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为今后护理常规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例慢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接受骶神经调节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6例骶神经调节测试患者中有5例客观和(或)主观指标均改善了50%以上,其中2例接受了永久电极和可程控式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术后客观和(或)主观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术前和术后患者心理稳定,能较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6例患者随访15—26个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骶神经调节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康复指导和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于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SCI20例均有排尿功能障碍,采用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对小儿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儿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排尿功能障碍评分、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排尿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热敷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可有效改善小儿泌尿外科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方法:实验类型:对照实验,实验对象:按照筛选要求选取86例直肠癌患者,实验时间:2020年12月-2022年4月,实验要求: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43)、对照组(n=43), 两组患者均实施Miles术治疗,在围手术期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对于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护理实施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估,实验组直肠癌Miles术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Miles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优化护理综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神经节在前列腺炎导致排尿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前列腺炎模型组(n=10)、对照组(n=12)。通过前列腺内注射1%无菌角叉菜胶溶液建立大鼠的前列腺炎模型,检测前列腺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利多卡因阻滞盆神经节后检测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尿动力学参数。采用膀胱壁内注射荧光金(FG)前列腺内注射快蓝(FB)行逆行神经追踪双标技术检测盆神经节内是否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腺的神经元。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盆神经节切片内科观察到FG-FB双标神经元,证实盆神经节内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腺的神经元。大鼠的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炎组阻滞前膀胱容量(1.01±0.03) ml大于正常组膀胱容量(1.00±0.02) ml及前列腺炎组阻滞后膀胱容量(1.00±0.0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8,P>0.05),前列腺炎组阻滞后大鼠排尿频率(12.6±0.13)次/小时低于前列腺炎组阻滞前大鼠排尿频率(24.55±2.14)次/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622,P<0.05)。前列腺炎组阻滞后大鼠不稳定收缩次数(1.5±0.5)次/小时少于前列腺炎组阻滞前大鼠不稳定收缩次数(22.3±2.6)次/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75,P<0.05)。结论前列腺内注射无菌角叉菜胶溶液可成功建立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盆神经节内存在同时支配膀胱和前列腺的神经元,盆神经节在前列腺炎导致的排尿功能障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中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间歇性导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SCI并发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55例,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2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28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泌尿系管理认知状况、患者间歇性导尿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间歇性导尿1个月、2个月,泌尿系管理认知状况研究组患者、家属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性导尿1个月、2个月,对照组按时导尿、按量饮水、正确评估残余尿量、导尿步骤操作正确、自主训练膀胱功能的患者例数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率为85.19%,研究组满意率为96.43 %,总满意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家属同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间歇性导尿的依从性,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以及疾病管理的认知,值得临床应用。