性率0.66%,其中男性11例,女性22例,性别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5;33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Rh血型系统;有10例患者为MNS血型系统;有5例患者为Lewis血型系统;有4例患者为其他。33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25例患者为血液病、肿瘤,有8例患者为其他疾病,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保证输血安全,输血前对患者实施不规则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尤其对于血液病、肿瘤患者应提前预警。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过程,研究质量控制的程度,保障医疗过程中输血的及时、安全、有效。方法选取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600份,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9例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3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4例,妊娠史4例。未出现一例输血安全医疗事故。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可以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降低传染病及医疗事故的发生率,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方法2014年对本地6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进行审核,现场审核依据为《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卫生部颁发的制度规范。对新申请医院审核完成后,统计审核结果并分析,针对输血安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本次参与审核6所医院2次审核合格率(75.00%)显著高于1次审核(33.33%),差异p<0.05。1次审核各项目合格率比较用血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16.67%(1/6),与其他项目相比,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为硬件设施33.33%(2/6),再次为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执行50.00%(3/6)。结论医院输血科(血库)应安装标准化准入验收准则强化用血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设备配置等硬件设施,以提高验收合格率,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科(血库) 标准化准入验收 输血安全管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