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安瓿药液抽吸方法,降低针头污染率及一次性耗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以左手食指、中指夹持安瓿,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无名指、小指为支撑点插入针头抽吸药液。结果针头污染率下降,配液速度提高。结论采用支撑稳定法抽吸药液可以降低针头污染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一次性耗材成本,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药液抽吸 方法改进
  • 简介:介绍了ISO抽吸模式、FTC抽吸模式、Massachusetts抽吸模式和加拿大深度抽吸模式的发展历程、ISO/FTC抽吸模式存在的争议、在抽吸模式问题上WHO的观点及ISO/TC126开展的研究工作。

  • 标签: 卷烟 抽吸模式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抽吸压力(80 mmHg、150 mmHg、250 mmHg)(1 mmHg=0.133 kPa)对气管插管患者抽吸分泌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47例重症监护室(ICU)行气管插管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其简单随机分为A、B、C组并实施不同抽吸压力吸痰。A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9~64(51.63±6.61)岁,抽吸压力为80 mmHg;B组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42~73(53.50±8.49)岁,抽吸压力为150 mmHg;C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34~64(52.06±6.84)岁,抽吸压力为250 mmHg。对比3组患者的痰液吸净时间、吸痰时间间隔、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并发症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C组的痰液吸净时间为(15.2±1.1)s,明显短于A组的(24.6±1.3)s和B组的(18.9±1.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50,P<0.001);C组的吸痰间隔时间为(104.67±11.48)min,与A组[(78.11±7.24)min]和B组[(96.32±8.9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8,P<0.001)。3组患者吸痰期间均未发生气道黏膜损伤。A组吸痰前1 min SpO2为(94.2±2.8)%,吸痰后1 min和吸痰后5 min的SpO2分别为(95.1±2.1)%、(95.6±2.2)%,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吸痰前1 min的SpO2为(94.4±2.6)%,吸痰后1 min B组SpO2为(95.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5 min后SpO2为(96.3±2.7)%,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痰后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痰前1 min的SpO2为(94.6±2.9)%,吸痰后1 min SpO2为(96.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5 min SpO2为(97.1±2.2)%,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痰后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3组患者分泌物总量、红细胞数目以及上皮细胞数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着吸入分泌物体积和吸入压力水平的增加,红细胞数目和上皮细胞数目均明显下降(均P<0.001)。吸入分泌物中的上皮细胞量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A组与B组吸入分泌物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吸入分泌物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3种不同压力下抽吸时,患者的平均脉率增加(7.9±6.8)次。3组患者的SpO2下降、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低氧血症、气管黏膜损伤以及黏膜出血。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而言250 mmHg的抽吸压力较为适宜,该压力下对气道分泌物的清理效果更好,吸痰时间较短,SpO2恢复效果较快,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抽吸压力 吸痰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手术组(血肿抽吸术)和联合治疗组(微创血肿抽吸术+高压氧),每组10只。通过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干湿重量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病理变化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目,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Bax、Bcl-2、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出血,细胞固缩、间隙变大,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升高(P<0.05);AQP4和p-JAK2、p-STAT3表达升高,而BDNF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下降,脑组织损伤情况均得到改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AQP4、p-JAK2和p-STAT3表达下降,而BDNF表达升高(P<0.05)。与手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细胞固缩、水肿等现象明显消退,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水平降低(P<0.05);AQP4、p-JAK2和p-STAT3表达下降,而BDNF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肿抽吸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 标签: 血肿抽吸术 高压氧 脑出血 JAK2/STAT3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种吸附剂真空抽吸再生方法,主要解决提高吸附剂脱水再生效果等技术问题,其采用技术方案是,吸附剂再生在双塔系统中进行,首先是关闭双塔系统中的一干燥塔的进、出口,随之开启该干燥塔出口的旁路阀,再启动真空泵抽吸干燥塔内腔气体,在启动真空泵同时,开启该干燥塔加热器,对干燥塔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按再生吸附剂的设定时间,关闭真空泵、旁路阀和加热器,完成吸附剂再生作业,该干燥塔内吸附剂达到预定最佳再生效果,适用于各种压力的压缩气体吸附剂再生作业。

  • 标签: 吸附剂再生 再生技术 真空抽吸 再生效果 压缩气体 干燥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抽吸除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8例双侧腋臭患者行小切口置入抽吸抽吸腋区皮下汗腺。结果术后随访58例,55例全愈,3例显效。结论微创抽吸治疗腋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不断地进入临床使用,有些注射剂剂量小、价格昂贵,在抽吸药液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可造成浪费、降低药效。为在抽吸小密封瓶药液过程减少浪费,笔者对抽吸药液方法作了改进,经过临床比较实验,改进后抽吸药液方法能有效防止药液浪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密封瓶 抽吸药液 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年轻女性脂肪抽吸术的特点。方法对28例21~30岁的女性进行肿胀法负压吸脂,并进行心理调查。结果经6个月~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自我感觉及客观评价均满意,达到了理想的体形重塑目的,再现了女性身材的曲线美。结论心理健康的年轻女性吸脂效果术后可获得理想的女性人体曲线。

  • 标签: 吸脂术 脂肪堆积 体形雕塑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行脂肪抽吸术患者手术前的充分指导准备及术后护理的研究,有效的减少吸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查阅近五年来脂肪抽吸术患者行护理干预措施的相关文献资料,从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结论:在脂肪抽吸术围手术期,规范、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脂肪抽吸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超早期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过程中血肿抽吸量、抽吸速度对再出血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对1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两组,在早期、超早期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中分别采用不同的血肿的抽吸量、抽吸速度,判断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再出血后的影响。结果血肿抽吸量为30-40%,抽吸速度1-2毫升/分钟的患者与血肿抽吸量为60-80%,抽吸速度5-10毫升/分钟的患者相比,前者再出血的发生率(8.8%)低于后者(21.1%),P<0.05。结论早期、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中,血肿抽吸量过多、速度过快使再出血发生率上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抽吸速度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分析开颅手术与微创穿刺抽吸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80),是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组,分为治疗I组和治疗II组,分别采取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抽吸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恢复差异。结果:两组术后30d、45d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功能相比,治疗II组均优于治疗I组(P

  • 标签: 脑出血 开颅手术 穿刺抽吸术 预后恢复
  • 简介:脂肪抽吸术是临床常用的美容整形术,其中以腹部抽吸术最为常见。为保证腹部脂肪抽吸术的手术效果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我们试分析10例手术效果并结合皮肤脂肪切除术病人的实际观察,旨在说明腹壁解剖在腹部脂肪抽吸术的应用。

  • 标签: 抽吸术 腹壁 腹部脂肪 手术效果 解剖 常见
  • 简介:摘要局部脂肪抽吸,可以去除多余的脂肪,改善体形,达到减肥体形塑造的目的。近年来,我科对60例受术者,采用注射器负压抽吸的方法,对其肥胖部位进行了脂肪抽吸,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局部脂肪 抽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体脂肪组织是一种理想的填充材料,但其高吸收率与低存留率常导致受区无法达到预期的填充效果。脂肪抽吸物包含的细胞与蛋白成分均影响脂肪颗粒在移植区域的远期存留率。脂肪干细胞的成脂分化、血管再生以及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或基质蛋白的调控。本文就脂肪抽吸物成分对脂肪移植的作用进行概述。

  • 标签: 脂肪抽吸物 脂肪干细胞 脂肪移植 存留率 细胞外基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